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滬尾 (淡水)
淡水河口的發展,原是南岸的八里坌較早於北岸的滬尾,後來因八里坌漸漸淤淺,因此滬尾在軍防、經濟上漸佔優勢。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滬尾街上已有二、三百戶居民,而行舖也多。這個時候,淡水已成為淡水河域中僅次於艋舺、新莊的第三大市鎮。 安溪是泉州府五縣中唯一不濱海的縣,全境多山,因此居民善墾山種茶,植茶的歷史可推溯到五代宋初,而在元朝即由泉州港口向外國人介紹茶了。因為當地人多而常缺糧,人口大量外移;安溪因近廈門、泉州二港,居民即多是由此二港渡台,白長川(為臺茶尋根---談安溪與臺灣人和華僑的血緣關係)言:「在臺灣光復之前,凡是到臺灣來,安溪原籍地的人,不說「去臺灣」,而說「去淡水」,或說:「過淡水」或「過淡水去趁吃」,(安溪話的用意是到淡水去謀生活),可見以前淡水的名氣及在安溪人心目中的地位。咸豐元年(西元1851),外國商船開始在淡水及基隆貿易,由官方給予執照並徵收稅金。咸豐十年(西元1860),淡水正式開港,並設立海關,自此商務蒸蒸日上。淡水的商務之能長足發展,「一躍而為國際上之貿易港」,與茶的大宗貿易有關。James W. Davidson在《台灣之過去與現在》言:「茶業在臺灣北部之重要可由茶業平均佔每年出口總額百分之八十六看出,說淡水(滬尾)的存在依賴茶業是不過分的。」 淡水的開發,到了同光年間時(西元1862--1894)達到了鼎盛,成為台灣當時最大的貿易港;茶葉由淡水出口後,經廈門、香港等港口轉口後,銷至歐美;此時淡水與大陸沿海交通更見頻繁。淡水對外交通的定期輪船航線於同治十年(西元1871)開始行駛,連橫《台灣通史》郵傳志云:「清廷在光緒六年(西元1880)派興盛號航行淡水、安平、華南間;光緒七年(西元1881)增派琛航、永保二輪定期航行廈門、基隆、淡水間,除了以速文報,也准商人配貨,自此,『官辦之船一時頗殺外船之利』。其後又再增加伏波、萬年青等六船;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再購入斯美(smith﹞、駕時(cass﹞兩輪航行淡水、廈門、上海間;稍後又再增加海龍、台灣兩船航行香港、淡水之間;可見淡水對外航線的擴充情形。」出入淡水港的旅客,在光緒六年(西元1880)後,絕大多數都是搭乘汽船為交通工具。出入旅客以國人居多,大多是往來於香港、中國沿海各港口。當時的淡水與大陸之間有淡水至福州、淡水至廈門兩條主要載客航線。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572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56.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