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元時期明州(元時改稱慶元,即今寧波)為中國對高麗和日本的重要貿易港口。中國商人到高麗進行貿易的人數,少則幾十人,多者數百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規定,商人前往高麗貿易金額達5000緡者,必須先行前往明州登記,不然就以走私論罪。此外,鑑於高麗方面不斷派遣使者出使中國,宋徽宗政和七年(西元1117年)宋朝政府在明州特別設立了高麗使館,用來招待出使中國的高麗使節。宋代亦有不少阿拉伯商人前來中國貿易,明州亦設有波斯館,專門接待來自阿拉伯的商人。這些阿拉伯人數量眾多,在當地也形成名為「波斯巷」的住家。咸平年間(西元998~1003年)還為這些外商建立了清真寺。北宋初年,由於日本實施「鎖國政策」,中日之間官方貿易為之中斷,但是民間的貿易仍繼續進行,大抵以宋朝商人前往日本貿易居多。南宋紹興二十八年(西元1158年),日本廢除不許人民出海貿易的限制,因此日本船隻大量來到中國,一年之中約有四十、五十艘的船隻來到明州貿易。明州港的貿易額十分龐大。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明州進口的香藥有4739斤,數量佔全國港口的第二位。元代明州出產的產品眾多,其中以「明州席」最為著名,真臘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使用「明州席」。元人張翥於是作詩稱讚慶元貿易的盛況:「是邦控島夷,走集聚商舸,珠香雜犀象,稅入何其多。」貿易的興盛,促使明州人口增加,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至崇寧年間,明州的戶口數增加三、四倍之多,人口數大約有二十二萬人,到了元代,明州人口達到五十萬人。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5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