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張陵與天師道
張陵,東漢順帝時人,原籍江蘇豐縣,後客居四川。張陵在順帝時於四川,自稱夢見太上老君傳授道法,命為天師以傳道濟世。因規定入教者要交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又信徒稱他為張天師,因稱天師道。他到處傳教並同時用符水咒語幫人治病,以《道德經》作為經典,而入教之人則稱為「鬼卒」,其中的幹部則稱「祭酒」,另外還設「奸令」,負責用符咒替人治病。五斗米道以老子為教主,還創造出其他的神祇,並有道書、教義、教儀、組織和戒律,其道術是上章招神和符咒劾鬼,以長生成仙為最高目標。其信眾多是民間百姓。張陵死後,子張衡繼之,但其事蹟正史少有記載。之後孫張魯繼之,自稱「師君」,以鬼道教民,在漢中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統治近三十年。他以教中「祭酒」管理地方行政,他們在自己轄區內要設立「義舍」、「置義米肉」,免費提供給行者,具有「互助」的性質。再者,有隱瞞過失者須修補道路百步抵過,犯法三次以後再犯者則處以刑罰。在張魯治理下,「民夷樂之」。後張魯投降曹操,天師道得到合法的地位,到西晉統一時,漸遍及大江南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59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857.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