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82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資源代表圖
web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唐寬恩/縣立大埤國小國小3-6年級
麗江古城於1997年12月4日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07年獲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點閱數514
下載數30
修改日期:2013-05-23
日人領臺後的文教措施-資源代表圖
web 日人領臺後的文教措施
皮國立/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人領有臺灣之後,礙於缺乏治理殖民地經驗,加以準備不足等多重因素,臺灣總督府本著漸進主義原則;一方面尊重舊慣,施政上採配合現實需求而隨機應變的『無方針主義』。因此,1895年到1919年臺灣教育令公布以前,總督府並未確立明確且行諸文字的教育基本政策。總督府僅以教育,作為同化及開化臺人的手段,日治初期乃是臺灣教育的試驗時期。伊澤修二是日本領有臺灣後第一任學務部長,臺灣的教育制度,均依其理念進行,可說是近代化臺灣教育的奠基者。伊澤修二相信『同化』是改造臺灣人最佳的方式,塑造新國民精神。強調語言及修身教育的重要,企圖在精神上屈服臺人,將日本人的思想,傳授給臺灣人,這是普通教育的首要任務。1919年,臺灣總督府公佈臺灣教育令後,教育上有了重大轉變。教育制度除了明文規範之外,更確立今後臺灣的教育政策及其基本方向。但是,隔離政策依舊,臺、日人仍無法共學。臺人的教育機會受到嚴重限制,修業年限及教授程度,低於日本國內的同級學校。第一次臺灣教育令公佈後,臺人仍舊無法享有平等的受教權。總督府認為臺人的教育,應以初等教育為主,重點工作放在設立公學校教育學齡兒童。至於中等以上的教育,學校設置嚴重不足,競爭激烈,無法達到徹底教育臺灣人的目的,能夠升學的學童為數有限。受教機會遠不如二十萬在臺日人。總督府特別比照日本國內制度,設立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工業及商業學校,醫學校及師範學校兼收日籍學生,充分解決日籍學生的教育問題。
點閱數27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8
再造歷史現場-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形象影片(2020)-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形象影片(2020)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民國109年(2020)7⽉起⾄10⽉間新北黃金博物館藉由「水金九礦山採金之路遊程體驗暨行銷規劃」計畫,規劃⽔⾦九礦⼭採⾦之路之深度旅遊⾏程,透過黃金博物館人員與引路達⼈共同討論下,規劃出不同主題或難易度之⾄少6條具特⾊之散步路線,並設計⾄少6款散步地圖,以供來訪遊客使用。
點閱數1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社頂的孩子》羅妹號事件紀錄片!(屏東縣政府2021年出品)-資源代表圖
社頂是屏東縣恆春排灣族的一個部落,紀錄片《社頂的孩子》表達在社頂自古流傳的故事,關於美國人與臺灣原住民的「羅妹號事件」、還有後續日本人侵臺引發的「牡丹社事件」,透過當地原住民族人後裔和長期研究臺灣歷史的學者,試圖探討在這屏東恆春的沙灘上曾經發生的故事。
點閱數1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中興製紙 百年の風雅》(日文版)-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中興製紙 百年の風雅》(日文版)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中興紙廠.宜蘭自造─紀錄片拍攝委託案」,以地方調查、口述歷史採訪方式,探查紙廠員工、鄰近居民及產業發展個事件相關人物所得的相關資料,進行紀實紀錄片拍攝,將宜蘭中興紙廠的紙廠歷史、造紙產業、人物口述內容等一一記錄,並以影像方式呈現予大眾,提供大眾了解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的風華過往。
點閱數2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前瞻基礎建設─智慧學習教室」第2-1期「資訊科技與智慧學習」輔助教學教案示例-資源代表圖
運用電腦、電子白板、投影機進行教學
點閱數543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20-02-06
芒果管理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芒果管理技術
陳俊豪/層林國小國小4-6年級
一、了解芒果開花結果期的管理方式。 二、了解芒果採收後樹體管理方式。 三、了解土壤管理方式。 四、了解採收後處理方式。
點閱數763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22-02-14
photostory-海東成長-9-資源代表圖
web photostory-海東成長-9
陳詠綺/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以照片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海東的校園 學生須利用照片用軟體編輯
點閱數34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2-12-07
文化保存-凱達格蘭北投社-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凱達格蘭北投社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北投社為凱達格蘭族的重要活動場域,歷經都市開發與空間變遷,今日僅存少數文化與歷史遺跡,是臺北市少見保有原住民族部落痕跡、地名與文化脈絡清晰之地。保德宮為當地融合土地公與王爺信仰的複合廟宇,其神像、祭具與祭典儀式反映平埔族與漢人文化交流之歷程,具深遠文化意義。保德宮的源流與北投社番仔厝聚落的遷徙密切相關,是研究平埔族社會變遷的重要據點。番仔厝綠地則位於原聚落北側,為承載北投社歷史記憶的核心場域,見證臺北盆地凱達格蘭平埔族人的生活足跡與歷史演進,具高度文化與歷史價值。
點閱數6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和平島上的西班牙堡壘-再現聖薩爾瓦多城-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和平島上的西班牙堡壘-再現聖薩爾瓦多城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年級
西班牙在亞洲的勢力範圍,從班達群島至摩鹿加群島的南部開始,一路北上到馬尼拉,最後延伸到台灣。和平島成為西班牙在亞洲防護網中最北端的力量,當西班牙人在和平島舉行佔領儀式後,隨即在島上建立主要塞,稱作「聖薩爾瓦多」。西班牙人在和平島所建的「文藝復興式堡壘」如今在哪裡呢?主要塞,聖薩爾瓦多城位於和平島西南角,部分城區沉埋在今天「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一號船塢西側舾裝工廠下方,在日治時期「基隆築港誌圖譜」中,可清楚看到當時和平島,存在著「城仔角」的地名。從歷史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西班牙佔領和平島前,即有中國漢人、日本人來到這裡進行貿易,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時期,不僅有西班牙帆船、華人舢舨、日本走私船等船隻在此匯集,這些船隻也從不同地方載運商品、人員、來到和平島,在聖薩爾瓦多城周邊,形成一個小型聯合國。
點閱數15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