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細菌與癘氣
癘氣與細菌的爭辯,也是民初中西醫論爭時的焦點之一。古人無法知道細菌之存在,所以只能用各種「氣」的侵襲,來描述人體的疾病病因,像是明代吳又可就主張「癘氣」是導致傳染病流行的元兇。但隨著時序遞移,西醫及其傳入的傳染病學愈加的深化,中西差異之鴻溝也更形加深。民初以後,西醫已經逐漸完成中文翻譯名詞的統一工作;另一方面,中國的醫科學校也都陸續開設了細菌學課程,有的還成立了細菌學研究部,所用教材多為英、美外文資料。在此背景下,對全國疾病精確定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反對中醫傳統理論甚力的余巖就說:「古無傳染病之說,皆以為瘴氣,皆以為天行,又皆以為鬼神之祟,故當一種時疫盛行之後,必有符咒祈禳迎神打醮之事」、「至於今日,除我國之外,世界文明社會,幾無人不知細菌,幾無人不知傳染病之原,為細菌之祟。故一切公眾衛生之道,易行而日精,環顧我國,依然如舊,疾病之生,先鬼神而後醫藥,不知預防,不識趨避,故時疫一起,動戕千百。」余的話反映了中國醫學界對細菌學的重視。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64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399.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