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領臺之後,日本佛教各宗派亦隨之進入臺灣,在各地成立寺院或說教所,對來台日人和臺灣人傳教,也展開各項社會事業和教育事業。日本佛教各教派的傳教,最初是以擔任日本征討軍的從軍布教使,隨著軍隊移駐臺灣各地傳教而開始的。初期各宗派設立臨時局,對軍人進行慰問,直到臺灣各地抗日活動瓦解,地方平定之後,才開始對一般民眾傳教。起初,渡海來臺的日人有限,故傳教的對象主要以臺灣人為主,各宗派競相設置布教所、國語講習所及開設慈善醫院,為日本政府扮演教化臺民之責。剛開始各宗派常借用本地寺廟和民宅設立傳教所,教授臺人簡易日語,教授修身和佛教通俗的教義,藉此宣揚佛教。但因不熟悉臺灣話,常會利用臺灣人擔任翻譯弘法,或是由臺灣人信徒中推舉傳教助理員,從事協助傳教和管理信徒等工作。這些宗派有些組織教會,有些在監獄或其他公家機關布教,有些分送佛教雜誌,有些還會替臺灣人治病,還會設立學堂獎勵、勸導臺灣人子弟向學,並且發起思孝會,藉此矯正風俗。 根據當時日本官方的觀察,雖然臺灣人信徒在日本佛教佈道師強力佈道之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因為宗教基礎紮根不深,有些臺灣人以為只要成為信徒,就可受到特殊保護,增加福利,一旦知道並無特殊之保護究會離去,且由於各宗派爭相搶奪信徒,難免產生對立,也有不堪忍受佈道之困難而離臺者。官員認為佛教各宗派勢力增減的理由,主要在於布教師本人的勤勉與否,以及語言是否能通,傳布的宗教是否能感動人心。如果日本佛教將臺灣本地的寺廟,作為日本內地佛教之寺院,而依照宗規、宗制,受總寺之監督和保護,以求永久鞏固維持;或是能善加利用日本宗教當中,和臺灣本地宗教類似之處,加上同文同種的利多;或是能夠選擇得宜,善加利用臺灣傳統信仰之迷信而漸次引導,那麼日本佛教應大有可為。只是,雖然日本佛教佔有傳教的優勢,但因為臺灣傳統信仰早已根植人心,加上語言的隔閡,日本佛教並未在臺灣人的心中佔有重要地位。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