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導覽片|歷史篇縮圖
藉由民國109年(2020)的「水金九藝術觀光活絡計畫」拍攝3支導覽影片,讓大家了解水金九地區不同面向、不同內容之旅行路線,其中「水金九x自然」體現水金九磅礡景致,讓民眾能領略水金九地景地貌的變化,「水金九x歷史」呈現地區及歷史文資點從古至今的文化積累為根,進而牽動「水金九x人文」,勾勒出人來人聚的水金九地區,展現多變時期的水金九人文面貌。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公民-兒童保護縮圖
公民-兒童保護
行政院/行政院
兒童及少年常因年幼而無法自行保護自己。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指出,兒童需要大人的養育與指導,若照顧者無法妥善照顧,國家必須介入保護。台灣政府自民國62年起制定相關法律,並於103年公布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保障兒童及少年的基本生活、健康、安全、教育與參與社會的權益。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未滿18歲者均受其保護。法律明確禁止任何人對兒童施加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或疏忽照顧,亦禁止迫使兒童從事危險或有害身心發展的行為。若發現走失或被遺棄的兒童,應立即報警並通知社會局安置保護。政府也透過補助地方政府增聘兒少保護社工,積極推動兒童及少年保護,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
國小3-4年級
公民-認識人事行政政策縮圖
人事行政政策主要推動和國民有直接關係的各項政策,例如為了照顧政府機關員工及其學齡子女,人事總處推動多項友善措施。當颱風或豪雨來襲,地方政府如宣布停課,家長中一人可依法請假留在家中照顧孩子,確保學童安全。為鼓勵孩子用功讀書,家長自孩子就讀小學至大學期間,可申請教育補助,減輕家庭負擔。此外,人事總處也推動優惠商店制度,協助機關洽談民生與育樂相關優惠,讓員工在購物或使用服務時享有折扣,兼顧家庭經濟與生活品質。這些措施不僅支持家長育兒,也打造更友善的工作與家庭平衡環境。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縮圖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鰲峰山,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孕育出牛罵頭、營埔與番仔園等史前文化,並與南部牛稠子文化有交流。遺址最早由日籍學者國分直一於1943年發現,2002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展開規劃,2013年,古物沙鹿區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移入園區展示,並將鰲峰山營區和原清水神社遺構列為歷史建築。園區原為陸軍清水營區,包含日治時期清水神社與戰後軍事建築,具多元歷史層次。在2014年完全對外開放後,民眾得以參觀現場展示的出土文物與考古成果,以及保存的南勢坑遺址文化層等重要古物。戶外設有觀景臺與步道,是結合自然景觀、歷史教育與休閒遊憩的文化場域。
國小3-4年級
公民-老人福利縮圖
公民-老人福利
行政院/行政院
我國自民國82年邁入高齡化社會,107年成為高齡社會,113年老人人口達448萬8,707人,占總人口比近20%。預估114年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自69年施行老人福利法,並因應人口變遷持續修法,積極建構多元老人福利體系。現行措施涵蓋經濟安全、健康照護、生活支持與社會參與等面向。針對中低收入老人提供生活津貼與健保補助,並推動假牙補助與家庭照顧津貼。設有緊急救援、走失協尋及老朋友專線等服務,以加強生活照顧與關懷。另透過社區關懷據點、長青學苑及巡迴服務等,促進長者社會參與與活躍老化。整體政策持續朝向打造安全、友善與有尊嚴的高齡生活環境邁進。
國小5-6年級
公民-身心障礙福利縮圖
公民-身心障礙福利
行政院/行政院
截至民國113年,全國身心障礙者逾122萬人,占總人口5.25%。我國自69年起推動相關立法,並於96年訂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逐步建立完整權益保障體系。為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政府積極檢視法規、發布國家報告及回應國際審查建議。現行主要服務措施涵蓋經濟補助、個人照顧、家庭支持、住宿與日間照顧、輔具及租稅補助等,並透過需求評估新制(採ICF分類)精準提供服務。另推動優先採購、建構無障礙生活環境、提供復康巴士與半價優待等,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與社會參與。政府持續透過制度強化與多元資源串聯,實踐平等參與與尊嚴生活之理念,打造友善包容的社會環境。
國小3-4年級
DOC在地課程-中埔數位機會中心古文物介紹縮圖
DOC在地課程-中埔數位機會中心古文物介紹
中埔數位機會中心/嘉義縣客家文化協會
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彙集了早起懷舊的古文物及客家文化元素介紹,歡迎大家蒞臨參觀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地理-飛閱臺灣國家公園縮圖
地理-飛閱臺灣國家公園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從空中俯瞰臺灣13座國家公園,是一場壯麗的視覺饗宴。無論是雄偉的雪山高峰、生機盎然的濕地與河口,還是蔚藍的珊瑚海岸與神秘的火山島嶼,各地國家公園展現出臺灣多變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生態樣貌。影片以空拍鏡頭串聯玉山、太魯閣、墾丁、金門等地,帶領觀眾認識各地獨特的地質環境與保育價值。這些國家公園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棲地,更是人類與自然互動的見證,具有重要的生態、教育與文化意義。它們不只是旅遊景點,更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基地。透過3分鐘的高空旅程,我們重新感受這片土地的壯麗與細膩,也提醒著人們珍惜自然資源,守護我們的生態家園。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說唱(楊秀卿)縮圖
文化保存-說唱(楊秀卿)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說唱念歌原本是中下階層沿村走唱、賣藝糊口所必須具備的技能,楊秀卿女士的藝術被發掘,始於許常惠與曾永義教授於1985年代表文建會,邀請其於藝術季中獻聲,自此楊女士致力於念歌藝術的薪傳,迄今已有廿餘載,雙眼全盲的楊女士,以溫柔卻堅定的歌聲見證台灣的社會發展歷程。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明之開創 106號油井縮圖
出磺坑居民與城隍信仰的互動或是節慶儀式背後所蘊藏的文化內涵都是有意義的。我們以出磺坑拓墾時期的家族、信仰為主軸,除了歷史考究外,從當地耆老的口中一點一滴拼湊出當時拓墾出磺坑地區的故事,帶領前往曾經輝煌的出磺坑,了解邱家先民如何篳路藍縷,開創臺灣石油工業的先河。透過訪談了解城隍廟是如何成為出磺坑居民的信仰中心,挖掘信仰與先民的關係,了解在地的城隍信仰文化。 計畫分為訪談、培力、表演等主軸。訪談許多當地耆老及民眾並製成短片,讓這些歷史故事能繼續傳承下去,讓閱聽人能在短時間內對出磺坑有初步的認識,引發深入探索的好奇心。訪談過後所蒐集到的資訊,將它進一步內化,並融合兒童劇本的寫作,與苗栗當地兒童劇團「好玩的劇團」及公館鄉的國小合作進行校園培力工作坊,將出磺坑的故事透過戲劇課程,讓小朋友們也能了解出磺坑當地豐富的歷史及文化。除了校園培力工作坊成果發表以外,也邀請到苗栗知名劇團「EX—亞洲劇團」進行出磺坑當地的勘查及劇本撰寫,並透過《106號油井》的劇本創作及演出,讓人重新思考對於即將沒落的文化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三:梅雨季節的劇烈天氣縮圖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三:梅雨季節的劇烈天氣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梅雨季是臺灣重要的降雨時期,為水庫補水與農業灌溉帶來助益,但同時也可能引發劇烈天氣,是臺灣最具災害風險的氣候系統之一。當連日降雨導致山區土石鬆動、溪水暴漲,道路中斷甚至平地淹水時,災害風險急遽升高。為減少損失,中央氣象署已建立完整的監測與預警系統,幫助民眾提早掌握天氣資訊,做好應變準備。氣象專家指出,瞭解梅雨季的氣象特性與災害潛勢,有助於提高警覺與行動力。從認識鋒面型降雨、查詢天氣預報,到落實避災應變,每一項行動都是保護自身與家人的關鍵。透過正確的防災知識與觀察能力,我們可以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有信心與準備,學習與氣候共處,守護生活的安全與穩定。
國小5-6年級
地理-氣團 - 氣團與臺灣的四季縮圖
地理-氣團 - 氣團與臺灣的四季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臺灣四季分明、氣候多變,而這一切與氣團的變化息息相關。氣團是指在特定區域生成的大範圍空氣團塊,擁有相似的溫度與濕度特性。不同氣團的交替移動與接觸,正是造就臺灣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等季節變化的關鍵因素。例如冬季常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導致北部氣溫驟降;而夏季則由太平洋高溫潮濕的暖氣團主導,容易形成午後雷陣雨。透過認識各種氣團的特性、來源與路徑,我們可以更清楚掌握天氣的變化規律,進一步做出適當的生活調整,像是衣著準備、農業耕作與防災因應等。學習氣團與氣候的關聯,不僅增進我們的科學理解,也幫助我們與自然環境更和諧地相處。
國小3-4年級
地理-繽紛漁港 與我同遊縮圖
地理-繽紛漁港 與我同遊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
台灣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周邊海域成為多種水系與洋流的交會處,孕育出豐富的海洋資源與漁業發展潛力。過去由於過度捕撈及環境污染,導致漁業資源日益枯竭,也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衝擊。近年來,政府推動海洋保育及復育政策,例如設立海洋保護區、推行季節性禁漁、放流魚苗等措施,希望恢復昔日海洋的生機與漁業資源。透過這些行動,不僅保護了台灣珍貴的海洋環境,也讓人們重新思考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走訪各地的繽紛漁港,不僅能感受到漁村的活力與文化,更能親身參與守護海洋的行動,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潔淨豐饒的海洋家園。
國小3-4年級
文化保存-新北投車站縮圖
文化保存-新北投車站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大正5年(1916年),日人為發展新北投溫泉觀光,興建新北投支線,設立新北投乘降場,後改稱新北投驛,新北投地名亦由此而來。新北投車站為淡水線及臺北市僅存的百年木造車站,具有簷架雕花、老虎窗等建築特色。1988年淡水線停駛,車站遷至彰化臺灣民俗村。隨文化資產意識抬頭,臺北市府與民間團體爭取車站回遷,於2016年啟動修復,2017年重組完成開放。後續以舊鐵軌、枕木仿舊復原月台及鐵道,並迎回35TP32850型客車,重現昔日風貌。新北投車站現為北投文化生活區的重要象徵,持續藉由活動凝聚地方記憶。
國小3-4年級
公民-環保政策縮圖
公民-環保政策
行政院/行政院
環境為全民共享之資產,是國家永續發展的根基。政府積極推動循環經濟、清淨空氣、改善水質與關懷大地等施政主軸,透過能資源整合、污染防制、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化措施,致力實現零廢棄與永續環境目標。強化空氣污染防制、水質保護、土壤與化學物質管理,並執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以提升環境品質與公共安全。此外,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普及與產業發展,培育全民環境素養。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政府訂定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關鍵策略,落實氣候變遷因應法與階段減碳目標,推動能源、產業及生活面向的全面轉型,強化社會參與,共創公正且永續的未來。
國小5-6年級
地理-妖怪皮皮的災難縮圖
地理-妖怪皮皮的災難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妖怪皮皮興沖沖準備出門嚇人,卻被突如其來的自然現象嚇得魂飛魄散!狂風吹得他搖搖欲墜,暴雨傾盆而下,海水迅速上漲,地面還劇烈晃動。原來,這些看似恐怖的情境,其實是自然界正常的變化,包括颱風、地震和海水潮汐等自然災害。皮皮嚇得落荒而逃,卻也開始對這些現象產生疑問與好奇。透過這段驚嚇旅程,大家也能和皮皮一起學習自然災害的成因、防災知識與應變方法。瞭解這些現象不僅能幫助我們解除恐懼,更能在災害來臨時冷靜面對,妥善保護自己與家人。認識自然運作的規律,是邁向與自然和平共處的重要一步。下一次風雨交加或地震來襲時,我們可以像勇敢的皮皮一樣,用知識與行動守護生活安全。
國小5-6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