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5
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 (多鬚擬矛尾鰕虎)-資源代表圖
web 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 (多鬚擬矛尾鰕虎)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多鬚擬矛尾鰕虎)俗名:擬矛尾鰕虎魚、姓名:E-mail: 請註明地區!棲息深度:- 公尺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28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單一活動教學示例-國中自然 006-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教學示例-國中自然 006
張麗莉/新北市立頭前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運用 CoSci 平台打點計時器的模擬實驗,知道物體運動模式與圖表解讀。
點閱數23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1
android
聲音分貝測量器-資源代表圖
app 聲音分貝測量器
薛餘慶/新北市新北市新莊區新莊國民小學國小3-6年級
此軟體是透過行動裝置的麥克風來測量環境噪音的大小,聲音以分貝(dB)為單位,並針對Android設備做校正,使其接近真正的分貝計。此外軟體因裝置的麥克風是計對人類的聲音(300-3400Hz, 40-60dB)來設計而有所限制,導致極大的聲壓級不能被偵測,例如:Moto Droid(max.100)、Galaxy S3(81dB)、Galaxy Note(91dB)、Galaxy S2(98dB)。 薛餘慶 聲音分貝測量器 此軟體可解決課堂上分貝器昂貴或不足的情形。藉由軟體測量讓學生了解音量單位是分貝,並感受自己所發出的聲音是幾分貝,及察覺生活中聲音大小,進而讓學生嘗試尋找出周遭的噪音源並了解分貝數高低。教學科目:可配合五年級自然領域「生活中常聽見的聲音」(康軒五下自然第四單元);六年級健體領域「噪音汙染」(南一六上健康與體育第一單元),或與聲音大小相關單元等作使用。
點閱數16959
下載數1913
修改日期:2024-03-01
大吻鰕虎-資源代表圖
web 大吻鰕虎
陳崑峻/縣立美和國小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Rhinogobius gigas台東乾淨溪流均可見
點閱數375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7-08-21
高中物理 基音與泛音I-資源代表圖
video 高中物理 基音與泛音I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高中10-12年級
基音與泛音I
觀看次數354
修改日期:2019-12-09
生活科技∕山之小豬話建築∕鋼筋混凝土-資源代表圖
web 生活科技∕山之小豬話建築∕鋼筋混凝土
林育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小4-6年級
本學習物件主要是由各種不同材料的建築,來讓學生學習到各種時期不同建築的結構與材料。並利用抗震小遊戲,來讓學生模擬地震時,房屋的受力情形。
點閱數24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3-09-27
透鏡成像-資源代表圖
web 透鏡成像
蔡凱如/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國中8-9年級
幾何光學是利用幾何學來研究光學,當中光線的軌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雖然高中討論透鏡成像範圍受限,做了許多近似處理,但有關光學系統的成像、設計和計算,在實際應用上仍有很大的實用意義。在教授透鏡成像時,光線行進方向非常重要。傳統教學上,教師大多利用在黑板上作圖,為了讓同學清楚每一光線,選擇用不同顏色粉筆區分,不啻為一可行的方法。但遭遇困難如下,第一:同一透鏡,物體置於不同位置,畫在同一圖上比較時,使用光線太多,會使學生混亂;第二:徒手畫直線,稍一不準會導致成像結果差很多;第三:反覆作圖,將耗去許多時間,影響教學進度。使用自由軟體PhET 和OpticalRayTracer作輔助,可幫助解決上述困難。
點閱數1210
下載數37
修改日期:2012-12-03
雙色澤蟹-資源代表圖
web 雙色澤蟹
陳崑峻/縣立美和國小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eothelphusa bicolor淡水蟹常見於台東乾淨小溪母蟹抱卵直至小蟹孵化
點閱數835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2-11-29
Sillago parvisquamis (小鱗沙鮻)-資源代表圖
web Sillago parvisquamis (小鱗沙鮻)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illago parvisquamis(小鱗沙鮻)俗名:細鱗鱚、沙腸仔、kiss 魚、牛鮻棲息深度:0 - 30公尺形態特徵:體呈長圓柱形,略側扁,由第一背鰭向前有長而尖之頭部,向後有逐漸纖小之尾部。口小,開於吻端,上下頜和鋤骨上有帶狀細齒,但口蓋骨、腭骨及舌上均無齒。主鰓蓋骨小,有一短棘;前鰓蓋骨後緣垂直,平滑或略有鋸齒,下緣水平。鰓膜在頭側與另一側會合。體被小形櫛鱗,鱗片易脫落;頰部具鱗3列,皆為櫛鱗;側線完全,呈單一列,略形彎曲,側線鱗數78-84,側線上至背鰭起點鱗列數7-9。具兩枚背鰭,第一背鰭具XII-XIII硬棘;第二背鰭I硬棘,20-22軟條。臀鰭有II弱棘,22-24軟條,與第二背鰭相對;腹鰭正常,其外緣硬棘不鼓起;尾鰭後緣截平或淺凹。鰾發達,前端有一向前延伸物,並各有一條管狀延伸物向鰾兩側延伸至後部,其上佈滿血管;後端分叉為二。脊椎骨數:腹椎16,血道弓門5-6,尾椎17-19,共38-40。頭部至體背側土褐色至淡黃褐色,腹側灰黃色,腹部近於白色。各鰭透明;背鰭軟條部具黑色小斑點;胸部基部具黑斑。棲所生態:沿岸的小型魚類,常見於大河的河口區潮間帶沙地,但可能由於土地開發及污染危及其棲地,因此數量顯著減少。很容易受到驚嚇,並且有藏身於沙丘中的習性。主要以底棲的多毛類、長尾類、端足類、糠蝦類等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及臺灣。臺灣分布於北、中西部沿岸。漁業利用: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一道美食,沾粉油炸食之,風味極佳,甚具經濟價值。臺灣北、中部的沿岸、河口、內灣也可以釣到,一般在夏、秋兩季產量較多。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天然災害防治_台灣動滋動滋動-資源代表圖
臺灣位處的世界地震帶,以及台灣板塊構造造成的地震。
觀看次數141
修改日期: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