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上架資源
過濾條件

歷史-王船是什麼?詳細瞭解燒王船、東港迎王習俗流程與時間縮圖
國小3-4年級
臺灣三年一次的「東港迎王」是極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燒王船」是最具象徵意涵的儀式。整場祭典結合迎神、祭祀與送神,展現民眾對王爺的敬仰及祈求平安的心願。王船象徵著潔淨與驅邪,在焚燒的儀式中,寓意將災厄與疫病送離人間。從船隻的製作、彩繪到最後火化,每一個環節皆體現臺灣深厚的傳統文化與工藝美學。除了宗教層面,這項活動也促進社區參與與情感凝聚,鞏固地方認同。民眾透過參與這項祭典,不僅延續信仰,也展現了信仰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文化力量,使這項儀式成為當代臺灣保存傳統、強化社會連結的重要實踐。
點閱數4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表演任我行縮圖
國小5-6年級
認識表演藝術團隊工作內容,理解劇團的工作分配,及討論生活經驗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十年級-字形-多音縮圖
高中10-12年級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觀看次數29
修改日期:2025-10-13
十年級-字形-書體縮圖
高中10-12年級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觀看次數32
修改日期:2025-10-13
十年級-字形-同音字縮圖
高中10-12年級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觀看次數28
修改日期:2025-10-12
新科技大未來-新穎脈衝電場技術延緩水果寒害縮圖
國中7-9年級
農業界的革命性突破再次傳來好消息! 一項名為「新穎脈衝電場技術」的創新,成功延緩了水果寒害現象,為永續農業的發展開創了新的可能性。 這項技術的成功在於透過脈衝電場及反應曲面法,調控了香蕉等水果的採後酵素活性、次級代謝物及細胞膜穩定性,以達到更長的保鮮期。研究顯示,當這一技術應用於低溫儲藏時,成功減少了寒害損傷達50%,同時將架售期延長了1.4倍。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項技術可以針對不同的目標作物和場域進行量身規劃,確保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消耗。實驗結果顯示,處理1公噸的作物只需不到10度電,即可取得卓越的效果。這一成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有所突破,更在環保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I688342),並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多達8篇相關技術的論文。這意味著,台灣不僅是這一革命性技術的誕生地,也在將其分享給全球農業界方面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點閱數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AI 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縮圖
國中7-9年級
因COVID-19疫情與醫護人力短缺等因素,全球各國近年陸續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AI與機器學習應用,全球醫療軟體的科技應用與場景更趨多元發展。 台灣作為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重鎮,疫後全球興起遠距與混合式的生活情境,如何把握機會發展具全球競爭力的軟體服務,整合硬體提供更簡捷、便利的應用服務,是科技產業下一階段的關鍵。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吳炳飛教授率領團隊,以軟體科技定位發展【AI 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建立不同情境的AI學習模型,提供使用者以零接觸、無感方式取得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資訊,搭配台灣權威醫院合作臨床數據資料,搶先布局健康管理應用商機,讓全球看見台灣軟體科技人才硬實力。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吳炳飛教授分享【應用於運動訓練負荷監控的AI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以及此一技術廣泛應用於運動、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的研發成果。
點閱數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聲波與衛星遙測技術縮圖
國中7-9年級
台灣周邊水域通常有多種魚種棲息,目前的影像處理技術能辨識族群群聚分析、判別魚種嗎? 利用聲波遙測技術如何偵測廣大海域的資源生物資訊? 科學家把科技與產業結合,且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與對環境的重視,逐漸應用聲光遙測技術於環境與產業議題上,例如氣候變遷、臭氧層破洞、地震與火山等。 在海洋漁業科學領域中,魚群探測器是其中最有歷史且應用最廣泛的聲波遙測系統;隨著科技的發展,利用聲光遙測技術可以提高漁場探測效率、節省漁業經營成本,並做為海洋生物資源管理政策的參考。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明安副校長,帶著我們一起認識近年來國內在遙感探測技術的發展現況,遙測技術在環境監測、氣候變化等方面的應用,以及聲光遙測技術在海洋漁業科學中的應用與發展。
點閱數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事業廢棄物轉質再利用淨零排放縮圖
國中7-9年級
全球節能減碳已成為當前社會所關注的焦點。 在台灣,許多企業透過技術創新和資源回收,開始將廢棄物轉化為再利用的資源,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負擔。政府也提供相關支持措施,如補助和稅務優惠,以鼓勵企業投資於淨零排放解決方案。這些努力將有助於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目標,並為台灣的綠色轉型帶來更多機會和挑戰。 【事業廢棄物轉質再利用之淨零排放系統】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研發團隊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冠邦博士為我們介紹該系統的研發,以植物性廢渣經獨家研發之料源前處理,而後利用低溫焙燒將廢棄物轉化成可替代燃煤的生物炭,以及落實產業生質廢棄物之再利用,對我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縮圖
國中7-9年級
您是否好奇,深藍色的大海底下究竟隱藏了什麼驚奇和秘密?是否想要深入了解海洋世界,掌握關於海流、生態、氣象等資訊?透過「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National Ocean Database And Sharing System, NODASS),您將有機會進入這個神秘而美麗的世界! 國家海洋研究院建立「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NODASS」不僅收集了100餘項資料,還將這些資料圖像化,使您可以清晰地了解風象、海流、潮汐、流場、船隻分佈、生物、海溫、海面高度、鹽度、水質等十大類型資料。這些可視化工具不僅適用於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還適用於一般民眾,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海洋世界。 NODASS 不僅僅是一個資料庫,它更是國家的寶貴資產。這些資料不僅是豐富多樣,而且長期性、應用性強。它們來自多年的監測和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關於海洋環境的寶貴資訊。無論您是一名科學家、政策制定者、環境保護者還是對海洋感興趣的普通人,這些資料都對您有著巨大的價值。
點閱數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3D即時動態海洋漁業分析系統縮圖
國中7-9年級
【新世代全球3D即時動態海洋與漁業地理資訊分析系統】 海洋佔了地球表面約70%,顯現海洋科技的重要性。 海洋產業是台灣經濟重要的一環,包含了造船、海運、水產養殖、漁業、海產處理,離岸風電以及海上觀光,甚至未來還有可能發展深海礦業。 榮獲2022國科會「未來科技獎」的【新世代全球3D即時動態海洋與漁業地理資訊分析系統】結合3D地理資訊和即時數據分析,使用者能夠全面瞭解海洋和漁業狀況,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這項技術可即時監控與分析海上的各類船舶訊號,並同時處理海洋資源與氣象資訊,將全球超過300萬件的超巨量資料即時3D視覺化GIS應用,除了24小時全天候的漁業行為監控,還可以進行海洋資源分析、海氣象監控,並實際應用在2021年桃竹苗離岸風電航道分析,協助經濟部推動最有利的沿岸分流方案,以及運用在我國2022、2023年國際區域漁業組織施行的電子觀察員監控。 本系統是國際上第一套完全即時監控的漁業資訊系統,也是我國最完整的漁業系統,整合國內漁業相關數據,可全天候即時的提供漁船船位、漁獲捕撈地點與總量統計,並運用人工智慧與高速運算雲端叢集來管理資源並判定是否有違規行為供有關單位快速打擊查緝,有效監管我國周遭海域情況避免觸犯國際規範。
點閱數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多功能仿生自供電自行車系統縮圖
國中7-9年級
許多的科學研發創意往往是來自於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通過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或解決機械技術的難題。 國立清華大學林宗宏教授團隊發現蛇的鱗片上的鋸齒狀徵結構以及角蛋白組織,是蛇皮能長期磨地,卻不會破損的主要原因,因此開發了一種仿生復合薄膜,讓摩擦生電的效能大幅提升。 仿生薄膜成功應用在自供電自行車系統,車輪轉動即可發電,煞車時也能發電亮燈,輕拍握把就能點亮方向燈,而且輕壓就能產生電流的特性,讓仿生薄膜成為自發電的感測元件。 一般傳統元件在一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之後,它的效能可能就會下降到一半左右。但是透過模仿蛇的鱗片抗磨損的功能,可以長達數個月都提供一個穩定的電力輸出效用。如果把它用在坐墊上以及鞋墊上,還可以知道這個騎乘者運動者他的運動過程施力的變化。就可能有機會讓他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有機會表現得更好,甚至預防運動傷害的產生。 這種自發電的感測系統除了運用在運動科學上,也可以輔助臨床醫療,運用在智慧衣飾,隨時感測人體的各種生理數據,協助健康管理預防疾病。未來也將可用在大型發電機例如風電和水力發電上,大幅提升效能。
點閱數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腦部磁刺激術縮圖
國中7-9年級
腦部磁刺激術作為一項前沿的神經科學技術,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 腦部磁刺激術是一種新興的神經科學技術,通過對大腦區域進行非侵入性的磁場刺激,利用非藥物治療腦部深層電刺激方式,改善神經發育性疾病或精神相關疾病。 此一技術優點為減少藥物治療的使用劑量以及使用頻率,可以降低藥物所導致的副作用,開發了臨床上除藥物使用之外的嶄新治療策略。有望對腦部功能進行調節和干預,對於治療腦部相關疾病和研究認知神經科學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 腦部磁刺激術可能為改善人類健康和神經科學研究帶來重要的突破,但同時也需要持續關注其安全性和倫理考慮,確保其正確合理的應用。期待腦部磁刺激術能夠在未來為醫學和科學界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點閱數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本土語言-來大溪踅街-課程活動設計縮圖
國中7-9年級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分組活動,分工合作整理家族、社區的素材,提升自我認同感,以人文精神為依歸,體認人與環境間相互影響的關係,培養本土意識及本土感情為宗旨。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海廢全循環拖鞋縮圖
國中7-9年級
在這個日益關注環境議題的時代,我們見證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致力於可持續發展。馳綠國際創辦人許佳鳴執行長以拾荒、回收和生產的100%在地循環模式,創造了一系列台灣鞋款,不僅為我們的地球做出貢獻,還展現了商業和環保的融合。 馳綠國際曾利用突破性的獨家專利技術,打造以五支廢寶特瓶加三顆廢牡蠣殼製成的全球第一雙「海廢全循環拖鞋」新國民藍白拖,並且號召民眾一起回收250萬個廢棄寶特瓶,將垃圾變身環保鞋的過程具有100%在地循環的概念,力拚一雙「全球最低碳足跡鞋」幫助降低碳足跡。
點閱數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醫療:R3CE技術平台縮圖
國中7-9年級
「精準醫療」是全球醫療發展的共同趨勢。其目標就是如何採取最簡易的醫事操作,以最微量的醫療資源,達到個人化且精準化的治療效益,以避免使用無效治療,來減輕病人的負擔。 人體是由許多細胞所組成,把細胞拿到實驗室進行體外培養,當然希望要能盡可能地接近人體內狀態。然而,傳統細胞培養僅能在2D平面養成單層細胞,且長成後的細胞其實與在體內實際形態有所差異。為了克服此問題,各種3D細胞培養技術開始崛起,也為精準醫療帶來一線曙光。
點閱數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