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相聲藝術起源於民間說唱曲藝,並以說、學、逗、唱等四大基本功發展出獨特的聲音美學,其內容包羅萬象,透過詼諧幽默、雙關諷刺、滑稽逗趣的表演型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藉由精煉的話語鋪陳、環環相扣的情節、迂迴婉轉的語言智慧、語音的高低起伏及抑揚頓挫,展現雅而不俗的語言藝術。相聲藝術自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即蓬勃發展,並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獨特創作表演形式,惟傳統相聲之口語形式已漸有傳承發揚之必要。
點閱數2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臺北製糖所文化園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臺北製糖所文化園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1764年,台灣北部開始有產糖紀錄,艋舺大理街一帶在清代盛行私人糖廍,種植甘蔗以及相關產業成為重要產業。日治時期設立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形成以製糖工廠與交通輸送為主的產業地景,周遭居民大多依賴製糖業以及周遭產業為生。戰後,台糖接收後停止製糖,轉作倉儲使用,周邊化工、食品、印刷、成衣等產業興盛。隨城市發展東移,會社尾地區逐漸沒落。社區居民積極爭取公園與文化保存,保存了台灣最北的製糖遺構臺北糖廠紅磚倉庫,建物以拱門、梯形柱、大跨距構架為特色,於2003年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
點閱數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美濃數位機會中心影像紀錄客家開口獅民俗技藝影像紀錄-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美濃數位機會中心影像紀錄客家開口獅民俗技藝影像紀錄
美濃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2018年龍山國小客家開口獅隊前往雲林六房嬤比賽 客家開口獅單獅比賽,教練與學生們練習情形。美濃數位機會中心並以影像紀錄客家開口獅民俗技藝保存。
點閱數16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大內文化故事盒】義成堂中藥房-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大內文化故事盒】義成堂中藥房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義成堂中藥房地址位於臺南市大內區內江里內庄269之4號1樓. 於1964-04-30登記設立。此義成堂已經祖傳五代,民國初期因為地震倒塌,後又由第五代子孫接續,過去年代不只醫人連牛都醫治,就讓我們透過影片一探究竟義成堂的歷史吧。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明新書院-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明新書院
中投數位機會中心/果樂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明新書院位於集集鎮永昌國小東邊,光緒9年由總理陳長江籌建於集集街,11年11日完工,立「掌握文衡」匾為記,光緒34年遷建於現址,時在柴橋頭庄,並且改稱「崇德堂」,廟地為日人原什太郎捐獻,內供奉文昌帝君和紫陽夫子,正殿旁過水間有地藏王菩薩神殿及開廟恩主神位,是為義學,是集集文化之地 。明新書院建築型式為講堂與齋舍間有翼房,以正殿為中心,廟前埕地坪為石皮鋪面,兩廂房有花台與綠樹,惜字爐位於正殿前西邊,後園及側園有四時花木、假山、飾石、塑像;空曠處陳列民俗文物:石磨、酒醰、犁、簔衣、石臼、製茶車…等,尤以牛車運甕一景稱奇,環境清幽,望西而立,夕陽西沈,落日餘暉,令人湧思亙古情愫。正殿為講學所在,殿宇高聳,屋頂脊樑上以童子馭麒麟飾,栩栩如生,兩側置龍一對,花草、四腳綴飾,左右對稱,表情生動。明新書院於民國七十四年奉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績,修護皆依古貌建材,日式風格,是日治史實的證明,然而其簡樸古拙的格局,是漢族移民屯居的精神所在。
點閱數1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擺暝」傳承自原鄉福州民俗,於農漁淡季的農曆正月上旬至2月初舉行,整個馬祖四鄉五島70餘座廟宇各依其舊有例祭日 各自辦理擺暝祭祀藉擺暝迎神祈安與調劑生活並凝聚宗族、村民、信徒之團結力量;每年擺暝期間,移居桃園八德、新北永和的眾多旅臺馬祖人多會返鄉參與擺暝祭典蔚為一俗。
點閱數1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口湖牽水車藏(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口湖牽水車藏(狀)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車藏,音狀,正字為「旋」,出於道士科儀書本,有旋轉不停的意思。台灣民間有血車藏及水車藏兩種,前者糊貼紅色系列的紙花,專做超渡難產而過世的婦女;水車藏則多黏貼白色或灰色系列的紙花,主要在於超渡溺水之亡魂。水車藏是以竹篾編紮成內外兩圈圓筒狀,糊上淺淡花紙,上下分別貼著十二尊牛鬼蛇神,按水中、陰間、天堂三種不同的宇宙空間排列。在水中的有冤魂、正義的水王和代表惡者的污穢神,還有押解鬼魂的大鬼、小鬼,審判善惡的城隍與牛頭馬面,最後則是觀世音菩薩與善才良女,頂端四角各插有一隻小三角旗用來招魂。轉動水車藏代表讓淹死的鬼魂,藉由旋轉的水車藏自水中找到上岸的方向,過去村民在水車藏上寫上祖先的名字,隨著時代更迭,現代人通常在水車藏上書寫自己的姓名、住址以示叩謝。雲林縣口湖鄉每年的牽水車藏習俗,地方人士結合追思先人與宗教信仰。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口湖發生水災後,後人在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初八兩天前往各村莊的萬人塚祭拜先人。隨後地方人士並興築萬善祠祭祀,將牽水車藏祭典與地方宗教信仰結合,並發揚光大。一場颱風引起海水倒灌,淹沒口湖鄉金湖港沿海各大村莊,帶走至少三千條以上人命。據地方耆老指出,當時水淹範圍包括目前的金湖、台子、蚶仔寮、成龍、新港、下湖口等村落。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農曆六月初七的黃昏,一場狂風暴雨來襲,北港溪及牛挑灣溪水暴漲,強風席捲海水引起海嘯倒灌至雲林沿海地帶,一夜之間從虎尾溪到北港溪一片汪洋,其中又以金湖港一帶災情最慘重。待海水消退後,破損的船隻與村莊一片凌亂,原本的繁華市街更是屍橫遍野,當地許多人家的家譜中都記載這一頁恐怖的歷史,相關文獻也記載這次水患式開台以來最大的風災水患,死亡約三千人。災後在官民協助下,分別挖了四個大穴集體掩埋冤魂,受前清皇帝敕封為「萬善同歸」,這些死者都是災後倖存者無法辨識的親友,此後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到初八,亡者的後代子孫都會舉行牽水車藏超渡祭典追悼。
點閱數1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歌仔戲(王仁心)-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歌仔戲(王仁心)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歌仔戲為台灣民間目前最興盛的傳統戲曲,廖瓊枝女士更有歌仔戲界台灣第一苦旦之美譽,自12歲參加子弟班學戲迄今,廖老師投入歌仔戲藝術已有六十餘載,期間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等獎項肯定,現更全心投入歌仔戲教學推廣。除了個人的藝術成就,廖老師更在意傳統歌仔戲的觀眾市場沒落與薪傳的斷層,為了貢獻自己的力量,廖老師在1999年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藉此平台整合社會各界關注歌仔戲的意見與資源,並著力保存歌仔戲史料文獻及重要劇本,廖老師儼然成為台灣歌仔戲最重要的代言人。
點閱數2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亂彈戲(王慶芳)-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亂彈戲(王慶芳)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亂彈戲自清代中葉隨中國大陸移民傳入臺灣,流傳至今約有二百多年歷史。在臺灣常民生活裡的各種廟會、慶典場合中,曾不分族群廣受歡迎,風靡一時,甚至有「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的俗諺流傳。 「北管戲」是與「南管戲」的相對稱呼,為臺灣民間社團重要的戲曲音樂活動,又稱「子弟戲」,該項戲曲若由專業演員演出,則稱為「亂彈戲」,主要可分為福路和西路兩個系統。「福路」又稱為「舊路」,屬於「梆子腔」;「西路」又稱為「新路」,屬於「皮黃腔」。二者是獨立的體系,各有一套戲碼,大部份的戲齣並未重疊。此外,伴奏的樂器不盡相同,福路以提弦(殼仔弦)領奏,西路以吊規仔(京胡)領奏,唱腔旋律風格亦迥異。
點閱數2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排灣族口鼻笛(謝水能)-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排灣族口鼻笛(謝水能)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排灣族雙管口笛與鼻笛為男子傳達內心情感,或彰顯貴族階級、勇士身分的一種樂器,早期僅頭目或貴族家男子可吹奏並在笛身上雕刻紋飾。排灣族雙管笛形制一管有按孔,可吹奏音階曲調,另一管無按孔,吹奏時以持續低音進行,兩者因而形成複音狀態,也是台灣原住民樂器中唯一可以發出「複音音樂」的樂器。因鼻笛吹奏有如百步蛇發出的長音,另雙管笛有孔一管有如「在說話」,而無孔一管則在旁「配音、陪伴」,此一說法不僅體現排灣族社會階層結構,也與傳統「一人領唱,其他人配唱」複音唱法相互輝映。此外,無論吹奏或傾聽者,皆以「如泣、如訴」、「有抖音」,「引發『哀思』(talimuzau)」的曲調為美,成為特有的聲音模式與文化表現形式。此外,不同地域或部落在不同時間進程,發展出不同吹奏風格與文化傳承,雙管鼻笛以北排灣Vutsul系統平和村會吹奏人數較多,並以圓形吹口、三孔鼻笛為特殊;另雙管口笛於Raval為普遍,常見木塞式斜孔吹口。排灣族所使用的雙管口、鼻笛,不管在樂器發展史上、樂器使用的功能性、獨特性上,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文化部為保存並傳承這項重要文化資產,於2011年分別將代表Raval系統所屬的許坤仲與Vutsul系統所屬的謝水能,以「排灣族口鼻笛」項目,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點閱數3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