web反右運動
1956年毛澤東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表面上鼓勵大家發表各種不同的意見與思想,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藉此以誘使知識份子、工商界人士,以及各黨派人士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而達到打擊異己、齊一思想的目的。當時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識份子及新聞界紛紛「大鳴大放」,這種「鳴放」運動一時之間蔚為風潮,也肯定共產黨的開明作風。不過到了1957年中共開始了反撲的行動,這即是後來所謂的「反右運動」。毛澤東面對越來越多批評的言論,認為這些言論將危及到他和中共的領導地位。於是,毛澤東決定違背承諾,展開反擊。他首先發表社論,抨擊這些所謂「右派」言論之不當,利用中共各級組織召開反右會議並揪出「右派」人士,結果有50萬以上的知識份子被打入「右派」,遭受到勞動教養、監督勞動、留用察看、撤職、降職降級、免於行政處分等處理,許多正直人士紛紛消失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人民噤若寒蟬,「言論自由」已成為空想,從此中共控制了思想言論,中國進入了所謂「迷失的20年」,思想文化呈現真空狀態,「反右」對於中國思想言論的自由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傷害。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02
下載數:1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018.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