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搜尋相關的資源 6,500 筆
web小發現大科學-颱風只會在夏天發生嗎?
每年到了夏天,除了避免高溫外,嚴防颱風也是重要的工作。當颱風來臨時,家家戶戶都需要做好防颱準備,像平日裡擺放的小盆栽、雨棚架或懸掛的物品,在颱風來臨時,都要先移進室內,或原地加強固定,以免被風吹落而傷到人。做好防颱準備,才能降低災害的影響。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颱風有關的三道問題。為什麼夏天颱風比較多?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颱風和颶風一樣嗎? ●「科學酷檔案」:颱風的等級如何區分?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一樣嗎?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黃紹欽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天然災害-颱風。 ●「英雄救難隊」:分享佳暮村四英雄救災的故事。颱風天時風大雨大,可能會造成許多傷害,因此有許多無名的英雄,幫助那些受困的民眾脫離險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38
下載:1
web小發現大科學-台灣是地震發生頻繁的地區嗎?
各國國家都有關於地震不同的傳說,像日本的神話裡,地震是鯰魚興風作浪;希臘有海神波賽頓引發地震的神話故事;而北美則是有些原住民部落相信大地是由幾隻烏龜駝著的,每當烏龜彼此爭吵,大地就會顫動。其實,「地震」是種自然現象。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地震有關的三道問題。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地震的震度如何區分?淺層地震造成的破壞比較大嗎?現在會收到手機的緊急訊息,那是不是表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地震人為組 楊清淵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天然災害-地震。 ●「英雄救難隊」:感人的互助故事。日本也是個地震發生頻繁的國家,在地震防災上,他們做了許多的努力,發生緊急情況下,除了要有臨機應變的能力外,也需要人們彼此互相的關心照顧。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7
下載:0
web酷客科學道館-酷客廚房好科學-食物發燒了-食物的科學(二)
廚房是一個充滿科學知識的地方,烹調食物的過程,就是一種科學,它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等科學內容。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食物的科學。料理食物時,調理的溫度與加熱方式是關鍵,食物的加熱方法有哪些?又該怎麼運用呢?食物加熱的方法很多種,到底要用微波爐?烤箱?瓦斯爐?還是用電鍋呢?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相同的熱源、受熱方式,讓食物回到原本的水準,例如湯品放回湯鍋、烤雞放回烤箱、培根放回煎鍋...等。今天我們科學特務隊長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燒燙燙道館』,而館主是我們科學遊戲專家的PENNY老師。到底今天館主會出什麼樣的考題,來考驗我們兩隊隊長呢?兩隊隊長是不是可以順利通過關卡,得到『料理家徽章』呢?趕快成為酷客,加入我們科學道館的行列吧~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340
下載:1
web小發現大科學-觀測天氣好助手
透過氣象預報,我們可以知道天氣變化,其實,用心觀察大自然,我們也能成為天氣預報員喔!像早晨蜘蛛網上有水珠,就表示天氣晴,燕子低飛、青蛙鳴叫或螞蟻搬家,都是下雨的前兆。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天氣預測有關的三道問題。如何利用氣象雷達,取得天氣的資訊?氣象雷達越多,氣象預報就越準確?氣象預報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準確嗎?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黃紹欽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氣象雷達。 ●「英雄救難隊」來聽聽氣象播報方式的進步改變。天氣預報除了讓人們知道該如何因應外,同時,也能預防災害,氣象預報的技術也一直在進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59
下載:2
web小發現大科學-旱災缺水大麻煩
旱災時,無水可用的麻煩,不僅造成生活困擾,許多動植物也面臨了生存的危機。受到地球暖化的影響,各地高溫造成旱災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面對這樣的情況,科學家也努力尋找解決方法。2021年,台灣經歷了無水可用的窘況,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旱災有關的三道問題。全球發生旱災的機率是不是越來越高?造成旱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旱災對人們的生活有那些影響?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黃紹欽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天然災害-旱災。 ●「英雄救難隊」來聽聽抗旱作物研發的故事。旱災對於人類的生活,會造成許多影響,作物沒辦法生長,甚至還可能會影響生命,除了省水之外,也有許多的科學家努力抗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48
下載:2
web雷射雕刻機實作
在讓學生透過實作,了解如何運用資訊科技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掌握基本的科技工具應用。首先,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雷射雕刻機這一創新工具,並理解其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藉由設計與製作個人化的門牌,學生能夠實際體驗將想法轉化為實物的過程,這不僅是對創意的實踐,也是對科技操作技能的培養。在課程中,學生將學會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表達創意,並通過簡單的問題分析與歸納,提出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這不僅強調技術層面的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新思維。學生將被鼓勵發揮創意,選擇合適的文字、圖案與材料來設計,並將美感原則與實用性相結合。此外,這個過程讓學生理解美感如何應用於科技創作中,並讓他們體會科技不僅僅是功能性工具,更能成為表達個性與創意的平台。最終,學生將有機會分享自己的作品,並從同儕的反饋中得到啟發,進一步提升其創作與表達能力。
詹維和/市立新興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144
下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