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82
文化保存-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國小3-4年級
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建於昭和10年(1935年),是台灣少數現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之一。最初作為監獄官員的武藝與體能訓練場所,二戰後轉為監獄員工宿舍,並於民國101年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過修復,演武場被改造為多功能藝文空間,保留了原有建築特色,如磚造結構、木製地板及具有聲音反射功能的陶甕裝置。演武場內設有常設展演武•新生,介紹演武場的歷史、建築特色及修復過程,並有特展竹塹城散策三部曲,以桌遊般的設計讓民眾探索新竹的歷史與建築。演武場不僅保存了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也成為當地重要的藝術展示場所,連結過去與現代,為新竹市民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點閱數5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2020實構築展覽|大溪歷史性舊建材再利用計畫-資源代表圖
針對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展館群在建築維護過程,所產生的一批富含文化基因與歷史意涵的舊建築材料,可以如何再利用進行討論。期望透過舊料保存、創新使用及構築,與新世代開啟對化,共同關注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生。 此計畫帶領一般民眾造訪正在進行修復工程的日式建築六連棟與公會堂,進入工地現場觀看修復的細節,邀請工地主任協助說明,並透過老師傅的手藝解說,一窺傳統工法的建築藝術,親見歷史建築的結構、牆、瓦、門窗、木雕等修繕細節。並進行6場工作坊,邀請修復團隊、實構築團隊、黃建義老師及黃任維老師,帶領民眾實地瞭解「實構築」的概念與設計,並透過模型動手作增加對未來建築的想像。
點閱數2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文化保存-布袋戲(江賜美)-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布袋戲(江賜美)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布袋戲在台灣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道光咸豐年間,由福建漳洲、泉洲及廣東潮洲等地傳來台灣。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約略可分為九個階段:(1)籠底戲時期、(2)北管戲時期、(3)古冊戲時期、(4)劍俠戲時期、(5)皇民化運動時期、(6)反共抗俄劇時期、(7)金光布袋戲時期、(8)廣播布袋戲、(9)電視電影布袋戲。
點閱數2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懷念的滋味(大樹工手工醬油)-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懷念的滋味(大樹工手工醬油)
員山數位機會中心/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以社區特色產品-大樹工手工醬油為腳本創作的定格動畫
點閱數94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昔之先民 信仰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昔之先民 信仰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出磺坑居民與城隍信仰的互動或是節慶儀式背後所蘊藏的文化內涵都是有意義的。我們以出磺坑拓墾時期的家族、信仰為主軸,除了歷史考究外,從當地耆老的口中一點一滴拼湊出當時拓墾出磺坑地區的故事,帶領前往曾經輝煌的出磺坑,了解邱家先民如何篳路藍縷,開創臺灣石油工業的先河。透過訪談了解城隍廟是如何成為出磺坑居民的信仰中心,挖掘信仰與先民的關係,了解在地的城隍信仰文化。 計畫分為訪談、培力、表演等主軸。訪談許多當地耆老及民眾並製成短片,讓這些歷史故事能繼續傳承下去,讓閱聽人能在短時間內對出磺坑有初步的認識,引發深入探索的好奇心。訪談過後所蒐集到的資訊,將它進一步內化,並融合兒童劇本的寫作,與苗栗當地兒童劇團「好玩的劇團」及公館鄉的國小合作進行校園培力工作坊,將出磺坑的故事透過戲劇課程,讓小朋友們也能了解出磺坑當地豐富的歷史及文化。除了校園培力工作坊成果發表以外,也邀請到苗栗知名劇團「EX—亞洲劇團」進行出磺坑當地的勘查及劇本撰寫,並透過《106號油井》的劇本創作及演出,讓人重新思考對於即將沒落的文化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
點閱數1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傳統技藝-農家樂-秋收-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秋收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秋收,「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2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羅漢-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羅漢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塑工藝大師詹鏐淼先生的作品。利用皮革的膚色來呈現人物的皮膚質感,不同於木頭材質的硬度,皮革的柔軟更能展現襯托出流線的美感,而且不是其他材料所能達到的效果。透過皮革生動地表現出羅漢衣紋的線條、容顏的立體感,讓觀者感受到「羅漢」的外在情緒以及莊嚴姿態。詹鏐淼認為皮革的應用範圍,可以從實用的日用品轉而走向非實用的裝備性及藝術性,並且認為皮革可能從平面的表現(皮雕)進而轉向立體化的表現,此作品即是發想自此。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香奈兒革命-資源代表圖
web 香奈兒革命
黃巧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原名Gabrielle Chanel的Coco,出身貧寒,外表雖然嬌小瘦弱,卻有超強事業心,她首創男裝女裝混穿,她的許多設計都要讓女人爭取自由。「有口袋的外套」讓女人空出雙手,「寬鬆針織裙」讓女人不受衣服束縛,「褲裝」讓女人行動自如。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女人必須投入後勤工作,讓實穿的香奈兒一夕成名。
點閱數16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古埃及人的住處-資源代表圖
web 古埃及人的住處
陳文珊/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由於尼羅河兩岸缺乏良好的建築木材,勞動者通常使用蘆葦、紙草、黏土等河岸邊容易取得的物品燒製成泥磚,建築房屋。貴族及富人多採用茅草、泥磚及灰泥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牆壁上通常繪有壁畫。法老的原意是「大的房屋」,古埃及人的住所不管是國王住的宮殿、貴族的別墅或者平民住的房屋,皆以泥磚建造,神廟、金字塔則由石頭築成,以象徵法老死後「永恆的住所」。
點閱數1620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0-05-26
溪頭二日遊-資源代表圖
web 溪頭二日遊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176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