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R/AR教學應用資源
研發成果
AR Theodolite(單軸經緯儀之主軸模型結合擴增實境)縮圖
AR Theodolite(單軸經緯儀之主軸模型結合擴增實境)
翁楊絲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數位所
本教材的學習內容是依據高職土建群測量實習的「角度測量」發展,學習目標是讓學習者透過操作本教材,以了解經緯儀之視準軸、水準軸、直立軸與橫軸的幾何關係,以及對應的儀器構造,進而習得儀器誤差的檢驗方法、誤差改正和校正步驟,學習活動中教師、學習者可以親自操作擴增實境模型。本教材僅針對視準軸誤差及橫軸誤差等相關理論作為教材內容,但建議教師仍可應用於「經緯儀角度測量原理」、「經緯儀構造及操作準則」、「經緯儀整置」、「水平角測量」、「角度測量誤差之來源與預防」及「角度測量誤差之種類與改正」等章節。
高中10-12年級
構造與施工法_輕型鋼構造之接合方式縮圖
構造與施工法_輕型鋼構造之接合方式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為體驗操作,化身工程人員將選定之鋼材依照施工圖完成鋼構件單元組裝。
高職10-12年級
能量世界的探險縮圖
能量世界的探險
黃臣鴻/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作業系統:Windows、Android 搭配載具:PC、HTC Vive Focus、HTC Vive Focus 3、Oculus Quest 2 「能量世界的探險」VR輔助教學軟體,利用VR 技術配合國中九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之功與能單元,進行VR教學或自學。協助學生自我學習及教師授課之引導,主要是呈現出教學課本或影片中所無法詳細說明或觀察的資訊,更提供探索操作單元,以利於學生複習及測試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以遊戲關卡機制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於課堂上知識學習,並利用VR教材及遊戲關卡,循序漸進完成學習任務,以達更佳的學習成效。包含功、功率、動能、重力位能、功能轉換、力矩、槓桿原理、滑輪、輪軸、以及斜面等十個單元,以提供學生自學使用,同時教師也可利用VR教材於課堂上讓學生體驗。進一步配合問答題,讓學生可以在體驗的過程中,思考所學內容,提高學習層次。
國中7年級
探索力的秘密縮圖
探索力的秘密
黃臣鴻/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探索力的秘密」VR教學軟體,利用VR 技術配合國中八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之力學單元,進行VR教學或自學。教材可呈現出教學課本或影片中所無法呈現及觀察的資訊,同時利用VR 互動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可自行觀察及瞭解課程知識,並循序漸進完成學習任務,以達更佳的學習成效。包含力與平衡、摩擦力、壓力、大氣壓力,以及浮力,以提供學生自學使用,同時教師也可利用VR教材於課堂上讓學生體驗。進一步配合問答題,讓學生可以在體驗的過程中,思考所學內容,提高學習層次。
國中7年級
弦外之音縮圖
弦外之音
蘇育生/國立中正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3、Oculus Quest 2 以國中理化「波動與聲音」為主要開發教材,此VR教材內容包含學習波動原理、聲音三大要素、樂器的發聲原理與共鳴、調音的重要性與聲場模擬與考驗。其為具實作性質的自學版VR教材,運用VR身歷其境的臨場感受,跳脫空間限制,擬真模擬聲波的波形與反射路徑,同時避免樂器等傳統教材之取得性問題。教材以真實音效結合第一人稱視角立體呈現,透過音效、文字框引導學生完成指定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並藉由動手做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推論學習,提升有趣性,此外,在VR教材中不僅可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亦可讓教師透過教育部中控系統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適性學習。 關鍵詞:理化教育、VR、聲波
國中8年級
構造與施工法_輕型鋼構材料之介紹縮圖
構造與施工法_輕型鋼構材料之介紹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平常不易到鐵工廠了解各種材料的樣貌並與課堂知識中的2D圖片做連結。一方面可讓學生方便、安全的到虛擬鐵工廠中,觀看各種輕型鋼材料,並完成根據撿料單撿取三種型鋼的任務;另一方面,本單元可帶出整體任務目的,加深學生理解對於「利用標準規格材料即可快速完成一棟輕型鋼構建築」。
高職10-12年級
VR電‧磁Show縮圖
VR電‧磁Show
胡晃銘/臺南市立安定國民中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Oculus Quest2、HTC Focus3 本教材課程搭配國中九年級自然,內容包含六個單元,磁場與磁力線、磁鐵的磁力線、地球磁場、載流導線建立的磁場、螺線管建立的磁場、安培右手定則,利用VR的互動方式,讓學生能更深入理解磁場的內涵。 關鍵字:自然科學、數位學習、虛擬實境
國中7-9年級
CNC電腦輔助教材縮圖
CNC電腦輔助教材
呂慈純/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高中學生剛開始學習工具機CNC操作時,即使有標準操作流程和手冊,因為對工具機的性能不熟悉,容易發生意外,造成人員受傷和機器損壞。本研究利用VR開發模擬系統,讓學生熟悉操作過程,再進行實機操作,避免意外發生機率。本研究開發之VR系統以較容易發生意外的操作單元,刀具安裝與設定進行設計,學生在模擬演練時亦能一併將操作歷程紀錄下來,透過數據分析,找出學生學習偏差或落後的部分,提供教師補救教學的參考。 刀具安裝與設定以中精機CNC車床機台操作為背景,車床操作步驟包含開機、溫機、校刀參數歸零、以粗車刀車削外形、校精車刀、校粗車刀,六大模組。每一個模組可以獨立練習,若學生有操作的缺失,系統將會出現不同特效以反應該缺失所導致的後果。系統也會依情節的嚴重性反應在評分系統中,學生的操作過程和評分可以提供老師評估學習成效和輔助教學的參考。 教材另提供操作之視訊檔及Google Cardboard 360度影片。也提供網頁式評分系統紀錄學生的操作過程和評分,提供老師評估學習成效和輔助教學的參考。整體流程為使用者戴上VR設備,登入進行測驗,系統確認使用者身份後進入軟體中。遊戲一部分是完整執行流程,另一部分針對不同關卡進行演練。所有過程都會傳回後端資料庫進行評分。 適用學科:數值控制機械實習 III 教材型式: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E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Android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頭盔(HTC Focus、Cardboard、Oculus Rift) 開發型式:V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呂慈純 副教授兼系主任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VR鍊工房~化學元素歷險記縮圖
VR鍊工房~化學元素歷險記
蘇育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Oculus Quest 2 VR理化互動教材(以下簡稱VR教材)以國中理化「物質的基本結構」作為開發主題,VR教材內容包含學習常見元素的性質、金屬及非金屬的差異、元素週期表的分類依據。其為具理化實驗性質的自學版VR教材,結合VR跳脫時間、空間限制之優點,提升教師教學的便利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安全性。VR教材中透過遊戲、劇情、競爭、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完成指定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並藉由動手做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推論、歸納、演繹習得化學元素與生活的連結,以提升理化的有趣性、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的能力及科學探究的態度。此外,在VR教材中不僅可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亦可讓教師透過免費軟硬體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適性學習。 關鍵詞:鍊工房、VR、化學元素
國中7-9年級
生態環境研究室:氣象科學篇-鋒起雲湧縮圖
生態環境研究室:氣象科學篇-鋒起雲湧
林逸農/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3、Oculus Quest 2 此教材旨在創建一套針對國中九年級學生的VR地球科學教學材料,目的是讓學生深入了解天氣變化的機制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學習如何預防自然災害並進行環境管理。利用ADDIE教學設計模式,我們開發了一套沉浸式的VR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探索性地觀察天氣變化。 教材共分七個單元,從大氣結構與雲的形成談起,接著探討高低氣壓系統,以及不同類型的鋒面,最後討論颱風等熱帶性低氣壓系統。特別強調第五單元的滯留鋒和第七單元的颱風,以凸顯它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此外,教材採用POE(預測-觀察-解釋)教學法,提供即時引導和回饋,適應學習者和教師的不同需求。 關鍵字:氣團、氣壓差、高低氣壓
國中7-9年級
科學調查實驗室Ⅲ-光之戰紀縮圖
科學調查實驗室Ⅲ-光之戰紀
賴婷鈴/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
本教材為一沉浸式VR 實驗室輔助國中八年級學生學習自然科光的單元。依科學探究POE 模式設計,以3D 立體空間呈現光的行進路線,讓學習者藉由引導,觀察光的直進性、折射現象、針孔成像原理、色光與顏色之關係,並能依照學習單歸納概念和規則。 本教材共分為五單元及一個補充單元,包括「影子的世界」、「針孔成像」、「顏色變變變」、「影子也有顏色」「光線也會轉彎」及「日食」補充單元。VR 教材中提供引導、即時回饋及學習記錄,讓學習者與教學者可依需求分別使用。 作業系統:Android (HTC Focus Plus), Windows (PC) 搭配載具:HTC Focus Plus
國中7年級
構造與施工法_屋架與屋面板施工縮圖
構造與施工法_屋架與屋面板施工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為延續單元三,將鋼構建築屋頂桁架、桁條固定座、屋面浪板依序施工完成,最終完成一棟輕型鋼構造建築物。
高職10-12年級
了解您體內的線路-人體的神經系統縮圖
了解您體內的線路-人體的神經系統
林文彥/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Focus3 ; Meta Quest2 本教材開發單元為人體的神經系統,透過虛擬實境技術模擬神經傳導的途徑。 教材以自然課程中的「神經系統」為主軸 ,並中學顧問教師充分溝通討論後,設定六個完整的單元,包含 :1.受器與動器、 2.神經元、 3.中樞神經、 4.周圍神經、 5.神經傳導途徑、 6.反應時間來進行教案設計。教案以 多層次 3D解構呈現手法 ,具有高度互動且即時反饋 的評量教學,內容支援高層次認知之自主學習,並且具備評量檢核單元,重要單元並設計有遊戲式的體驗,讓學生先進行遊戲,再進一步從遊戲中的現象講解,提高習動機、掌握知識。
國中7-9年級
雅典學院與大師對談(化學與藝術)縮圖
雅典學院與大師對談(化學與藝術)
邱美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透過虛擬實境讓學生能夠身歷其境的走在雅典學院與虛擬實驗室的場景中,以STEM+為主軸的設計架構,搭配情境引導與任務設定,讓學生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任務進行中,學生能夠學習到如何在畫作上消除黴菌的方法與原理;進入虛擬實驗室時,執行任務中觀察發生的化學變化,進而瞭解物質的分類及形成的科學概念。學生在經歷每個任務時,需要親自動手做及進行探究的過程,達到做中學的目標,以培養具科學素養的現代公民。 此外,透過虛擬實境科技,將化學反應的知識與微觀現象視覺化,讓學生藉由巨觀、微觀及化學符號的連結,從問題導向的任務探索過程中建構化學知識。例如:要如何除黴,除黴的原理等。 適用學科:生物、化學 教材型式: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S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Mac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VR頭盔(HTC VIVE) 開發型式:V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邱美虹 教授
國中7-8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1年級
海洋奇緣:永續生態的奇幻探險縮圖
海洋奇緣:永續生態的奇幻探險
鄭來宇/致理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3、Oculus Quest 2 本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深入瞭解海洋的起源、氣候、以及棲地生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聯等。在課堂上,為了更生動地傳達這些海洋相關知識,我們以觀看相關圖片和影片為主要教學手段。然而,由於海洋起源、氣候、及棲地等主題屬於巨觀範疇,單純的文字或影片難以清晰呈現它們之間的緊密關係,此外,對於海洋生物的觀察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交通時間的限制以及減少近距離觀察對生物可能造成的損害風險。因此,為了提供更具互動性的學習體驗,結合現有教材,開發出此系統-海洋奇緣:永續生態的奇幻探險。此系統共分為七大單元: ⚫單元一:海洋起源 ⚫單元二:海洋的運行系統-氣候 ⚫單元三:海洋環境與棲地 ⚫單元四:生物多樣性 ⚫單元五:海岸消失 ⚫單元六:過度捕撈 ⚫單元七:採取行動策略 本教材搭配國小四至六年級自然領域中的海洋教育主題,可用作國小學生4至6年級上學期的自然科水域環境相關單元延伸教材或主題探索等課程的輔助教材。透過虛擬實境(VR)的互動性,使孩子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各單元由(1)海洋的起源認識與氣候關係;到(2) 海洋物種生態學習與生物多樣性的依存;以及(3)海洋的危機與保護,結合SDGs14細項目標,讓學生體驗體驗相關議題的嚴重性,同時啟發他們意識到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出發,參與海洋保護行動。 關鍵字:海洋的運行、海岸線的消失
國小4-6年級
往復式內燃機引擎的構造及工作原理實境體驗學習教材縮圖
往復式內燃機引擎的構造及工作原理實境體驗學習教材
呂卓勳/慈濟科技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系
本教材為透過hTC VIVE VR頭盔、hTC Focus VR頭盔與Google Cardboard所提供之虛擬實境汽車引擎組裝教材,透過虛擬實境技術,建構虛擬汽修引擎情境,使學生能透過虛擬實境之方式,節省真實引擎裝配拆卸的前置時間,可透過虛擬實境體驗汽車引擎零件裝修,並且瞭解汽車引擎作動之原理。學習目標包括: 1. 認識內燃機往復式引擎各機件瞭解 2. 瞭解引擎分解組合集相關附件認識 3. 瞭解四行程引擎四個工作步驟及原理 適用學科:引擎原理與實習 教材型式:教師導學版+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T、E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Android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頭盔(HTC VIVE、HTC VIVE Pro、HTC FOCUS、Cardboard)+手機 開發型式:V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慈濟科技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系 呂卓勳 助理教授
高職10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