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v5700臺灣的通訊交通與使用倫理-資源代表圖
video v5700臺灣的通訊交通與使用倫理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臺灣的通訊交通與使用倫理
觀看次數296
修改日期:2019-12-06
【VR360數位走讀】台中市-大甲鎮瀾宮-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台中市-大甲鎮瀾宮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大甲鎮瀾宮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間,1730年媽祖神像從湄洲被迎請來臺。隨著香火日益鼎盛,信眾於1732年在大甲興建小祠,歷經數次改建,1770年定名為「天后宮」。1787年的重建紀錄於臺灣淡水廳文獻。此後大甲士紳多次發起重修,改名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各地廟宇均有迎媽祖的慶祝活動。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是為了要增添神像的靈氣。每次進香的人數之龐大,規模之壯觀,仍是受到海內的學術界和大眾傳播界的重視與研究。大甲鎮瀾宮建築有前殿、後殿、南北殿、南北室、鐘鼓樓等。內正殿供奉媽祖,南殿供有貞節媽祖;貞節媽祖即為貞節坊之節婦-林氏。廟前龍柱為精細渾厚的石刻鏤雕,屋頂佈滿五顏六色的人物、花鳥、走獸剪黏,檐下大片雕飾按金,正殿神龕周遭更是富麗,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散發出華麗不俗的莊嚴氣象,只可惜因翻修多次,古蹟、古物多已不復存在,只有幾塊乾隆及光緒兩皇帝所題的匾額較具歷史價值,例如乾隆時期的「護國庇民」、「佑濟昭靈」古匾,光緒帝賜的「與天同功」古匾,以及「誠求立應」、「慈光普照」、「功恭功一」等,都是自清領時期保留至今的古物。
觀看次數62
修改日期:2024-11-18
小主播看天下第347集(前半段):環保能量專題-資源代表圖
科技、創意、環保放在一起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讓小主播讓你們一起去了解。
觀看次數1134
修改日期:2016-02-03
<天空我的家 ─  看見三灣>-資源代表圖
video <天空我的家 ─ 看見三灣>
明基友達基金會/竹苗DOC輔導團隊國小5-6年級
【苗栗縣三灣DOC】2017年,竹苗DOC空拍課程「天空我的家 ─ 看見三灣」,空拍機帶領學員以另一種角度看家園,激盪不一樣的影像創作觀點。在鳥兒飛翔的高度,「看見」家鄉不同的地貌、景致、人情之美。翠綠悠閒的三灣,鄉民虔誠信奉的神農大帝香火鼎盛,庇佑三灣農友平安、樂天知命。三灣梨、三灣米、三灣柑橘,各式農產富饒無虞。
觀看次數469
修改日期:2019-07-09
家庭組成-親人的稱呼-資源代表圖
video 家庭組成-親人的稱呼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本教學影片的主題是「親人的稱呼」,屬於國小社會領域核心概念「家庭組成」之下的概念。對應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rn【社會領域】3-2-1理解並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rn【家政教育】3-2-4表現合宜的生活禮儀、4-2-2認識自己與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rn本影片的學習目標包括:認知方面~了解對親人和長輩正確的稱呼;技能方面~能叫出親人和長輩正確的稱呼;情意方面~能主動向親人和長輩以正確稱呼問候。rn影片以教師提問:「小朋友,你能叫出親人正確的稱呼嗎?」引起動機,接著介紹親人稱呼的意義、重要性及主要的親人稱呼,最後歸納學習重點。為了協助小朋友了解學習效果並維持學習動機,每個概念介紹完即銜接選擇題作為形成性評量,課程全部講解完還有總結性評量。最後,還有提醒與祝福,期待小朋友能學以致用、融入生活,發揮最大的學習效益。
觀看次數368
修改日期:2019-12-07
【VR360數位走讀】南投縣-日月潭水社碼頭-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南投縣-日月潭水社碼頭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水社碼頭是來到日月潭不可錯過的景點碼頭之一,碧綠的潭水並肩而行,鄰近日月潭潭區交通轉運樞紐、中興停車場與飯店聚集的水社商圈,更常有活動表演於此舉行,非常熱鬧,一旁連結水社親水步道,涵碧步道也在此附近,讓遊客到此享受與碧綠的潭水並肩而行,徜徉在湖山景致的詩境裡。
觀看次數61
修改日期:2025-01-13
食尚玩家在笨港-資源代表圖
web 食尚玩家在笨港
陳美淑/縣立南陽國小國小1-4年級
食尚玩家在笨港
點閱數394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1-10-12
三上社會教案-康軒版-資源代表圖
web 三上社會教案-康軒版
陳瑩霓/市立橫山國小國小3年級
三上社會教案-康軒版
點閱數8169
下載數1174
修改日期:2011-11-01
社會科數位課程 -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 -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小5-6年級
1917年,台灣總督府,為完成日本政府交付的糧食生產任務,計畫在嘉南平原興建農田水利工程,當年34歲的水利專家八田與一在多次勘查後,向台灣總督府呈交了「官佃溪埤圳計畫」,但就在送交日本內閣會議討論時,因規模過大興建費用太高,遭大藏省駁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米價來到最高位,接著又要出兵西伯利亞而需要軍糧,米價更是暴漲,人民不滿情緒來到最高點,同年7月便爆發了著名的米騷動事件,而台灣一直是日本的重要糧倉,因此日本內閣態度轉變,在台灣自籌部分財源的條件下,「官佃溪埤圳計畫」終於獲同意興建,日後又擬訂「濁水溪直接引水計畫」,兩個計畫都以嘉南大圳為主體,合計灌溉面積達15萬甲。嘉南大圳灌溉區域因涵蓋當時嘉義廳、台南廳而得名,直到1920年8月10日改行政區域,才成為今天涵蓋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的水利建設初期首先建造烏山頭水庫,之後開鑿水路溝通曾文溪和濁水溪兩大河流系統。1920年嘉南大圳開工,主要包括烏山頭水庫、烏山嶺隧道、烏山頭貯水池,曾文溪及濁水溪取水、給水及排水設施等重大工程。大家聽過許多嘉南大圳的故事,本影片從土木水利建設的角度來敘述【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完整呈現建設的歷史。影片製作人:曾元一 監製: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 顧問群:倪惠姝、鄭郁邦、梁蔭民攝製: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黃義傑 攝影:楚門給令企劃文案:王妃靚
觀看次數43
修改日期:2024-11-04
傳統技藝-以刀代筆 頭目藝術家哈古的木雕之路 不受局限的創作視野-資源代表圖
長年對於生活周遭敏銳觀察積累的素材、對族群文化傳承的使命,再加上自學雕刻技藝,哈古(Haku)已成卑南族木雕藝術發展的關鍵人物。四十七歲那年,哈古投入木雕創作,讓不起眼的木雕藝術起死回生,發光發熱,建立原住民的自信心與自尊。
點閱數20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