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琴海北起色雷斯,南到克里特島,西自希臘本土,東達塞普勒斯。這片海域將破碎難以統一的希臘世界結合了起來,而在這塊海域中所發展出的文明,即稱為「愛琴文明」。克里特島是這個海域中最大的一座島嶼,也是愛琴文明最早的中心。古克里特島的文化代表愛琴文明發展的一個階段,它以傳說中克里特的邁諾斯王而被命名。亞瑟伊凡思爵士(Sir Arthur Evans)將這個屬於青銅器時代的文明分成三個時期:早期邁諾安(3000–2200 B.C.),中期邁諾安(2200–1500 B.C.)以及晚期邁諾安(1500–1000 B.C.)。根據考古發現,克里特島文明的來源和埃及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在諾薩斯出土的黑曜石石器,在尼羅河也發現同樣的東西;在諾薩斯出土的許多土偶,顯示克里特島的文明和亞洲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克里特進入青銅器時代後,突飛猛進,躍居愛琴海的貿易中心,並掌握了地中海的海上霸權。西元前十八世紀時,島內的三大政權中心互爭雄長,結果是由諾薩斯國王獲得最後的勝利。擁有強大海軍的邁諾斯王建立了克里特島上第一個統一的海上霸權,將邁諾斯王國推上巔峰。邁諾斯王國以其強大的海軍力量橫掃了地中海上的勢力,建立許多殖民地;並掃蕩了海盜,保護殖民地的商船。在邁諾斯的保護之下,沿海居民得以安居樂業。後來,這個王國被由希臘半島南下的亞該亞人(Achaeans)徹底毀滅,代之而起的是邁錫尼(Myeenea)文化。西元前1500年左右,亞該亞人帶著進步的武器,併吞整個希臘半島,建立邁錫尼文明。在西元前1400年左右,克里特島受到了一個大地震的影響,亞該亞人趁虛而入,征服克里特島。愛琴海的文化中心就由克里特島轉移到希臘半島。邁錫尼文化的勢力遍及全地中海,以富於黃金聞名,財力十分雄厚,然而整體而言,文化的水準稍遜於克里特人。由於對海外的無限制擴張,減低了在希臘半島上的軍事力量。西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亞人(Dorians)兵分兩路逐走了亞該亞人;生還的亞該亞人逃到小亞細亞。多利亞人將邁錫尼文明摧毀,然而也將鐵器文明帶進了希臘半島,取代原本的青銅器文明。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9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