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963
人體如何獲得養分-資源代表圖
web 人體如何獲得養分
蘇萌鈺/市立萬和國中國中7年級
自然科學-人體如何獲得養分-教學簡案
點閱數463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9-10-29
落地生根-資源代表圖
web 落地生根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俿國小1-6年級
景天科植物粉紅色的落地生根花
點閱數727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4-07-16
運算思維融入自然示範教案-跑步測速機-資源代表圖
web 運算思維融入自然示範教案-跑步測速機
蔡錦豐/屏東縣同安國小國小5-6年級
解構:分析計速器設計的原理及包含的基本要素。抽象化:理解速度、時間、距離三者的關係。演算法:理解與科技工具的應用,設計測量速度的演算法與程式。
點閱數438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3-02-15
Kumococius rodericensis (凹鰭牛尾魚)-資源代表圖
web Kumococius rodericensis (凹鰭牛尾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Kumococius rodericensis(凹鰭牛尾魚)俗名:凹鰭鯒、竹甲、狗祈仔、牛尾棲息深度:6 - 180公尺形態特徵:背鰭鰭條I-VIII, 11;臀鰭鰭條11-12(主要12);胸鰭鰭條18-20;腹鰭鰭條I, 5;尾鰭分叉鰭條12。側線鱗54-55;鰓被架7。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吻平扁,中長,約為眼徑之1.1-1.2倍。頭長為吻長之3.4-3.5倍。口大,上端位,向後延伸未達眼睛前緣。眼中大,眼後無凹陷。體長為頭長之2.9-3.0倍。鋤骨齒兩叢。頤部不具側線管。眼上方不具附肢。間鰓蓋骨具附肢,指狀。頰部具兩稜。眼下稜具3棘。前鰓蓋骨上方具3棘,上棘相當長,不具向前之倒棘。虹膜垂雙葉型(bilobed)。眼眶前具1棘。眼眶上方不具棘。側線鱗具單一開口。頭部及身體上方灰黑色;下半部白色,伴隨稀疏之斑點;背部具有五個不明顯鞍斑。第一背鰭上緣具兩個黑斑;胸鰭黑色,中間具有一淡色斑;腹鰭黑色,具有少數斑點;第二背鰭及臀鰭淡色;尾鰭後緣黑色。(何宣慶、林沛立編寫 2012/12)棲所生態:底棲性,生活在淺海或較深處之沙泥地。肉食性,以底棲性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為食。利用體色之擬態隱身於沙泥地,用以欺敵以及趁獵物不注意時躍起捕食。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波斯灣與瑪斯科林群島到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臺灣分布於西岸、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漁業利用:屬於底拖漁業捕撈物種,體型較小,通常可見於下雜魚堆,或偶在魚市場販售,經濟價值低。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十二生肖傳奇-資源代表圖
web 十二生肖傳奇
楊菁菁/歸仁國小國小3-4年級
1.認識十二生肖2.十二生肖與成語3.藏書票製作4.成語接龍
點閱數1809
下載數226
修改日期:2022-02-14
綠建築-資源代表圖
web 綠建築
施仁智/縣立斗南高中附設國中國中7-9年級
綠建築是屬於綠色環境課程的一環。藉由教學介紹,學生可以從中了解綠建築的定義和目標,也可以知曉政府的規範以及其他國家的案例,並藉由數位教學遊戲kahoot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並複習上課所教的內容。
點閱數451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9-02-19
基礎電學與Arduino電路控制-資源代表圖
web 基礎電學與Arduino電路控制
龔裕軒/新竹市立建功高中國小6年級~國中9年級
本資源強調生活經驗、科學知識與創客實作的結合,由日常生活中電風扇、小夜燈等生活經驗,帶入了科學中基礎電學的歐姆定律,讓學生們明白科學其實就在生活之中。當學生們從網路上的照片中認識到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應用,不只學習到了基礎電學、電路設計、動手操作,也知道了如何利用單晶片微電腦,進行程式控制。在還沒有程式語言的訓練之前.學生們可以使用圖形介面的圖控程式來進行簡易的程式設計,如此一來讓程式寫作變得更為簡單有趣,也能夠增進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點閱數447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0-12-19
變葉木-資源代表圖
web 變葉木
曾淑萍/草屯國小國小3年級
草屯國小校園植物--變葉木
點閱數364
下載數93
修改日期:2010-10-13
科學日誌-資源代表圖
app 科學日誌
邱芳榆/桃園市成功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中7-9年級
科學日誌app是應用手機感應器的物理原理,設計出科學量測的工具,感測器可以檢測感應環境中的變化,傳送訊號給手機進而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本應用程式完全免費並且在iOS和安卓平台上都可以使用。支援的感應器有加速度計、磁力計、陀螺儀、光強度計、近接感測器、全球定位系統等。(備註:並非每支手機都有全部的感應器。以下是使用手機來做的科學實驗:以學生的手機做為教具,設計出教學演示實驗讓學生驗證課本「電動生磁」的觀念茲將google 的科學日誌說明如下:「科學日誌」是一款 Google 推出的免費應用程式,也是數位科學筆記本。無論是從事科學教育的人員,或是熱衷於在家中動手玩科學的人士,都可以將你所有的筆記、相片和觀察結果集中儲存在這裡。你可以利用手機內建的感應器來測量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現象,例如光線、聲音和物體的運動,並將收集到的數據繪製成圖表。另外,你也可以透過藍牙功能與外部感應器建立連線,並在周遭環境中進行實驗。「科學日誌」應用程式可以讓你:• 使用手機內建的感應器來測量光線、聲音、加速度和氣壓等自然現象。• 以文字筆記和相片的形式,將科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我們日後還會提供更多種筆記類型,請拭目以待!• 讓手機連結至特定具備藍牙功能的 Arduino 和 Vernier 外部感應器裝置。• 透過 Google 雲端硬碟存取不同裝置中的實驗資料。• 將收集到的感應器資料匯出為 CSV 檔案。• 建立自動化的觸發條件,讓「科學日誌」自動幫你記錄資料和做筆記。• 透過超音波處理機制聽見圖表的變化趨勢。權限聲明:• 位置:你必須提供這項權限,才能掃描藍牙感應器裝置。• 相機:你必須提供這項權限,才能拍攝相片來記錄實驗。• 麥克風:你必須提供這項權限,才能使用聲音強度感應器。• 儲存空間:你必須提供這項權限,才能將相片插入實驗。
點閱數1255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5-07-05
單元課程優化示例編號:國小自然優化 001-資源代表圖
web 單元課程優化示例編號:國小自然優化 001
翁秀玉/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以Canva實施探究式教學法,利用其功能進行酸鹼指示劑實驗設計及實驗成果錄製影片分享。
點閱數17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