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城鄉交流-資源代表圖
web 城鄉交流
陳健平/市立永平國小國小3-6年級
城鄉交流
點閱數272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1-11-23
永遠的阿嬤-資源代表圖
web 永遠的阿嬤
古文憲/市立八斗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作者參加外婆喪禮,經過家人同意,用鏡頭將整個土葬出殯當天的過程拍攝下來,哀戚中透露出對外婆永遠的思念。
點閱數652
下載數50
修改日期:2011-11-30
臺灣的五大地形-資源代表圖
web 臺灣的五大地形
林佩瑩/嘉義縣大同國小國小5年級
本教學活動設計主要是針對臺灣的五大地形, 教學中利用 Google Earth 軟體的操作與體驗,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並且透過 Google Earth 軟體中的 3D 模式及高度剖面功能, 引導學生探索各種地形的樣貌, 讓學生在具體的觀察後,進行思考與討論, 建立五大地形的定義及土地利用的方式, 加強學生的理解。期望藉由智慧學習教室工具的使用, 學生能了解不同地形的特色, 深入認識所居住的這塊土地,進而培養愛護自然環境的情懷。
點閱數713
下載數23
修改日期:2020-11-19
跨領域數位課程-康軒版第四冊四下-3-1家鄉的風貌-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康軒版第四冊四下-3-1家鄉的風貌
林思瑜/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國語
點閱數1087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3-12-04
鄉土農具解說書-資源代表圖
web 鄉土農具解說書
林伊嬋/縣立陽明國小國小3-6年級
鄉土農具解說書
點閱數613
下載數41
修改日期:2011-09-17
古的科學道館-狩獵陷阱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狩獵陷阱設計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山林狩獵道館』,古時候,布農族非常重視射箭的訓練。布農人狩獵,各種飛禽走獸皆是捕獵的對象,所以布農族人也很會製造各式各樣的「陷阱」來捕捉野獸。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布農族的狩獵技巧吧!
點閱數1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新城鄉-黃金之鄉-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新城鄉-黃金之鄉
花蓮縣新城數位機會中心/花蓮縣新城鄉北埔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新城鄉淘金的故事鮮為人知,日治時期,新城村每當颱風過後,就可以看到許多人聚集在新城一帶,帶著鐵盆及簡易的篩具到海灘淘洗砂金。而現今因黃金價格已不如往昔,再加上採集作業耗費人力而不敷成本,立霧溪也因水利局的管制下,無法淘沙金,所以立霧溪四百年來的採金盛況也終告落幕,由於新城海灘淘金深具地方鄉土歷史與產業發展之人文色彩,所以想藉此影片讓大家了解,新城曾經是一個黃金之鄉。
點閱數2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國小5-6年級
金瓜石聚落因礦業生產而興起,聚落的形成主要由日式宿舍區與礦工聚落構成,其中日式宿舍區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大約興建於1930年代,為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時期提供日籍職員及其家人的員工宿舍。光復後日人撤退國民政府派員管理金瓜石礦區,此宿舍區改為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階層的員工宿舍,一直到臺金公司結束營運前夕,宿舍居民才逐漸遷居外移日式宿舍區的房舍。依居住者的身分階級不同形式不一,四連棟則為其中一種高級職員宿舍,2006整修完成,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為保留尚可使用的珍貴建材,初期工程便進行整棟建物的拆解工作,所有屋瓦、梁柱、門窗、玻璃等,一一加上註記,將仍可使用的部分再組裝回去。
點閱數15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頌-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頌
湖西數位機會中心/澎湖縣湖西鄉湖西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湖西頌,是道盡湖西鄉當地的人、事、時、地、物及慶典、氣候等,所創作出來的詞曲。湖西社區發展協會 辛天澤 理事長,利用道地的澎湖湖西腔的臺語,將湖西頌朗誦出來,透過字字句句的表達,讓人想像並了解當時在地人的生活、心情模樣與歷史故事。
點閱數1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沙灣世紀風華延伸閱讀 05 亨利幼稚園的神父口述歷史-資源代表圖
基隆與山、海關係密切,城市記憶皆環繞在此,城市發展更是由基隆為港而起。和平島因其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便作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門戶,擁有豐富文化與地景資源。沙灣地區亦因海權列強的到來漸趨昌盛,成為基隆軍事與城市休閒要地。但19世紀末的築港工程,造成海岸人工化,戰後的港區管制進一步斷裂城市與海的關聯,也讓山與海的密切關係越來越遠。為了再次重現基隆山海地景,將城市生活帶回港邊,發展出「找到山、海、記憶」的願景,並採用以下策略:(1)保全考古遺構、自然海岸、關鍵視域(廊)。(2)以歷史資源為據點,整合可及街區與公有地為「策略發展地區」。(3)以港公司、中油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基隆山海城市的魅力。(4)建置山海聯通歷史散步路徑與智慧導覽系統。(5)結合考古發掘基地,籌建展現基隆大航海標記的博物館,建構與世界的對話基地。(6)以大沙灣為選址核心,籌建展現城市現代化博物館,打造城市歷史新亮點。 相關子計畫包括: 1、沙灣地區暨太平輪紀念碑歷史調查研究及敘事空間整合計畫—蒐集沙灣地區歷史發展的史料,進一步將歷史敘事轉化為故事文本,讓更多人了解沙灣地區的歷史。 2、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40分鐘正片加50分鐘衍生閱讀,分別爬梳大基隆及沙灣歷史,及深入地方挖掘關於沙灣地區常民的生活現場。 3、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再現共識凝聚策展計畫—希望在市民之間創造可發酵為凝聚力的話題,形成沙灣新願景的共識。因此規劃一系列活動,包括港市生活採集—邀請職人分享其角度所看見的基隆樣貌,為基隆未來的生活滾動出更多的想像、尋找快樂園—重現沙灣地區不同時代,人與空間、環境互動方式的不同樣貌,如設置浴池、海港辦桌、咖啡與酒吧市集、音樂舞蹈表演、互動式劇場、山海巴士—以公車為交通工具,穿梭串連各歷史場景。 4、沙灣地區數位攝影測量計畫—針對沙灣地區空拍攝影測量與重點古蹟、歷史建築物3D雷射數位掃瞄,以作為文化價值推廣合及虛擬實境多媒體資料建置的重要基礎。
點閱數16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