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737
地球科學∕地震儀∕地震之探討研究-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球科學∕地震儀∕地震之探討研究
張鴻成/中央大學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本單元介紹紀錄地震的方式、原理、地震紀錄的應用與功能,對於建築物防災與探索地球內部皆有很大的幫助,最後介紹台灣觀測地震的發展歷史。適合國中以上學生自我學習。教師亦可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19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3-09-27
地震與活斷層-震央與震源首頁-資源代表圖
web 地震與活斷層-震央與震源首頁
張鴻成/中央大學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介紹自然界災害之ㄧ:地震。說明地震的發生原因與描述地震的幾個名詞:震源、震央、震度、規模等。通常與地震一同發生的斷層,也一併介紹,最後再說明地震發生所產生的災害與防護方式。適合國中以上學生自我學習,小學四、五年級由教師教導較為恰當。教師亦可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22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3-09-27
星星之火-消防滅火的介紹-資源代表圖
web 星星之火-消防滅火的介紹
林勇成/高雄師範大學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透過動畫的引導來探討火災發生的要素,接著認識燃燒的各種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實驗設計有「隔空點火」、「我噴我噴我噴噴噴」、「泡沫滅火器的製作」等提供學生模擬試驗,讓學生對火及滅火器有更近一步的認識。
點閱數226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3-09-27
焦尾蘭-資源代表圖
web 焦尾蘭
劉勁松^陳易立/大鞍國小國小5年級
名稱:焦尾蘭科名:蘭科學名:Cymbidium.ensifolium簡介:地生蘭;分布於全島海拔400-1600公尺之間的陽光充足地。早期數量很多,因其花香味怡人,長期外銷國外,大量採集,使山區數量日益減少,目前山區現已不易見到。台灣原生種:是
點閱數422
下載數93
修改日期:2011-11-15
玩風車6-資源代表圖
web 玩風車6
黃美玲/桐林國小國小3年級
玩風車
點閱數336
下載數104
修改日期:2011-11-15
畢業的季節-資源代表圖
web 畢業的季節
林育昭/縣立南陽國小國小1-6年級
鳳凰花開--畢業的季節-
點閱數288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1-10-12
日食-台灣下一次的日全食-資源代表圖
web 日食-台灣下一次的日全食
林明良/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想了解日食發生原因的學生自我學習,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18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3-09-27
臺灣萍蓬草-資源代表圖
web 臺灣萍蓬草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小1-6年級
睡蓮科植物黃色臺灣萍蓬草花
點閱數30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12-24
Bathypterois atricolor (小眼深海狗母魚)-資源代表圖
web Bathypterois atricolor (小眼深海狗母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Bathypterois atricolor(小眼深海狗母魚)俗名:小眼深海狗母魚、小眼深海青眼魚棲息深度:250 - 515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頭小。眼小,吻端扁平。體被圓鱗,側線鱗57-62枚。第一鰓弓鰓耙數39-48枝。胸鰭鰭條16-19根,其中12-13根延長特化並向前延伸,腹鰭以及尾鰭下半部略為延長形成類似三角架的構造支撐。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13-16,臀鰭軟條8-10。體色為深褐色至黑色,頭部顏色略深。棲所生態:為棲息於水深250-5150公尺深的深海魚類,生態習性所知甚少。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全球西大西洋外的溫帶至熱帶海域,臺灣則分布在南中國海海域。漁業利用: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Coelorinchus fuscigulus (黑喉腔吻鱈)-資源代表圖
web Coelorinchus fuscigulus (黑喉腔吻鱈)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elorinchus fuscigulus(黑喉腔吻鱈)俗名:黑喉腔吻鱈棲息深度:400 - 60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頭大;頭部黏液腔發達。頭部中大其腹面裸露無鱗;吻長而尖,約為眼徑的1.4-1.7倍,頦下有一短鬚;第一背鰭鰭條略微延長,第二背鰭與臀鰭之鰭條等高;鱗片上的棘刺小多且密,鱗列10-14列,約略排列成平行狀;發光器長,伸達兩腹鰭基底中央,於峽部後方也有一發光線區域,但兩區域不相連接;體為淡褐色,體側則有8-11塊不規則之暗色鞍狀斑,鰓膜黑色,腹部及峽部周邊呈藍色。(2016/1/5李茂熒、林沛立編寫)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600公尺以淺之大陸坡水域,深海底棲性,緩慢游動於泥砂底質的海床上覓食小型蝦蟹。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以釣魚台周邊海域為主要發現地點。臺灣分布於東北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