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代的路級行政機構:帥、漕、憲、倉
點閱數:911 次 下載次數:0 次
宋代的路級行政機構:帥、漕、憲、倉
web
知縣知州提點刑獄提舉常平司帥漕憲倉安撫使轉運使通判

路級行政機構,有轉運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安撫司四種,其中轉運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稱為監司,安撫司則稱為帥司。轉運使(漕司):掌管一路財賦上供,按察薦舉本路官吏,監督地方民政刑獄等事。提點刑獄(憲司):太宗淳化二年(991)始設。監督本路刑獄,按察官吏、監督財賦的管理。提點刑獄是路級地方司法機構,負責審核各州之死刑,有疑慮者奏裁。提舉常平司(倉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始設。掌管常平倉、廣惠倉、農田水利、救恤、茶鹽專賣之事,並得按察本路官吏。南宋紹興十五年後,統稱「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安撫使(帥司):掌一路兵政,由本路最重要的州、府長官兼任。在邊境特殊地區之路,帥司與其他監司的區劃有所不同,如仁宗時,陝西路分為涇原、秦鳳、環慶、鄜延四帥司;河北路分為大名府、高陽關、定州、真定府四帥司。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3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