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荷蘭人佔領台灣後的殖民情形
荷蘭人為了拓展東亞大陸的貿易,便積極尋找適當的貿易據點,於1622年7月11日再度佔領澎湖,並決定在澎湖建築城堡。然而,明朝福建巡撫商周作和繼任的南居益皆下令荷蘭自澎湖撤退,並對荷蘭人實施海禁。 翌年正月,明朝船隊進攻澎湖,荷蘭人於是在1624年8月26日拆毀城堡,從澎湖撤退,轉往大員(今台南安平),於是台灣為荷蘭人所佔領。荷蘭人佔領大員後,立即在該地築城堡,城堡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荷蘭佔領台灣次年(1625年)以十五匹布向新港社原住民換得赤崁地方,並在該地建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宿舍、醫院、倉庫等,並鼓勵漢人遷往該地,使其成為繁榮的市街,荷蘭人稱其為「普羅民遮」(Provintia),1656年荷蘭人在該地興建一座城堡,即普羅民遮城。荷蘭人在建築城堡、市街的同時,也擴張佔領範圍,不斷的討伐原住民部落,到了1636年底時,台灣南北向荷蘭屈服的原住民部落有57社。荷蘭人對於這些部落的控制方法為各社選出長老,每年需集會一次,會議中除了荷蘭當局宣達施政措施外,長老們還必須對荷蘭當局宣誓效忠。除了武力的征服外,荷蘭人還在各地建教堂、設學校,對原住民實施宗教教化。荷蘭人佔領台灣後,設法吸引中國的漢人來台,從事大規模的開墾土地,其辦法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土地、牛隻、農具和水利設施,讓漢人以佃人的身分向該公司租用土地,土地所有權屬荷蘭王所有,稱為「王田」。 在荷蘭人利用漢人來大舉開發土地和發展農業的結果下,台灣生產的蔗糖和稻米,不但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大量外銷。此外,荷蘭人以台灣作為其國際貿易轉運站,轉口貿易所得的利益十分可觀。然而,荷蘭人所得的巨大利益,皆為壓迫漢人而來,以致產生漢人反抗荷蘭人的「郭懷一事件」,此次事件,荷蘭當局勝利而漢人傷亡慘重,所以,1661年鄭成功來台時,在台漢人紛紛響應,最後終於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24
下載數:1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55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