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蔡元培大刀闊斧的改革
北大能從惡名昭彰蛻變成著名的新式大學,樹立自由開明的學風,並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鎮,這一切與蔡元培的大力改革有著密切的關係。蔡元培(1868?1940),又名鶴卿,字孓民,浙江省山陰縣人,清末曾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辭職致力於教育事業。1903年與章炳麟等籌組光復會,之後加入同盟會。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擔任教育總長。袁世凱接任總統後,辭職赴德國萊比鍚大學研究現代文明史,1913年先回國後再赴法研究,並為當地的中國工人從事教育與社會服務,推動留法學生的工讀計劃。1916年回國,北京政府隨即邀請其出任北大校長。在蔡元培發表的就職演說中,率先強調「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學生進入大學的目的應是求學,不應當是升官發財」,明白揭示北大絕非「官僚養成所」。他又公布治校三大方針:第一、大學是學術研究的機構。「研究」不僅是指介紹西方文明,而且要創造一種新文明;不僅只是保存「國粹」,而且要以科學方法來揭發國粹的真相。第二、學生不應當把大學當作是舊科舉制度的代用品,也不該忽略了自己所學專長之外的各種學科知識。第三、大學裏應保有思想學術自由。各種不同的理論,只要是其持嚴格的學術立場,都應有兼容並收和自由發表的機會。蔡元培在北大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時人稱之為「學術第一」、「教授治校」、「講學自由」、「兼容並包」。蔡元培主張學習應該文理互修,兼涉他科,也不贊成僵硬的年級制,在1919年初,他打破了北大的文、法、理、工四科及互不涉獵的界限,改設為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心理學、哲學、教育學、中國文學、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德國文學、經濟學、史學、政治學、法律學等17個系,學生並可自由選修他系的課程。另外,在他的革新下,學校是由教授們來主導,而不是行政人員或是官員,教授們並組成各種研究與輔導學生的社團。至於蔡元培「講學自由」、「兼容並包」的措施,則為北大樹立了自由學風。他延聘教授只問其學術成就,不講資歷,不問思想派別。於是,許多相當年輕的學者獲聘,如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時,擔任北大教授的胡適28歲,朱家驊、梁漱溟則僅有26歲。在學派上,呈現百家爭鳴的特色。在國學研究方面,今文派崔適、古文派陳漢章並立;在史學上,信古派的陳介石、疑古派的錢玄同並存;至於文學,既有桐城派的林紓,也有倡導白話文學的胡適,而且當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後,引發林紓的強烈反對,蔡元培發表〈致林紓的公開信〉,以重申其尊重學術自由的基本立場。北大教授群的政治主張,更可說是百花齊放。主張帝制或復辟的辜鴻銘(穿長袍馬褂、拖長辮,教授英國文學)、劉師培(籌安會的發起人,教授古代文學),國民黨的王寵惠,信奉無政府主義的李石曾等,皆在北大任教,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推手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新知識分子也加入北大教授的陣容。當時北大傳播的思想可說是從古老的孔孟之道,到最時髦的克魯泡特金、尼采,從最頑固的文化保守主義到最先進的全盤西化論,各種思潮皆在這裡碰撞、激盪。蔡元培極為鼓勵學生自治,各種學生組織紛紛成立,包括讀書、演說、討論、出版、娛樂、社會服務、體育等社團,並設置學生銀行、消費合作社、博物館等。工讀制度也在此時引進北大,學生捲起衣袖,拿起鋤頭與工具,拉近知識分子與勞工之間的界限,亦將平等的精神注入了北大。蔡元培本身的愛國思想與力行實踐,對五四學生運動的產生有著密切關聯。雖然他認為學生最重大的責任是讀書,政治集團和學校之間不應該有什麼關係;但他主張二十歲以上對政治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個人身份加入任何政治集團;學校可以加以勸告,但沒有理由干涉他們的自由選擇。1918年,蔡元培成立「進德會」,旨在提升師生的道德修養。會員分為三種等級,甲種要不嫖妓、不賭博、不娶妾;乙種進一步被約束不做官,不做議員;丙種再加上不飲酒、不食肉、不吸煙。這些戒律大多是針對個人品德的要求,但是不做官、不做議員的要求,除可看到無政府主義和虛無主義的影響外,更是反映出在他們的眼中,舊官僚和軍閥是所有罪惡的泉源。北大在蔡元培的改革下脫胎換骨,成為現代化的大學,成為當時學術界的「精神的聖地」。蔣夢麟如此評價蔡元培和北大的關係-這個在「大風雪」中走進北京城的人,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塊「知識革命之石」。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蔡元培竭力的贊同與支持。在5月4日當天晚上,北大學生齊集法科大禮堂會商營救被捕學生時,蔡元培出席表示:「今日所發生的事,乃屬愛國運動,此種運動在各國是最平常的事,大家不必驚慌,我當負責營救。」幾經交涉,被捕學生終於在5月7日獲得釋放。然而,隨著學生運動迅速漫延到其他地區,北京政府內的親日派將一切歸咎於蔡元培的唆使,加上某些政客想乘機奪取北大,而少數以衛道自命的人士,亦欲以去蔡來打擊新文化運動,於是在各方的壓力下,蔡元培被迫於5月9日留書辭職出京,祕密前往天津。為恐學生誤解,蔡元培在出京途中,曾經致函北大學生:僕深信諸君本月4日之舉,純出於愛國之誠。僕亦國民之一,豈有不滿意於諸君之理?惟在校言校,為國立大學校長者,當然引咎辭職。……惟恐諸君或不見諒,以為僕之去職為有不滿於諸君之意,故特在途中?促書此,以求諒於諸君。蔡元培離開後,罷課運動並未停止,其他各地的學生也紛起聲援,風潮益形擴大,迫使北京政府態度軟化,開始嘗試與學生談判和協商,而「挽回蔡元培回任北大」就成為他們訴求的重點之一。1919年6月28日,中國和會代表拒簽對德和約,五四遊行示威該是圓滿落幕。在各方的挽勸下,蔡元培亦不願因為個人去留而再衍生枝節,遂同意回任北大校長。蔡元培認為,學生在五四運動中,表現出高度的自治能力和自動精神,不過目的既已達成,便應該轉移心力於學術研究上,作救國的長遠打算。於是,他發表〈告北京大學學生暨全國學生聯合會書〉,呼?學生回到校園,不要再浪費時間於罷課、遊行、示威,明白宣示:「自今以後,願與諸君盡瘁學術,使大學為最高文化中心,定吾國文明前途百年大計。」五四掀起的波瀾與蔡元培的回任,足以顯示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成效與所獲得的肯定。胡適就曾經轉述美國哲學家杜威對蔡元培的評論:「……以一個校長身分,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1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403.zip (36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