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北港媽祖遶境
北港媽祖是朝天宮的俗稱,位於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建於康熙三十二年 (1694),歷史悠久,是國家二級古蹟。當時湄州廟朝天閣僧樹璧奉請媽祖神像,到了北港,被當地居民留住,建廟供奉。由於十分的靈驗而香火鼎盛,並分靈各地,成為媽祖聖地。清朝時期,北港媽祖從笨港渡海回湄州謁祖,回程在安平港登陸,三月十九日鑾駕回扺笨港,同時舉行遶境活動。日治時期,謁祖活動被迫停止,但地方信眾仍迎請媽祖遶境。在日治時期,臺北迎城隍與北港迎媽祖是全臺灣兩大名祭典,除了朝天宮,北港地方的廟宇與神壇也都會一起共襄盛舉,加上各式陣頭與藝閣,整個繞境的隊伍綿延數公里。遶境路線以笨港溪為分界,分為南街與北街,十九日早上在南港附近「南巡」,二十日早上在新街地區「北巡」,其他時間則在北港的大街小巷穿梭遶境。一般的神明出巡,大都只會走大路大街,而北港媽祖卻是大街小巷都不排斥。北港媽祖遶境,最大的特色在於炸轎,又稱為「吃炮」。當遶境的媽祖神轎通過,兩旁的商家信徒就會把鞭炮放在轎子底下點燃,民眾相信鞭炮炸得越旺盛,就會帶來越多財富,所以商家為了求好彩頭,把一捆捆大量堆積如山的鞭炮放在媽祖神轎下,然後轟的一聲,頓時火光四射,砲聲隆隆,煙霧瀰漫,這是北港地區人們歡迎媽祖出巡的重要儀式,也是與鹽水蜂炮、炸寒單爺齊名,全臺灣三個以鞭炮聞名的活動之一。遶境隊伍十分龐大,有陣頭、花車,藝閣和虔誠的隨香信徒,其中藝閣的數量之多為全臺灣最多的,藝閣也是北港媽祖遶境的一大特色,一般廟會慶典的藝閣都是由人偶以電動機械方式呈現,北港的藝閣遊行全由當地學生裝扮,演出忠義傳奇故事角色,站立於亭台樓閣的布景平台上,供人觀賞,精采萬分。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765
下載數:1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188.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