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戰後的日本人與國共內戰
點閱數:369 次 下載次數:4 次
戰後的日本人與國共內戰
web
日本慰安婦

中日戰爭結束後,大多數日軍從中國遣送回國。但是仍有少部分日軍留在中國,參與日後的國共內戰。在山西,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與日本第一軍司令官澄田睞四郎協議,於民國34年9月設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合謀社」,協商兩軍合作事宜。閻錫山將並日本第一軍部分官兵編成「特務團」,並由日本軍官協助訓練閻軍(如憲兵出身的三浦三郎訓練閻錫山部隊的憲兵軍官,砲兵大隊長松原太一擔任閻軍砲兵訓練團教官)。民國三十六年(1947)七月,閻錫山將殘留山西的日軍加以統合,編成「暫編獨立第十總隊」,以日人今村方策大佐為總隊長。民國三十七年(1948),共軍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在徐向前指揮下進攻山西中部,第十總隊在晉中榆次、太原東山等地與共軍交戰,結果被擊斃五百五十餘人,被俘七百餘人,山西殘留日軍全軍覆沒。(參見:張宏波〈日本軍?山西殘留?見?戰後初期中日關係?形成〉,收於《一橋論叢》第134卷第2號,2005年8月號。)民國三十八年(1949),蔣中正派遣曹士澂為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武官,指示曹士澂與前日本將領岡村寧次商談,派遣軍事顧問團至台灣協助國民政府訓練軍隊。民國39年(1950),以舊日本軍人組成的顧問團來到台灣,前日軍少將富田直亮(化名白鴻亮)為團長,因此顧問團又被稱為「白團」。白團以外籍教官的身份,協助國民政府訓練軍官、擬定對中國大陸的作戰計畫。白團的活動一直到民國五十三年(1964)才告結束。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9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