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R/AR教學應用資源
研發成果
銑床項丙級技術虛擬實境學習系統縮圖
銑床項丙級技術虛擬實境學習系統
周玟慧/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作業系統:Windows 10 搭配載具:Oculus Quest 2, hTC focus 3 本計畫主要針對高職端之機械群高一機械基礎實習中的「銑床基本操作」與其對應之丙級證照機械加工「術科試題加工方法」開發虛擬實境學習系統,學習單元主要分為屬學科面向之銑床基本概念的學習,與術科面向丙級考試中301試題的六面體銑削的學習。共計開發Oculus Quest 2、HTC Focus 3之VR頭盔與PC Windows三個版本。本學習系統主要特色在於強調具程序步驟與高互動上的學習,如每個單元的前面介紹完後由學習者根據教學再實際動手操作,如學習者操作錯誤,系統會給予語音提示其操作錯誤,另外,301六面銑削試題之實作學習,透過系統之指示與引導,學習者可以學習301試題中的操作步驟。學習歷程則可記錄每個單元學習者學習的時間與學習次數,並輸出成csv檔。 PC版於近期上架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台灣海岸環境變遷擴增實境教材縮圖
台灣海岸環境變遷擴增實境教材
羅見順/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學習如何妥善保育及利用海洋資源,為高中地理、生物、地科等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因此,本計畫開發AR技術,讓教師與學生可以透過手機或平板掃描地理、生物、地科教材中的圖片,呈現互動式的720度環景以及3D模型,來學習以下的內容: (一) 認識台灣附近海岸地形的分佈,包含海底地形、北部岬灣海岸、東部斷層海岸、西部洲潟式海洋、以及南部珊瑚礁海岸等。 (二) 認識及觀察潮間帶生物,包含了解泥岸、岩岸、礁岸生物特性的不同,並初步了解蛤、蚵、魚各種常見生物的生理特徵和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三) 了解環境變遷造成的影響,包含太平洋垃圾帶的影響。 適用學科:自然科學、生物、地球科學 教材型式:教師導學版 STEM所屬範圍:S、E 支援的作業系統:iOS、Android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手機 開發型式:A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逢甲大學 徐逸祥 助理教授
高中11年級
工業配管職人培訓VR學習回饋系統縮圖
工業配管職人培訓VR學習回饋系統
黃淑賢/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 Oculus Quest 2 本計劃符應108課程綱要機械群金屬成形與管線技能領域部定專業實習課程─ 金屬管線實習與工業用管配管技術士檢定培訓內容規劃。該兩科別皆為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屬於教育部重點培育對象。本計劃將以工業用管配管技術士技能檢定為教材主要發展範疇,內容涵蓋施工圖說、施工計畫、工程準備、安全措施、管之加工、管路裝配、管路接合等範疇。其中需求端─臺南高工將於新的年度導入工業用管配管技術士技能培訓,該職類國內僅由少數職校與職業訓練單位進行該技能培訓。 本教材特色為應用VR 學習環境於實習課程中,能先行給予學習者正確的安全操作過程,奠定基礎安全操作知識,亦能將連結實際狀況,提供學習者幾近真實的狀況進行學 習。本計畫亦於計劃執行過程進行單元課程試教,並於試教後提供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使用,藉由 VR 環境紀錄與分析學習者學習歷程,協助教師追蹤學習者學習狀況,相關教材於發展完成後,除了可提供於全國機械群金屬成形與管線技能領域金屬管線實習課程使用之外,亦能提供職業訓練單位進行培訓的輔助。 PC版與近期上架VR版於11月底上架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構造與施工法_輕型鋼構材料之介紹縮圖
構造與施工法_輕型鋼構材料之介紹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平常不易到鐵工廠了解各種材料的樣貌並與課堂知識中的2D圖片做連結。一方面可讓學生方便、安全的到虛擬鐵工廠中,觀看各種輕型鋼材料,並完成根據撿料單撿取三種型鋼的任務;另一方面,本單元可帶出整體任務目的,加深學生理解對於「利用標準規格材料即可快速完成一棟輕型鋼構建築」。
高職10-12年級
測量實習_測量基準及坐標系統縮圖
測量實習_測量基準及坐標系統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認識橫麥卡托投影原理與坐標系統應用。
高職10-12年級
聲學主義縮圖
聲學主義
劉豐榮/正修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Oculus Quest 2、HTC Focus 3 本內容包含兩部分(一)聲波小傳 (二)謎題之旅,各有4個單元,共計8單元。高互動探索遊戲式的VR體驗內容,適合國中8年級生自行體驗學習。 八單元分別為(1)論波的內涵-波的分類與性質、(2)Running Wave!-週期與波速、(3)聲音如何被聽到?-聲波的產生與傳播、(4)無聲之聲-超聲波、(5)尋找碧水珠-聲波反射應用、(6)聲名大噪-響度與振幅、(7)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音調與頻率、(8)寂靜的海洋-音色與波形。每一個關卡皆有開頭動畫,引領玩家進入虛擬的學習世界。 關鍵字:波動、聲音、超聲波
國小4-6年級
認識生態系及物質進出細胞縮圖
認識生態系及物質進出細胞
趙貞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作業系統:Windows10、Android 搭配載具:HTCVIVEFocus3、OculusQuest2、PC 本系列虛擬實境教材包括國中生物科生態系及物質進出細胞兩大主題,改善學生無法身歷其境學習及概念過於抽象的教學困境。學生可透過HTCVIVEFocus3及OculusQuest2頭盔觀察森林、草原、沙漠及海洋生態系,以及物質進出細胞的擴散作用及促進性擴散方式,並有互動評量可即時檢驗學習成效。 六單元教材各自獨立,可視教學需求搭配使用,其中物質進出細胞的兩單元則合併在同一份教材內。本團隊並開發各單元之連線版教材,在電腦端先開啟教師版連線教材,學生再使用頭盔開啟學生版連線教材,至多可同時六名學生進入同一份VR教材環境,教師可在電腦端監看學生畫面,並將其學習歷程匯出成CSV檔,包含學生瀏覽整份教材順序、各觀測點停留時間、答題嘗試次數等資訊,供教師做後續教學應用。
國中7年級
酸鹼鹽之化學虛擬實境教材開發與教學縮圖
酸鹼鹽之化學虛擬實境教材開發與教學
顏郁人/遠東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管理系
酸鹼鹽的自然科學習主題出現在國小、國中與高中在國小階段從觀察和體驗酸鹼自然現象的學習出發在國中階段以微觀解釋的科學認知為主本教材使用VR呈現酸鹼鹽教材讓學生能夠引發學習興趣外更能夠以操作方式理解酸鹼概念。本教材的執行以 HTC 之 VR 頭盔為例戴上頭盔可以左 右轉頭來看看場景四周以手把進行互動操作。可使用手把按 下板機來嘗試拿起燒杯以及碳棒和周圍的物件例如:電池可以拔起來燈泡不亮。本教材共四個操作單元第一單元為了解化合物及導電特性進而探究解離現象。透過石蕊試紙檢測溶液酸鹼性。第二單元為酸溶液的配製利用廣用試紙進行檢測。第三單元為鹼性溶液配製與檢測最後是酸鹼中和之滴定實驗。
國中7-9年級
雅典學院與大師對談(化學與藝術)縮圖
雅典學院與大師對談(化學與藝術)
邱美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透過虛擬實境讓學生能夠身歷其境的走在雅典學院與虛擬實驗室的場景中,以STEM+為主軸的設計架構,搭配情境引導與任務設定,讓學生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任務進行中,學生能夠學習到如何在畫作上消除黴菌的方法與原理;進入虛擬實驗室時,執行任務中觀察發生的化學變化,進而瞭解物質的分類及形成的科學概念。學生在經歷每個任務時,需要親自動手做及進行探究的過程,達到做中學的目標,以培養具科學素養的現代公民。 此外,透過虛擬實境科技,將化學反應的知識與微觀現象視覺化,讓學生藉由巨觀、微觀及化學符號的連結,從問題導向的任務探索過程中建構化學知識。例如:要如何除黴,除黴的原理等。 適用學科:生物、化學 教材型式: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S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Mac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VR頭盔(HTC VIVE) 開發型式:V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邱美虹 教授
國中7-8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1年級
微觀世界中物質的密度縮圖
微觀世界中物質的密度
李曉慧/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電腦版 (Windows) 搭配載具:HTC (HTC VIVE Focus 3) 或 Oculus (Oculus Quest2) 本教材針對國中理化開發設計,共計 6個單元 (體積與溫度的關係 、 質量與溫度的關係 、 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 密度與溫度的關係 、 三態變化對密度的影響 、 密度與沈浮的關係 ),透過生動活潑的模擬設計,幫助學生觀察微觀的世界,讓學生也能把想像實體化,真實的觀察到物質的體積、質量的概念,進而瞭解當我們切割物質時,體積跟質量為何會有變化,也能知道當溫度變化時,一般的物質體積、質量跟密度之間的關係,還有當狀態變化時,密度改變的原因,以及水與其他物質的差別。我們期許的是,學生在使用完這樣的 VR教材之後,能夠因為對微觀的世界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所以能習慣用微觀的角度來思考 生活中的自然現象。這樣把知 識與生活結合,達到真正「素養導向」的學習。 PC版與近期上架
國中7年級
測量實習_水準儀基本操作縮圖
測量實習_水準儀基本操作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學習水準儀定平方法、標尺讀數與紀錄。
高職10-12年級
探究石灰岩地質之虛擬實境冒險旅程縮圖
探究石灰岩地質之虛擬實境冒險旅程
張慧穎/輔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本教材旨在透過虛擬實境VR技術導入「探究石灰岩地質之虛擬實境冒險旅程」地理教材開發,透過VR沉浸式場景學習與操作,結合高雄在地石灰岩洞穴地形體驗,與傳統式截然不同的3D虛擬學習方式,有助於理解與認識地理課本上的活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本教材對提升教與學: 在地理課程中因石灰岩地形實踐臨場教學不易,無法身歷其境,師生若至石灰岩洞教學有安全疑慮及需要高成本裝備,透過Unity軟體開發VR互動式教材,在室內VR環境即如親臨石灰岩洞現場的學習,如臨現場效益,期望藉由本教材讓高中師生體驗互動中提升教學效果。 2.學習目標 以故事性的方式進行地理課程教學,融入高一地理第一冊第十二章石灰岩地形、基礎地球科學(上)地球的結構課程教學使用,讓學習者可藉由模擬體驗與演練過程,能提升對於石灰岩地形之理解與學習效果。 一、增進對地理、化學、數學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二、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與評估的能力。 三、提升自主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應變的素養。 四、發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等素養。 五、培養及涵育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適用學科:自然科學、地理 教材型式:教師導學版+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S、T、M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PC、頭盔(HTC VIVE) 開發型式:V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輔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張慧穎 講師
高中10年級
比薩斜塔上的自由落體實驗縮圖
比薩斜塔上的自由落體實驗
劉國有/靜宜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
作業系統:VR 版 / PC 版 搭配載具:HTV Vive Cosmos & Windows 10 作業系統 由於 VR 的特色帶來了多元的創意、豐富的內容及真實的體驗,在教育應用層面具有高度潛力,例如:透過虛擬環境的重置(recreate),可以帶學生回到古代環境,穿梭於外太空, 或是看到絕種的各種生物等。而傳統教育上比較具高風險的實驗操作,例如:化學實驗、電力運作、飛航駕駛/武器模擬、醫療手術、機械操作等,也可以運用 VR 的模擬練習,有效地降低失誤率及危險性,同時節省大量的成本,對於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亦有莫大助益。 這幾年國內外在中小學的 VR 教育應用上有許多突破性的研發產品,例如將艱深的物理現象或公式,透過 VR 的展示,使其變的相對簡單易懂,互動學習能激發同學對新技術及題目的學習興趣與研究,相較於傳統的教法,VR 可以用實例展示,把艱深難懂、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公式等化成簡單易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取代傳統化學實驗上較有風險且可能會造成學生危險的教學方式。以保障學生的學習安全。
國中7年級
VR鍊工房~化學元素歷險記縮圖
VR鍊工房~化學元素歷險記
蘇育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Oculus Quest 2 VR理化互動教材(以下簡稱VR教材)以國中理化「物質的基本結構」作為開發主題,VR教材內容包含學習常見元素的性質、金屬及非金屬的差異、元素週期表的分類依據。其為具理化實驗性質的自學版VR教材,結合VR跳脫時間、空間限制之優點,提升教師教學的便利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安全性。VR教材中透過遊戲、劇情、競爭、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完成指定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並藉由動手做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推論、歸納、演繹習得化學元素與生活的連結,以提升理化的有趣性、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的能力及科學探究的態度。此外,在VR教材中不僅可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亦可讓教師透過免費軟硬體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適性學習。 關鍵詞:鍊工房、VR、化學元素
國中7-9年級
電腦硬體組裝虛擬實境教材開發縮圖
電腦硬體組裝虛擬實境教材開發
張志祥/東南科技大學 數位遊戲設計系
作業系統:Windows 7 或 Windows 10 (含)以上 搭配載具:Acer OJO 500 計畫摘要: 本計畫由東南科技大學及新北高工老師共同組成,整合高中職資訊相關類科有關電腦硬體組裝的教材,以虛擬實境方式呈現,補充課堂學習並為在實體裝置有限的學習環境中提供互動式「動手」體驗,以增加學生學習意願與學習成效。 我國勞動部舉辦的技術士技能檢定「電腦硬體裝修」職類平均每年約有2萬名學生報考,其中的術科檢定部分應檢人須針對電腦的硬體進行組裝與拆解。高中職學校為訓練學生通過考試,需要建置許多電腦硬體與實習空間讓同學練習。然而,除了在練習的過程中常會有零件損壞、手部受傷等狀況發生之外,練習前的裝置及環境的準備也需要花費許多人力及時間。因此,有鑑於虛擬實境的沉浸、互動與想像的特性,我們建立一套虛擬實境教材提供學生在實體裝置有限的學習環境中,也可以進行有趣且安全的學習。本教材主要內容如下: 1. 電腦硬體組裝引導教學:透過VR的體驗與教材的引導讓學生了解電腦零組件的構造與組裝位置及相互的連結關係。 2. 電腦硬體組裝測驗模擬:讓學生在無引導的情況下進行組裝,並將學生與零組件所做的互動紀錄在雲端學習資料庫,協助老師發現學習不佳的同學以進行輔導。 3. 電腦硬體零組件拆解與探索:讓同學將一完整電腦的零組件拆解下來,並提供完整的零組件功能及規格說明,讓學生一方面了解零組件的拆解,另一方面也對該零組件的作用有更清楚的認識。
高中10-12年級
穿越造氧趣—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製造縮圖
穿越造氧趣—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製造
微想實驗室/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系
PC 版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 VR 版需搭配載具:Focus Plus、Vive 以情境式的互動教材,讓學生學習氧氣或二氧化碳的相關概念與能力: 1. 認識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性質。 2. 學習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製造實驗流程。 3. 了解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檢驗原理,並歸納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性質。
國中7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