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高中10-12年級(五)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68
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小暑-資源代表圖
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小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小暑吹東風,大暑傍晚紅霞滿天,都是颳颱風徵兆。六月初一,一雷壓九颱,無雷便是颱:民間常以六月初一是否打雷預卜當年是否有颱風。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見霜:六月六日下雨,占當年秋冬會很冷。
觀看次數1241
修改日期:2016-11-01
認識太陽能-資源代表圖
video 認識太陽能
教育部/國立臺南高工高中10-12年級
認識太陽能
觀看次數897
修改日期:2020-05-19
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雨水-資源代表圖
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雨水日下雨,預兆年成豐收。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氣溫低則多雨,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雨水,海水較(音ㄎㄚˋ)冷鬼:雖然已經入春,溫度仍低,尤其海水較氣溫還低,摸起來沁人肌骨,故海邊地區有此諺語。
觀看次數1449
修改日期:2016-11-01
小發現大科學-一年四季變兩季?-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一年四季變兩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涇渭分明的季節,讓萬物有了生長依循的根據,但當春、秋兩季逐漸消失,人類的生活面臨了大挑戰。聯合國機構指出,氣候變遷下,洪災與熱浪等天災的數量大幅增加,每年造成超過200萬人喪生。大小朋友都聽過氣候變遷,但是大家都清楚嗎?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氣候變遷有關的三道問題。「氣候變遷」就是「全球暖化」嗎?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是什麼?「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的生活或大自然環境會造成什麼影響?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簡毓瑭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氣候變遷。 ●「英雄救難隊」分享高爾的故事。「節能減碳」是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法,有不少的人士登高一呼,希望社會大眾重視這個問題。高爾是美國的前副總統,但因為一部記錄片,成為了氣候英雄。
點閱數1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資源代表圖
video 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
教育部/國立臺南高工高中10-12年級
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
觀看次數434
修改日期:2020-05-19
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芒種-資源代表圖
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便會連著下到五月,即俗稱梅雨。五月龍船北:端午節前後還有吹北風的可能。芒種瘋鯊:鹿港一帶海域,芒種前後會出現鯊魚。
觀看次數1529
修改日期:2016-11-01
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立秋-資源代表圖
斗指西南維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禾穀熟也。六月秋,快溜溜:七月秋,秋後油:立秋在六月,漁業(海冬)會比較早結束;立秋在七月,天氣將持續穩定,漁業會較晚結束,漁民收入會較多。雷打秋,年冬高地半收,低地水漂流:立秋日打雷,占二期稻作歉收。立秋忌雷,全省皆然。
觀看次數1293
修改日期:2016-11-01
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夏至-資源代表圖
斗指乙為夏至,萬物於此,皆假大而極至,時夏將至,故名夏至。夏至,風颱(颱風)就出世:夏至後已出梅雨季節而進入颱風季節。夏至,愛呷不愛去:形容夏至燠熱,人們慵懶。夏至,禾頭空:北部地區水稻正在結實期間,若颱大風便會白穗而成「禾頭空」。夏至早晚鋸:中部地區的水稻此時已可收割。
觀看次數1097
修改日期:2016-11-01
農漁行事曆-立春-資源代表圖
video 農漁行事曆-立春
農委會高中10-12年級
本系列第一支短片,以太平區農會做為主角,其題目為「立春」。藉由枇杷產銷班阮班長說明「立春」節氣在太平區的俗諺,帶出這個節氣「是枇杷採收期」與枇杷又有「果子頭」(台語)的說法,這樣的印象給民眾。
觀看次數1276
修改日期:2016-11-01
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小滿-資源代表圖
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為全熟,故名小滿。小滿雨水相趕:此時台灣正進入梅雨季節。小滿櫃,芒種穗:北部地區水稻在小滿前後開始「做櫃」(含苞),到芒種附近近吐穗開花。小滿天雨水相趕,芋要趕,否則九條芋仔煮一碗:芋頭是在小滿時成長。
觀看次數975
修改日期: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