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元前104年,西漢在此置居延都尉府,與肩水都尉府遙相呼應。黑城之名源於蒙語哈日浩特。現存城垣雖經風化,但基本完整,城為長方形,東西434米、南北384米,殘高9米,基厚6米。西北角城牆上建有一座高大的覆缽式佛塔,城內街道分明,建築遺址、破碎的人骨隨處可見。地表還可尋見唐、宋古錢幣。西元1909年,俄國探險家打開黑城外一座佛塔,發現並盜走數千卷宋、夏、金、元四朝時期的書籍、繪畫和佛教經典,其中最珍貴的當屬世所罕見的西夏文獻。這是繼敦煌藏經洞後,中國古文物又一次重大的大發現,也是中國古文物另一次重大的浩劫。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歷G-Ⅳ-1 地方史探究(二)。
學習表現: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歷1a-Ⅳ-1 理解以不同的紀年、歷史分期描述過去的意義 。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