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碧軒寺的廟前,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廟門前那兩隻白象聖獸,而非常見的石獅。這白象象徵佛教中普賢菩薩所乘的坐騎,也暗示寺廟希望「承載、普渡眾生」的意義。廟宇的雕塑工藝、殿堂彩繪與木石結構也呈現閩南寺廟的傳統風格,兼具細膩雕刻與地方匠藝。
碧軒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即是「東山迎佛祖暨遶境」。這個傳統每年在農曆 12 月 23 日舉行「送駕」儀式,將觀音佛祖迎回碧雲寺過年;然後至正月初十舉行「回駕」,再將佛祖送回碧軒寺。在遶境過程中,信眾需徒步穿越山區香路,途經多個庄頭、溪谷、古路,整個過程常在夜間進行。在回駕途中有許多「三換」儀式(換香、換花、換轎),這些習俗在地方文化中具有深刻意義。「東山迎佛祖暨遶境」活動已於 2011 年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資產。
碧軒寺不僅是一處宗教場所,也是當地民眾凝聚信仰、傳承文化的重要樞紐。對於對宗教、民俗、廟宇建築或地方文化有興趣者,前來碧軒寺一遊或參與迎佛祖典禮,能更深刻感受臺南東山地區的在地信仰脈絡與民俗風情。
資訊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學習內容:Bc-Ⅱ-1 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節慶與風俗習慣。
學習表現: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