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955
昆蟲王國-資源代表圖
web 昆蟲王國
蘇怡靜/進學國小國小4年級
1.找出昆蟲重要(最容易辨認)的特徵。 2.飼養觀察卵、幼蟲、蛹和成蟲的生長變化,其間可查詢相關資料。 3.探討昆蟲和各種動物之間的關係。
點閱數775
下載數48
修改日期:2024-07-16
Conus sponsalis nanus (白花環芋螺)-資源代表圖
web Conus sponsalis nanus (白花環芋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nus sponsalis nanus(白花環芋螺)形態特徵:花環芋螺 Conus sponsalis 的變異型,表面無花斑,殼口內呈紫色,體層下部有顆粒狀螺肋。棲所生態:潮間帶至潮下帶的岩礁或珊瑚礁上。世界地理分佈:日本、越南(Khanh Hoa、 Ninh Thuan)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灣沿海,蘭嶼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荷苞山的油桐-資源代表圖
web 荷苞山的油桐
張永明/縣立山峰國小國小3-6年級
學習單教師所設計
點閱數16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1-10-06
布袋蓮-資源代表圖
web 布袋蓮
胡玉瑩/市立文湖國小國小4年級
文湖國小-水生植物池
點閱數1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10-19
水生植物生長方式-資源代表圖
web 水生植物生長方式
劉惠儀/縣立北源國小國小4年級
利用Firefox瀏覽器上網搜尋水中植物生長方式,並記錄下來。
點閱數1255
下載數42
修改日期:2011-12-26
Fissidentalium formosum (錦紅象牙貝)-資源代表圖
web Fissidentalium formosum (錦紅象牙貝)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Fissidentalium formosum(錦紅象牙貝)俗名:美麗縫角貝棲所生態:水深77-145公尺世界地理分佈:南海台灣地理分佈:小琉球,台灣西南海域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4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校園植物一把照-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一把照
陳佩瑤/嘉義縣興中國小國小3-4年級
校園內有許多植物,除了常見的花草、大樹為學生熟知以外,也有很多常見但不知其名的植物存在。目前校園內網路設備充足,學生們在生活中也常使用平板、手機,因此利用認識植物APP可幫助學生認識校園中的其他植物,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網路資源雖然取得便利,但資訊來源良莠不齊,因此在教學設計中特別讓學生學習如何檢索資料,查核資料的可信度,才是聰明的網路資源應用者。
點閱數443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0-11-26
「三和學習地圖」運用QRcode結合在地環境學習營造學生主動學習之教學設計-資源代表圖
1.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問世,資訊網路應用更加生活化。校園無線網域建置已日漸普及,資訊教育已不再局限於教室內,運用的方式與層次可更加多元。另一方面,各級學校積極營造友善校園學習空間,並應用資訊創新融入各領域教學資訊創新融入各領域教學,以發展學校特色。2. 本教學設計結合資訊教育與環境學習,讓學生運用網路資源及台東教育處QRcode建置平台,藉由無線網路與雲端概念,改變過去傳統的學習模式,進行資訊融入環境學習活動。不僅讓學生從活動中獲得資訊應用的新思維,也讓學習更加多元更富創意。3. 預期將在地資源結合QRcode建置完善,資訊教育融入學校環境學習的模式將成為學校的新特色;校內學習者及校外參觀者都可藉由校園QRcode主動的學習,認識學校及社區環境特色。
點閱數852
下載數23
修改日期:2012-10-02
杜鵑-資源代表圖
web 杜鵑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杜鵑花屬(學名:Rhododendron;英語中 Azalea 指的是映山紅亞屬一類灌木或矮叢狀杜鵑,Rhododendron 指的是大型或樹形杜鵑,而 Vireya 指的是著生杜鵑類群)植物俗稱杜鵑花,簡稱杜鵑。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9%B5%91%E8%8A%B1%E5%B1%AC
點閱數322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1-10-27
斤斤計「碳」-碳足跡-資源代表圖
web 斤斤計「碳」-碳足跡
施育芳/市立秀朗國小國小4年級
如果我們人人開始計算碳足跡,不讓能源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浪費,或許就能為科學家爭取多一點時間來對抗暖化。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孩子還未預見的世界,要如何激起孩子們對地球共存共亡的意識,如何讓兒童更積極更具體的在節能減碳上身體力行,斤斤計「碳」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點閱數941
下載數34
修改日期: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