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希特勒的種族主義與最終解決方案
1930年代,希特勒崛起於德國政壇,成為納粹黨的黨魁,在1933年取得德國政權。他的政治訴求除了要擺脫德國的經濟困境,洗雪第一次大戰戰敗國的恥辱外,希特勒還主張種族歧視政策。他宣稱德國的阿利安人(Aryans,亦即除了猶太人以外的歐洲白種人,特別是北歐人)是「最純」的種族,註定要統治全世界。他又聲稱猶太人「危害」德國,必須為德國社會各種罪惡負起責任。猶太人在納粹掌權後,不論是工作權、住宅和教育問題都受到歧視,到了1935年,德國更通過「紐倫堡法」(Nuremberg Laws),將一切的歧視措施合法化。1939年,希特勒發動閃電戰席捲西歐,西線戰爭的勝利,使他繼續東進。1941年進攻蘇聯,對於當地眾多的猶太人,希特勒和他的黨羽考慮將其一舉消滅,這即是「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Endlosung der Judenfrage),他們計畫將生活在中、西歐國家的猶太人遷移至東歐加以處決。為此,他們研擬「最終解決」的措施,包括施放瓦斯、集體槍決、餓死,與強迫工作致死等,這項大規模的屠殺計畫造成約六百萬猶太人慘死於納粹所設的集中營。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