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數學-國小1-2年級(一)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72
2143-第1單元1000以內的數(6-4)-小二數學(康軒)-資源代表圖
配合康軒版數學課本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第1單元1000以內的數配合康軒版數學課本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第1單元1000以內的數
觀看次數381
修改日期:2022-02-17
2137-第1單元1000以內的數(6-3)-小二數學(康軒)-資源代表圖
配合康軒版數學課本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第1單元1000以內的數配合康軒版數學課本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第1單元1000以內的數
觀看次數322
修改日期:2022-02-17
立體圖形小高手-資源代表圖
web 立體圖形小高手
張蘊慈/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一、作品名稱:立體圖形小高手二、製作單位:台南市南區新興國小三、作  者:張蘊慈四、適用領域:數學科五、適用對象:視覺障礙者、智能障礙……各身心障礙類別學童六、設計動機: 有感於身障者學習數學不利,尤其面對立體幾何的學習(約五上課程),會面臨許多奇形怪狀的變化幾何圖形,常造成許多身障者學習上的困擾。視障者由於視覺功能的缺損,在學習上,更依賴觸覺上的媒材輔助。在作者遇到視障生時,就觀察到此方面學習嚴重的問題。 因此作者訪談視障巡迴老師、學生、家長,並實地走訪視巡老師推薦的台北市視障家長協會,了解目前關於立體圖形在體積方面的教法,整理目前各地所使用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創見,將立體圖形呈現方式依照比例大小製作成三種,分別是教具小積木、教具小積木加分解、不同材質小積木三種,搭配從數學教科書呈現的立體圖形中,精選出來十個代表形體,分別是一般初階立體圖(一)(二)、長柱狀型體、堆疊狀型體、挖空狀型體、深長挖空狀型體、階梯狀型體、挖空加變化狀型體、階梯加變化狀型體、前後對稱變化狀型體,大致依照簡單到複雜排列。藉著這三種教具(及課本原圖的對照)搭配十種圖形,不僅對視障者,也對一班無法藉由平面化呈現的立體圖形了解立體幾何的身障者提供幫助,這就是本輔具設計的動機。
點閱數1340
下載數78
修改日期:2022-02-14
多元評量活動_數學謎宮-資源代表圖
web 多元評量活動_數學謎宮
黃媺恬/西門國小國小1年級
透過闖關活動讓學生能在實作活動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點閱數798
下載數30
修改日期:2022-02-14
數學學習單6-乘法-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學習單6-乘法
葉怡安/台南市立大同國小國小2年級
數學學習單6-乘法
點閱數3329
下載數346
修改日期:2022-02-14
Tuxpaint數學乘法運用-資源代表圖
web Tuxpaint數學乘法運用
郭秋蓮/開元國小國小2年級
使用自由軟體TuxPaint運用在二上數學乘法,利用內建的印章功能,使學生從連加中瞭解乘法的定義。
點閱數646
下載數23
修改日期:2022-02-14
分門別類‧一級棒-資源代表圖
web 分門別類‧一級棒
黃媺恬/西門國小國小1年級
「學生是課堂中學習的主角」是教學的核心精神,而如何將此精神落實於此一年級課程可以兩教學策略涵蓋,即「做出來、說出來」,當學生能真正的將一抽象的概念透過不同的表徵形式呈現,或說出自己所觀察的現象或心裡的想法,代表他對此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因此,此課程設計的教學理念如下:(一)生活數學化學生學習數學的終極目標是為「有效能的解決生活問題」,因此引發學生有感於生活事件中的「數學味」為此課程設計核心。鑑於此,教師將數學課結合校慶運動會、班級經營、生活領域課程的學習情境的營造,讓學生體驗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的關係。(二)概念具象化教師教授「分類」此概念時,教學內容不應只止於學生能看表格、回答問題,此教學結果充其量來說,學生只是一台考試的機器,只能模仿、難以創造。因此教師設計每一堂課皆為一學習任務,且在引導下,每個學生皆為學習任務中的學習主角,不同時間點有不同的指派工作,可以是遊戲者,亦可是記錄者,更可是觀察者;可以是候選人,亦可是選舉人,更可是思考者。我們期待透過實際體驗的活動,留在學生腦海中的是概念生成的系列影像,是超越習作、考卷的題目畫面。(三)思考脈絡化當我們要統計一生活事件,大致上需經過「記錄→結算」兩步驟,而後再根據結算的結果回應當初統計的目的;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所研發的教學觀察表中亦提及「A-4-1說明學習目標或學習重點」、「A-4-2有組織條理呈現學習內容」、「A-4-7適時歸納學習重點」。鑑於上述二者,教師實施課程時,教學前,會揭示該堂課的學習目標,並透過簡單的說明為學生勾勒學習藍圖;教學時,運用「○一○」的標語,如:算一算,讓學生清楚知道目前所進行的活動是什麼,在幾堂課過後,也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幫活動命名標語;教學後,教師引導學生回想該堂課的流程,且回答的方式是利用過程中所使用的標語。除此之外,當學生對課程的思考更具脈絡後,教師更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在「玩一玩」的步驟中,我們曾經玩過什麼?將來,我們又可以玩什麼?在「記一記」的步驟中,我們可以如何做記錄?將來,我們又可以如何做記錄?在「想一想」的步驟中,老師提過什麼問題讓學生思考?將來,你們還可以根據這樣的活動提出什麼問題?如此,能立基於此教學脈絡,轉換不同的學習情境,拓展學生的學習範疇。(四)結果過程化如果,我們的教學是打開電子白板,請學生讀題目,然後直接告訴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表格的哪一部分,然後再進行下一題。我想,很多學生的腦袋會浮現許多問號,為什麼這一題要看這裡,那一題就要看那裡?這件事跟這個表格有什麼關係?這般的教學只為讓學生習得回答課本、習作、考卷的問題,只讓其看到最後的結果。然而,如果我們期待學生能舉一反三,能多角思考,能看見關係,帶領學生透過實際活動的體驗逐步呈現表格的形成過程就顯得理所當然。因此,學 生學會基本的記錄、計算技巧後,教師規劃「票選禮貌小天使」和「套圈圈」兩項學習任務,讓學生能看見表格形成的過程,也透過提問的檢測,期待學生能明白表格中橫軸、縱軸、記號等在活動中所代表的意義。
點閱數673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2-02-14
有夠減單-資源代表圖
web 有夠減單
洪琮欽/教育網路中心國小2年級
「加減運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當教到「減法」這個單元時,我們發現孩子在「借位」時常易產生混淆,我們希望學童能藉由自我經驗、察覺、歸納,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概念,透過各種創意的數學遊戲讓「加減運算」更加熟練內化,並能將所學的課程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點閱數668
下載數55
修改日期:2022-02-14
平面、直線和角-資源代表圖
web 平面、直線和角
陳炳文/復興國小國小2年級
在日常生活中,低年級學童在平面圖形的認識,僅於視覺經驗為主。一年級學童透過簡單的辨認、描述、分類、套描及塗色活動,認識平面圖形,並歸納出常用的圖形名稱。本單元針對其構成要素進行觀察、測量、比較的教學活動,從周遭物體及簡單的平面圖形上介紹角、邊,觀察其平行、垂直現象,及其面的大小比較。
點閱數733
下載數43
修改日期:2022-02-14
我是小小指揮家 視力一級棒-資源代表圖
web 我是小小指揮家 視力一級棒
鄭碧華/歸仁國小國小1-6年級
一、作品名稱:我是小小指揮家 視力一級棒二、 製作單位:歸仁國小特教班三、作 者 : 鄭碧華四、適用領域:健康與體育、數學、社會五、適用對象:學齡前幼兒、中重度智能障礙者六、設計動機:鑑於中、重度智障孩童,在檢查視力的時候,常無法使用視力表,問題在於無法理解使用的方法與意義,因而無法用手勢或口語比出或說出E或C的缺口,檢測出他們的視力;也因此讓我想要設計有趣味性的遊戲、有情境的圖像讀本,而達到初步檢查視力的效果。七、功能: 1.學生能在圖文讀本(車庫E讀本、迷宮C讀本) 明白車子從車庫開出及迷宮遊戲的意思。 2.在遊戲中學習(車庫E操作組和迷宮C操作 組),模擬具體的情境,得到學習的樂趣及效果。 3.經由讀本及具體操作練習,能使用視力表作初 步檢查。 4.從讀本及字卡,強化對國字的認識及字義。
點閱數786
下載數31
修改日期: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