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鎮反」到「三反五反」
所謂「鎮反」就是「鎮壓反革命運動」,是中共建政初期嚴重侵害人權的整肅運動。運動的本質乃是藉由人民的名義來進行整肅異己,尤其是國民黨及軍公教人員的一種迫害手段,中共想藉由這樣的方式達到有利於其統治的恐怖環境。從1950年到1953年期間,他們對於所謂的土匪、惡霸、特務及反動黨員官員等社會上的「反革命份子」,進行處決、判刑及管制等鎮壓手段,遇害人數至少有二百多萬人。該運動最大的弊端就是大規模的濫殺行為,只要當地領導人及群眾允許,他們就可以任意處決。中共所採取的這種鬥爭模式,使得其後的「階級鬥爭」更趨於嚴重。所謂「三反」、「五反」運動是1951年到1952年,在中共黨政機關人員中所展開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和在民間工商業者中展開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鬥爭運動的統稱。前者本是毛澤東用來鬥爭黨員中生活腐敗的貪污份子,但後來毛卻覺得這些黨政官員原來是受了資本家的影響才有以致之,於是有了後者的運動,許多僱主在恐怖的氣氛中遭到清算鬥爭。在「五反運動」中,中共利用人性的弱點,實行並強化了一種揭發和告密的人人自危的方法,使得社會的道德水準大為降低。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712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012.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