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唐三彩的歷史研究價值-資源代表圖
web 唐三彩的歷史研究價值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我們常說唐代是個兼容並蓄的社會,這一點可以在不少出土的駱駝俑及鷹目深鼻的西方人中得到印證,而這也可以看出唐代中西交通應是頗為頻繁,西方人到中國來的必然不少。充分證實了唐代是個「兼容並蓄」社會的事實。另外在人物俑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唐人的穿著打扮,是社會生活史很好的參考材料。當然,對現代的人來說,唐三彩也是不可多得的裝飾品,造型特殊,色彩鮮豔的唐三彩正好可為居家增添一番樂趣。
點閱數2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嘉峪關-資源代表圖
web 嘉峪關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嘉峪關位於嘉峪山麓,始建於明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城關居於祁連、嘉峪兩山之間,險峻天成,因此成為萬里長城防線上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歷來統治者都派兵鎮守。整個關城建造堅固雄偉、氣勢磅礡,被稱為“天下雄關”。據說,原來城樓上有“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但今已無存。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人們不能把嘉峪關也如此稱呼,於是加一個“雄”字,這樣顯得更有氣勢。事實上,以巍巍祁連山和茫茫戈壁為背景的嘉峪關,確實很雄偉,稱之為“天下第一雄關”,是不為過的。
點閱數4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日本 - 奈良三彩-資源代表圖
web 日本 - 奈良三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發現三彩的遺址有好幾處。西元1954?1969年,日本玄海灘發現唐三彩陶殘片二十二塊,拼合後是一件三彩長頸貼花瓶。在奈良,大安寺的金堂與講堂之間的燒土層裏發現唐三彩和紋胎陶,陶枕有三十多件。1968年,奈良縣橿原市安部寺址西北出土過唐三彩獸足殘片。奈良的正倉院作?皇家收藏機構,在當時收藏的不少精美的三彩器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
點閱數42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文化人活動 - 鑑真-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人活動 - 鑑真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因佛教傳入日本後受國家之優遇,故僧侶激增、干預政治、破戒犯戒問題漸至無法收拾,故有嚴守戒律之思考,日僧榮叡、普照等乃懇請鑑真赴日。鑑真五次渡海,出入生死之間,經歷種種挫折,終於在玄宗天寶十二年成功。孝謙天皇禮遇之,安置於東大寺,皇族公卿受戒法者四百餘人,後於奈良建唐招提寺居之。鑑真及弟子對日本佛教天台真言兩宗之開創、書道及佛教藝術、本草學及漢文學之發達,均有宏偉貢獻。
點閱數2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資源代表圖
web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由西方沿著絲綢之路長途跋涉而來到東方的旅行家不勝枚舉,馬可波羅 Marco Polo 便是其中一位有名的人物。在中國的元朝為官十七年後,馬可波羅於元貞元年(西元1295年)回到了家鄉威尼斯。他參加了當時威尼斯對熱那亞Genoa的戰爭,因兵敗被俘而被關押了一年。馬可波羅把在亞洲的豐富見聞,說給獄中友人作家魯恩蒂謙Rusticiano聽,魯恩蒂謙把它紀錄下來,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獲釋後繼續經商,於西元1324年七十歲時去世。
點閱數1137
下載數38
修改日期:2010-05-21
中國的主要輸出品 - 漆器-資源代表圖
web 中國的主要輸出品 - 漆器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漆器和許多工藝一般,同源於中國古人的智慧巧手。《韓非子》中記載了漆器是當時的上等奢侈,為了因應需求,乃大量栽培漆樹,並以專職官員加以管理。中國南方的”楚地”,即為今日的湖南、湖北等地,都是盛產漆樹的地方。漆器是什麼呢?是一種表面塗有漆樹汁液的器物。漆是天然的樹脂,和現在化學合成的油漆不同!既有黏合、防蟲的功能,並且有美化裝飾的效果。剛從漆樹上取下的漆汁是灰白色的,與空氣接觸後漸漸變成了黑色,所以才有一片漆黑、黑漆漆等形容詞的出現在歐洲,由於中國漆器的大量輸入,引起歐洲廠商的仿造熱潮。在漆器仿造方面,法國領先歐洲各國。西元1730年,法國漆師馬丁Robert Martin的仿華漆器在歐洲市場上,就已能與中國漆器相競爭。此後,德國、英國、荷蘭和義大利等國的漆師們紛紛仿效,並加繪上中國的山水和人像畫。
點閱數43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器物俑-資源代表圖
web 器物俑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墓中出土的三彩器,器形飽滿渾厚,線條圓潤,紋飾借鑒和吸收了唐代絲綢印染的圖案,花樣繁多,千變萬化,引人注目,令人遐思。
點閱數2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黑城-資源代表圖
web 黑城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元前104年,西漢在此置居延都尉府,與肩水都尉府遙相呼應。黑城之名源於蒙語哈日浩特。現存城垣雖經風化,但基本完整,城為長方形,東西434米、南北384米,殘高9米,基厚6米。西北角城牆上建有一座高大的覆缽式佛塔,城內街道分明,建築遺址、破碎的人骨隨處可見。地表還可尋見唐、宋古錢幣。西元1909年,俄國探險家打開黑城外一座佛塔,發現並盜走數千卷宋、夏、金、元四朝時期的書籍、繪畫和佛教經典,其中最珍貴的當屬世所罕見的西夏文獻。這是繼敦煌藏經洞後,中國古文物又一次重大的大發現,也是中國古文物另一次重大的浩劫。
點閱數2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黑水國古城 - 北古城與南古城-資源代表圖
web 黑水國古城 - 北古城與南古城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黑水國北古城:黑水國之名不見史籍,相傳先秦時期小月氏、匈奴在此建都。中國人也稱匈奴為黑奴,加之建於黑河之濱,故有黑水國之稱,屬漢朝張掖郡管轄。城遺址位於今張掖市西北17.5公里黑河西岸,城址近方形,東西228米,南北254米。現存城垣殘高5.5米,底厚4米,西垣大部分為流沙埋沒。黑水國南古城:距黑水國北古城2700餘米,城為方形。東西248米、南北222米,城垣殘高8米、底厚5米。南古城內遺有大量磚瓦陶片和漢代子母磚。
點閱數2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銅錢、銀元、銀幣-資源代表圖
web 銅錢、銀元、銀幣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銅錢:唐宋時期,中國銅錢可謂為當時的國際貨幣。正因為如此,銅錢外流的問題嚴重,使政府屢次下令禁錢輸出。 唐建中元年,銀、銅、鐵、奴婢,並不得與諸蕃互市。宋淳熙九年,詔廣、泉、明、秀漏泄銅錢,坐其守臣。明代中期以來,政府收稅、貿易皆以銀錠為主要貨幣。
點閱數2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