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644
Maurolicus muelleri (穆氏暗光魚)-資源代表圖
web Maurolicus muelleri (穆氏暗光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Maurolicus muelleri(穆氏暗光魚)俗名:穆氏暗光魚棲息深度:0 - 1524公尺形態特徵:體型較小的種類,一般體長約在45 mmSL。D 10-11﹔P 17-19﹔V 6-6﹔A 19-23﹔GR (17-21)+(4-7)﹔脊椎骨38 -39。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3.9-4.7倍,頭長的3-3.6倍。活體體色呈現亮銀色,背部具有藍綠色的光澤。(20151215李茂熒、林沛立編寫)棲所生態:大洋性中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地理分佈:全球性種類,從溫帶到熱帶和地中海皆有其分布,但一般冷水性海域較常見。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東北部海域。漁業利用: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4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Lego樂隊let’s go-資源代表圖
web Lego樂隊let’s go
周向麟/市立力行國小國小5年級
在此單元中,我們除了使用教科書認識打擊樂器及頑固伴奏的概念外,另外融入了LEGO的機器人組裝與操作,並且結合LEGO官方的創客思考學習單(https://goo.gl/hwLHDS),讓孩子監控自己的學習與思考的歷程,除了程式編寫與機械的組裝以外,我們也進行了思考模式的訓練。
點閱數534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8-12-27
仿生海底珊瑚實驗-資源代表圖
video 仿生海底珊瑚實驗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高中10-12年級
你或許覺得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花園既麻煩又費時,若這座花園建造在水裡似乎又增加了困難度,讓我們用簡單的化學方法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水中花園吧
觀看次數308
修改日期:2019-12-06
29-1-3-1 改變施力點位置-資源代表圖
video 29-1-3-1 改變施力點位置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槓桿實驗,知道施力點的位置改變,施力大小也會跟著改變。
觀看次數307
修改日期:2019-12-08
力與運動系列EP4:速度(下)│LIS情境科學教材-資源代表圖
要怎麼用客觀的方式判斷速度的快慢呢?影片透過賽跑影片與123木頭人遊戲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再配合表格將這些經驗數據化後進行比較,引導學生觀察並分析兩種比較速度方式上的差異,進一步推導出速度與距離、時間的關係,就可以利用:固定時間比較移動距離,或固定距離比較移動時間,進行速度快慢的比較。
觀看次數67
修改日期:2025-01-24
Conus rattus (鼠芋螺)-資源代表圖
web Conus rattus (鼠芋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nus rattus(鼠芋螺)棲所生態:潮間帶岩礁、低潮線以下世界地理分佈:印度太平洋海域、海南、西沙、印尼、阿拉伯東部 (GO, Mas, SO)台灣地理分佈:南沙太平島,花蓮石梯坪,蘭嶼,綠島,台北縣白沙灣海岸,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花東海岸,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屏東縣海口,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宜蘭縣蘇澳,小琉球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7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人體的淋巴循環系統-資源代表圖
video 人體的淋巴循環系統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中7-9年級
人體的淋巴循環系統
觀看次數316
修改日期:2019-12-07
水生植物的應用_菱角-資源代表圖
web 水生植物的應用_菱角
盧建銘/市立光興國小國小4-5年級
菱角原生於歐洲與亞洲,一般栽種於溫帶氣候的濕泥地中,如池塘、沼澤地。其分為鈍角短刺與銳角長刺兩個品種;或也分為深水菱(顏色較深)和淺水菱(顏色較淺)兩種。菱角的盛產期是9到11月間,在5到8月時也有產量,但量比較少。
點閱數776
下載數35
修改日期:2011-11-19
運算思維融入自然示範教案-跑步測速機-資源代表圖
web 運算思維融入自然示範教案-跑步測速機
蔡錦豐/屏東縣同安國小國小5-6年級
解構:分析計速器設計的原理及包含的基本要素。抽象化:理解速度、時間、距離三者的關係。演算法:理解與科技工具的應用,設計測量速度的演算法與程式。
點閱數454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3-02-15
Narke japonica (日本單鰭電鱝)-資源代表圖
web Narke japonica (日本單鰭電鱝)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Narke japonica(日本單鰭電鱝)俗名:日本單鰭電鰩、日本電鱝、電魴、雷魚棲息深度:10 - 150公尺形態特徵:體盤圓形,寬比長為大;尾短寬,比體長稍短或幾與體長相等,比體長稍長,側褶很發達,自背鰭起點下方至尾鰭基底後方,吻頗長,前端廣圓;吻軟骨柔軟,眶前軟骨發達。眼睛小,眼球部分突出,位於出水孔之前方內側。出水孔大,橢圓形,邊緣光滑,明顯的突起,兩出水口外緣間的距離與吻長相等或比吻長為大。鼻孔小,前鼻瓣連合為一長方形口蓋,後緣游離後延,伸達下唇。口小,唇軟厚而皺。牙細小,平扁,粒狀。鰓孔狹小,直行排列,第五鰓孔間的距離約為第三鰓孔之5倍。胸鰭前延,達鼻囊前緣的水平線,兩側相當寬廣地被吻軟骨及眼前眶軟骨隔開,前後緣連續,有一短內緣和一圓的後角。腹鰭前角圓鈍,不突出;後緣斜直或圓凸;內緣短,後角小。背鰭一個,中大,起點在於腹鰭基底之後,前、後、內緣分明,前後角圓形,與尾基的距離約與其基底長相等。尾鰭寬大,後緣與下緣斜圓形。背面常灰褐色,沙黃或赤褐色,有時具少數不規則暗色斑塊,有時發電器上具一白斑,個鰭邊緣及尾側白色。腹面淡白,體盤外側和腹鰭後緣裡面,以及尾後部褐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棲所生態:棲於水深約10-150公尺。地理分佈:分布於黃海、東海及南海,臺灣產於東北部及西南部泥沙海域。漁業利用:偶由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經濟魚類。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9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