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82
傳統節慶-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節慶
教育雲教學資源教案編輯暨推廣計畫團隊/臺北市立大學國小4年級
了解傳統節慶的由來及習俗。
點閱數998
下載數65
修改日期:2018-02-02
電視歌仔戲-資源代表圖
web 電視歌仔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西元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正式開啟我國電視時代。而開始製播電視歌仔戲是在西元1964年,當時王明山先生在臺視製播歌仔戲《朱洪武》,由「金鳳凰劇團」主演。由於當時收音機是較為普及的娛樂設備,電視尚未普及,所以沒有受到注意。當電視歌仔戲慢慢受到民眾歡迎後,臺視才開放時段讓劇團演出電視歌仔戲,當時楊麗花在「聯通廣播歌劇團」的安排下演出《雷峰塔》等劇,從此走紅於電視歌仔戲界,也將電視歌仔戲發展推向高峰。西元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中視招募「中視劇團」、「正聲寶島歌劇團」、「金風歌劇團」、「拱樂社歌劇團」四個劇團,以連續劇方式播出歌仔戲。西元1971年,華視開播,亦播出歌仔戲節目。就在三臺電視在三團鼎力的情況下,黃俊雄布袋戲也在電視大放光彩,「雲州大儒俠」風靡多少人為之廢寢忘食。為鞏固電視歌仔戲的收視率,由臺視節目部何貽謀策劃,整併三臺電視臺的歌仔戲人才,於西元1972年成立「臺視聯合歌劇團」,以楊麗花為團長。結果演出大受歡迎,使電視歌仔戲又邁向另一高峰,但是這情況只維持五年,這期間因為演員忙於事業,無法專心演出,加上政府限制閩南語節目,所以「臺視聯合歌劇團」在西元1977年解散。西元1979年,電視臺又開始恢復歌仔戲節目,臺視推出以楊麗花帶領的歌仔戲節目,推出《蓮花鐵三郎》、《青山綠水情》等好戲,當時臺視編劇狄珊為使劇情緊湊,對於曲調【哭調】加以刪除,且將劇情改為以愛情為主,兼及武俠內容。葉青在西元1982年於華視成立「神仙歌劇團」,推出《瀟湘夜雨》、《灞橋煙柳》等膾炙人口的歌仔戲,當狄珊轉為華視編劇時,便嘗試加入電子特效,內容雖以民間傳說或神話為主,但加入多種上天遁地的法術,讓電視歌仔戲興起一陣「神話特技」的風潮。不過,之後又漸漸改走「復古創新」路線。中視因為一直缺乏適當演員,所以僅在開播前兩年演出歌仔戲,有十餘年時間未曾播出歌仔戲節目,在臺視、華視兩面夾攻的情勢下,中視力圖振作,曾邀請「明華園歌劇團」與其他民間歌仔戲製作歌仔戲,但是「明華園歌劇團」無心在螢光幕上發展,所以中視又陷入沒有歌仔戲演出的情況,西元1988年,劉鍾元所領導的「河洛有限公司」,曾為中視製作歌仔戲節目,吸引不少觀眾,但是「河洛有限公司」欲轉往劇場發展,所以中視便邀請黃香蓮演出歌仔戲,推出《羅通掃北》、《寶貝王爺貴千金》等電視歌仔戲。近年來,媒體開放娛樂多元,電視歌仔戲節目不如以往受到歡迎,閩南語連續劇也加入攻佔市場,加上電視歌仔戲演員都各自有其他發展,所以很少製作歌仔戲節目。
點閱數862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8
藺草風情-資源代表圖
web 藺草風情
詹品森/縣立五福國小國小4年級
近年台灣3C產品普遍,每個家庭幾乎「人手一機」。但,學生使用3C產品時多半是玩手遊或是看影片,都是娛樂性質的運用,因此,筆者設計此課程,將平板電腦帶入社會課中,從最基礎的功能「搜尋」開始,開啟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動機,在課堂中透過小組的分工合作、競賽、討論、上台發表,培養學生的專注力、效率、邏輯及篩選、整理文字等能力,也讓他們知道,3C產品可以是日後在學習道路上一個很有力的工具,建立學生終生學習的態度。
點閱數756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9-04-15
臺灣特有種,珍稀報你知!-資源代表圖
web 臺灣特有種,珍稀報你知!
周香如/永康區五王國小國小5-6年級
臺灣特有種,珍稀報你知!
點閱數446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0-12-29
E_BOOK跨越時空之旅-資源代表圖
web E_BOOK跨越時空之旅
楊坤益/縣立口湖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跨越時空之旅
點閱數25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1-10-02
「士」不宜遲-資源代表圖
web 「士」不宜遲
許庭銨/東湖國小國小5-6年級
  本教案名稱「士」不宜遲,的「士」藉「事」諧音為「士」,表士兵在戰場上不容遲疑,只管勇敢向前,保護身後的每一個人。  配合康軒五下社會第一單元-清帝國時期台灣發展重心的變化、六下社會第四單元-世界一家作為延伸教材用,了解那些在歷史上創造和平的英雄,希望學生們在未來也能繼續為世界和平而努力。過程融入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減少暴力,追求和平。  本教案:「士」不宜遲,分為三個部分:引起動機:「有膽有士」 ,的「士」藉「識」諧音為「士」,象徵從歷史看見戰士的膽識與勇氣,透過ORID學習單進行四學模式的學習策略。發展活動:「人士無常」,的「士」藉「事」諧音為「士」,象徵戰爭帶來的無常,讓學生體驗射擊活動,認識戰爭的恐懼,體會軍人的英勇。綜合活動:「士代相傳」,的「士」藉「世」諧音為「士」,象徵士兵英勇的歷史應該持續流傳,讓國軍精神記在人們心裡,因此設計盲包書展,擴大影響力。  教學架構搭配KML-K(Know)知道什麼、W(Want to know)想知道什麼、L(Learned)學到了什麼。教學策略使用四學模式-自學、共學、互學、導學。以及ORID提問法,帶領學生進行反思討論,透過阿德勒學派溝通術的「我訊息」讓學生溫和且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透過 Canva、Padlet等網路平台,使學生能夠展示和完善他們的作品。  希望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支持並關心國防,進而積極參與國防事務。只有了解自己的在地文化,才能夠擴展視野,放眼全球。
點閱數204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4-11-29
photostory-海東成長-2-資源代表圖
web photostory-海東成長-2
陳詠綺/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以照片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海東的校園 學生須利用照片用軟體編輯
點閱數1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2-12-07
108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教案設計-華興國小徐佩蓉老師—國小組—台灣的地形-資源代表圖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由於兩個板塊相互碰撞,使地殼被擠壓抬升形成臺灣島。接著受到河川沖積等影響,因此台灣有了豐富多樣的地形。包括山地、台地、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形。經由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實地參訪,孩子對台灣島的形成及地形又更進一步的了解。更藉由平板拍照功能,並藉由平板紀錄所見所聞,獲取直接經驗。回到學校後,使用學習吧佈題進行課間活動,孩子能複習舊經驗並回答問題,接著使用學習拍2.0進行課後作業繳交。從地形、氣候、河川、海岸、島嶼等各方面來探討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因學習而了解,更能珍視臺灣的環境資源。課程活動也利用地形、數據和其他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象及其空間組織,並透過藝文跨領域的操作,激發學習動機。
點閱數1017
下載數95
修改日期:2019-10-27
我們的學校-五堵國小-資源代表圖
web 我們的學校-五堵國小
王玉秀/市立五堵國小國小3-4年級
配合課程,利用老照片介紹學校的變革。
點閱數310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1-09-20
v5664 國小社會 馬關條約與乙未割臺-資源代表圖
video v5664 國小社會 馬關條約與乙未割臺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國小社會 馬關條約與乙未割臺
觀看次數259
修改日期: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