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延安基地的建立
國府軍第五次成功的圍剿,中共中央即決定放棄贛南基地,隨後共軍主力即開始南移,展開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當時主要的人物有朱德、毛澤東、周恩來、林彪、彭德懷、劉少奇等人。其路線由江西西南經廣西西北,後到了貴州遵義進行整補,並在此召開了遵義會議,毛澤東自此權力地位開始上升。後經雲南、西康到達四川西北,但至毛兒蓋時,對於西行路線有所爭執,最後採取了毛的路線繼續北上陜北。途中雖遇到國府軍,接戰失利,最後毛澤東還是率領殘部於1935年10月19日抵達陜北延安附近的吳起鎮與當地共軍會合,並重新整合了黨政組織,中共的長征至此告一個段落。中共的「長征」從開拔時的八萬六千人,經過一年後,抵達延安時卻只剩兩、三千人,此後從1935年1948年,這裡成了中共「革命」運動的根據地。不過他們初到陜北後,仍遇到國府軍的圍剿進逼,使得陜北蘇區範圍縮小,1936年7月中共中央只得將基地東移至保安。之後張國燾等部雖與陜北共軍在甘肅會寧會合,不過張部不願受中共中央的控制,成立了西路軍佔領寧夏南邊的同心城,不久即遭到國府軍的圍攻,由於地近陜北,中共中央亦飽受威脅,於是毛澤東等人於12月1日致函蔣中正,要求停止進攻「紅軍」,一致抗日。月底則因爆發了西安事變,中共的陜北基地得以保全。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1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007.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