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立憲派和革命派的論爭:《新民叢報》VS《民報》
立憲派認為革命將導致內亂及列強瓜分危機,應設法改良現有政府,實行立憲。革命派認為革命志在建立民國,有正當目標與嚴格法紀,因此只會有短期的革命行動,不會有長期的內亂。列強干涉方面,縱使情勢引起國際干涉,亦無須畏懼,因為如此將促使國民同仇敵慨。至於現在的政府,絕無改良的可能,也無改革的誠意,無法期待在體制內進行改革,只有將其推翻,才能挽救國家。梁啟超對於革命黨「驅除韃虜」的號召,深表反感,斥之為「小民族主義」,主張文化民族主義,認為應將國內各民族視為整體,以對抗列強侵略。革命派則是主張種族民族主義,認為必須打倒腐敗的外族政權,民國成立以後,國內各民族獲得平等才能融為一體。立憲派認為當時中國人程度尚無資格實行民主政治,即使君主立憲亦不能行,只能先實行「開明專制」,訓練人民政治能力,再轉移至立憲。革命派則引用天賦人權學說,強調自由人權是人類所共同具有,天生具備擁有的權力與能力。只要民國政府一成立,可以透過制度運作。工業革命後,西方各國貧富日益懸殊,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為避免中國未來重蹈西方覆轍,革命派主張「土地國有」。立憲派則認為中國經濟社會組織優於西方,土地兼併不劇,如實行土地國有政策,將導致更多問題,強調當前應做的是獎勵資本、保護勞工。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歷Cb-Ⅳ-2 漢人社會的活動。
歷Ib-Ⅳ-2 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歷Cb-Ⅳ-2 漢人社會的活動。
歷Ib-Ⅳ-2 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學習表現
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1c-Ⅲ-2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之間的關係,並想像在不同的條件下,推測其可能的發展。
歷1c-Ⅳ-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歷1b-Ⅳ-1 運用歷史資料,解釋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間的關聯。
1c-Ⅲ-2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之間的關係,並想像在不同的條件下,推測其可能的發展。
歷1c-Ⅳ-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歷1b-Ⅳ-1 運用歷史資料,解釋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間的關聯。
議題
閱讀素養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67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747.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