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59年12月28日,我國首批農業技術團在美國經費支持下,於越南西貢(現胡志明市)展開國際援助的第一步。隨後,1960年起,我國透過先鋒計畫派遣農耕隊至非洲協助農業發展,人數最多時達1,200餘人,並於1962年擴編為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1972年,將此委員會與外交部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合併為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統籌農漁業技術團的派遣工作。隨著冷戰結束及援外觀念轉向發展合作的夥伴關係,政府於1996年7月1日正式成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並整合海合會及海外會業務,成為專業的國際發展援助機構。國合會除承辦外交部委託的駐外技術團、醫療團、國際研習及獎學金計畫,亦運用基金進行投資、融資及各項發展合作計畫,涵蓋醫衛、教育、農漁業、環境保護等領域,協助友邦及友好國家改善經濟及社會發展。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引用請標示資料來源: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Af-Ⅲ-2 國際間因利益競爭而造成衝突、對立與結盟。
Af-Ⅲ-3 個人、政府與民間組織可透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事務,善盡世界公民責任。
學習表現:1c-Ⅲ-1 評論社會議題處理方案的優缺點,並提出個人的看法。
2a-Ⅲ-2 表達對在地與全球議題的關懷。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