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阿克巴與蒙兀兒王朝的全盛時期
阿克巴(1542—1605年)是蒙兀兒帝國的第三位統治者,1556年到1605年在位,他被認為是蒙兀兒帝國的真正奠基人和最偉大的皇帝。 阿克巴是蒙兀兒皇帝胡馬雍之子,生於信德省的烏馬爾科特(今屬巴基斯坦)。他的父親因為比哈爾地區統治者的反對幾乎失去皇位,後來在波斯國王太美斯普一世幫助下才重獲權力。阿克巴在13歲時繼承皇位,由白拉姆汗攝政。後者盡最大努力使蒙兀兒王朝的領地不被各地方統治者乘機瓜分。1560年阿克巴開始自己掌握政權。 由於意識到沒有印度教的支持就不可能在印度境內建立任何強大的帝國,阿克巴改變了幾百年來穆斯林統治者的做法,允許印度教徒擔任高級職務。他也與印度人中的職業戰士、好戰的拉其普特人結成了同盟。為鞏固這一聯盟,阿克巴與兩位拉其普特公主結婚。 在獲得了拉其普特人的強大戰鬥力後,阿克巴致力於以武力擴大蒙兀兒帝國的版圖。在他統治時代,蒙兀兒帝國的疆域大為擴張,東西從阿富汗的巴爾克到孟加拉灣,南北從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直到南方的戈達瓦里河。 阿克巴的最大成就,是在蒙兀兒帝國境內建立起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機構,從而遏止了國家的分裂,促進經濟繁榮。阿克巴生前非常依賴一位算命師,還為他將首都從阿格拉堡遷到法特普希克里(Fatehpur Sikri),又叫「勝利之都」,大臣與百姓千里迢迢搬過來,才發現這裡取水不易,忍耐住了十四年後又勞師動眾搬回阿格拉堡。不過,在印度這個「勝利之都」皇宮有別於一般皇宮,它同時擁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的風格,因為阿克巴一共娶了十二不同宗教的妻子,為此皇宮也充滿多元化的風格,也說明阿克巴對宗教的寬容。在這裡可以看到專屬伊斯蘭教的茉莉花石雕、拱門、六角形窗,以及總是四個四個對襯的建築特色,也可以看到專屬於印度教的蓮花造型璧畫。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206
下載數:5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87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