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41
傳統中國的華夷觀念-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中國的華夷觀念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傳統中國是一個強調文化觀的的民族,華夷之分是以文化或生活方式為界線,並非以血統來區隔。秦漢之後,中國逐漸形成統一的龐大帝國,和境外各民族的聯繫逐漸密切。漢武帝時,為了打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主動與西域諸國結交,從此東西絲路交通大開後,貿易往來絡繹不絕,漢人開始認識了一個新的世界,知道中國以外尚有不同文化的國家,在遙遠的西方也有一個龐大的羅馬帝國,並以「其人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不僅將其對等看待,且表敬慕之意。魏晉南北朝時,東西貿易的往來依舊不衰,佛教的弘揚尤稱盛事。隋唐帝國時代,東西文化交流更加興盛,隋煬帝曾親幸突厥可汗帳中,積極引致西域貢使、胡商。唐太宗對於外族更是一視同仁,嘗云:「夷狄亦人耳,與中夏不殊,以德治之,則可使為一家。」,並接受四夷君長所上的「天可汗」尊號,成為東亞國際盟主。中國人對於異族的看法出現明顯的轉變,是從宋代開始。由於北宋長期處在外敵的威脅之下,思想於是強調夷夏之防,對外措施趨於消極保守。明清時代,在西方歷經大航海時代、宗教革命、啟蒙時代、工業革命劇烈變化後,中國對於中國以外的世界的認識更加自大無知,顯現出一股狹隘的漢族至上意識。
點閱數442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6-02
三元里事件-資源代表圖
web 三元里事件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841年5月,英軍在廣州城北附近的一個小村莊,由於有英國士兵到三元里搶劫財物、強暴婦女的事件,激起當地民眾憤怒,三元里及其附近鄉村的一萬多民眾組織結集起來,向英軍圍攻襲擊。民眾手持大刀、長矛等傳統兵器,趁著天氣陰雨,英軍火槍無法射擊發揮武器優勢的情況下,進而圍困英軍。由於英軍束手無策,只好請求清朝廣州知府出面勸解,廣州民眾才撤走。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民眾自發性保衛家園抵抗外人的戰鬥。
點閱數45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2
飛魚祭-資源代表圖
web 飛魚祭
江貞衛/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每年的春夏季節,正是蘭嶼達悟族原住民捕捉「阿里捧捧」的季節,也是達悟族人最忙碌的時候。所謂「阿里捧捧」,是原住民達悟族語「飛魚」的意思。飛魚,是一種體型呈流線狀的魚,在每年的春夏季節間,隨著潮流,大量湧向蘭嶼近海。入夜後,「阿里捧捧」的呼叫聲,隨著海風,此起彼落。達悟族原住民划舟操槳出海捕捉,樂不可支!在達悟族人的神話中,曾經提到這麼一個關於飛魚種類以及食用方式的故事。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在達悟族人開始與海洋親近之初時,在某一次的偶然機緣下,一群沿著海邊尋找食物的族人,在無意間發現了長了翅膀的飛魚,於是,大夥兒便共同圍捕這些飛魚。從未見過飛魚的達悟族人,便將這些飛魚與其他的魚、蝦、貝類等食材共同煮食,結果,卻有部分族人在食用過飛魚後,開始染上怪病。更奇怪的是,連飛魚群也開始有魚群染上怪病。於是,飛魚群中的頭目-黑翅飛魚,便透過托夢的方式要達悟族長老前往海邊,並告訴他怪病是如何發生、以及要如何預防怪病的發生。同時,還透過不同種類飛魚的現身,來讓他知道飛魚的種類、捕撈季節、禁忌、捕捉儀式以及不同的捕捉及食用方法。自古以來,達悟族原住民即將飛魚視為是上天所賜予的美食,因此,在捕捉時,充滿了神秘的禁忌,在達悟族人傳統的習俗中,每年在捕捉飛魚之前,必須要舉行「飛魚祈禱祭」:(一)飛魚招魚祭: 在每年二?三月舉行,意在召請飛魚,祈求漁獲豐碩。依照以前的慣例,大都在舊曆年前後,由紅頭村首先舉行招魚儀式。當天清晨,族裡的男子由長老帶領至海邊,以手指沾雞血塗在海邊的卵石,向海面呼喊「飛魚回來哦!」各船的船主則戴上銀盔、金片;面向海面祈求今年的飛魚飛回到船上來。之後,船主拾了五個卵石回到船主屋前的曬魚架,放在曬魚桿及四個支架下面,並搖晃著,象徵魚架上因掛滿了飛魚而搖晃,有祈求豐收的意義。(二)飛魚收藏祭:在六?七月舉行,表示飛魚汛期已結束,曬乾儲存以備冬季時食用。 結束捕飛魚的當天,村民將今年捕獲的大魚尾巴(通常是鮪魚)穿串吊掛在海邊,表示飛魚季節已經結束,從那天起,不再捕抓飛魚,改抓其他的食用魚。(三)飛魚終食祭:在每年的中秋節以後,停止食用飛魚。並將未食的飛魚丟棄。
點閱數707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0-06-02
鴉片弛禁論與嚴禁論的論爭-資源代表圖
web 鴉片弛禁論與嚴禁論的論爭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清廷朝野眾多的議論中,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弛禁,一派主張嚴禁。弛禁論以太常寺少卿言午乃濟為代表,他曾在廣東為官,對當地鴉片貿易情形相當熟悉,他的弛禁論觀點為嚴刑峻法並不足以遏止走私與吸食,要防範銀漏的方法為:第一,將鴉片徵收重稅進口。第二,販賣鴉片所得之銀不准帶回,只允以貨易貨。第三,允同民間販賣吸食鴉片,但官吏、士人及兵丁不得吸食。第四,准可中國內地種植鴉片。然而弛禁的方法並沒有達到防止銀漏的目的,鴉片進口沒有絲毫減少的現象,於是痛下猛藥的嚴禁論繼之而起。首先主張嚴禁論的代表人物為鴻臚寺卿黃爵滋,他斷然提出以重刑懲治吸煙者,才是正本清源的辦法,主張以一年為期,限令吸食者戒除,如不戒除,處以死刑,並以五家為單位,知情不報者治罪。如有官吏吸食,除本人處死刑外,子孫不得應考。各地督撫紛紛呼應嚴禁的措施,其中以湖廣總督林則徐態度最為堅定,他認為「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此番說詞使道光皇帝痛下決心禁煙,道光十八年(1839),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執行禁煙工作。
點閱數37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6-02
母系社會與組織-資源代表圖
web 母系社會與組織
江貞衛/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的阿美族社會是母系社會,舉凡家裡的大小事情均由女主人作決定。部落性的政治活動或捕魚、建築才是男子的工作。女子的強勢作風與男子的溫順性格在阿美族的家庭裡比比皆是。阿美族的男子也樂見家裡有一位女強人。阿美族的社會多採群居。傳統的阿美族社會,是著名的母系社會,女人在族裡的地位崇高,享有財產家屋的繼承權,在婚姻的關係中,也由女方採取主動追求的角色,一般在豐年祭上,透過歌舞,由女方向意中人傳達情意。阿美族婚姻採用招贅制度,女子不但在社會組織中舉足輕重,也有自己的守護神-月亮,阿美族女子祭拜月亮,祈求受孕,所生的子女都跟著母親氏族,因此形成早期阿美族社會「重女輕男」的觀念。除了子女從母姓外,財產以及特殊的祭祀權也都是母女相承的,但近年來,隨著工商社會的變遷,這項傳統也逐漸的瓦解。早期,阿美族的男子入贅於女方家,在婚姻上有服役婚的觀念,也就是要為女方義務工作幾個月或一、二年。在阿美人的想法裡,入贅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男子可以藉此機會改善女方家的生活。對於追求兩性平等的今日,相信會獲得釵h女子的青睞。然而今日阿美人的社會也日漸受到漢人的影響,入贅婚比較少見。家裡的經濟權也漸漸轉移到男子身上,母系社會的特質已漸漸淡化。阿美族社會的另一個特徵是嚴密的年齡階級組織。男子在十三、四歲時,必須進入集會所接受成為一個男人的訓練。以二至五歲為一個階級,同一階級的男孩一起學習、生活,並住宿於集會所。在集會所裡,同一個階級的同伴一起工作,遇有獎勵或處罰也是以一個階級為單位。無形中更緊扣了同年齡階級的每一個男子,而這樣的關係是一生一世,直到離開人世為止。因此,縱然會所制度已經消失,但每年的豐年祭活動,依然遵守傳統年齡階級的規範在運作,使傳統的生活、歌舞的訓練得以延續。也因為有這麼嚴密又親近的年齡階級組織,讓阿美族人在都市裡仍然保有集體工作的習性,甚至在台北縣的汐止成立了一個以阿美人為主的「三光社區」,大家彼此互相照顧、扶持,這全是拜年齡階級之賜。
點閱數383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6-02
賽夏族族群分布與社會組織-資源代表圖
web 賽夏族族群分布與社會組織
江貞衛/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根據口語傳說,賽夏族的主要發祥地原本是在大霸尖山附近:「由於洪水氾濫變為汪洋一片,僅存的一個人躲進織布機的木筒裡,漂到大霸尖山。當時大霸尖山住著一位造物者,他撿起這個人,把人切成小塊丟進水裡。這時,肉變成賽夏族,骨變成泰雅族,內臟變成漢人」。後來祖先自大霸山山麓移至大湖及苗栗一帶,其後又繼續南移,經過族群的擴散和遷移,如今賽夏族的分佈地區約在新竹苗栗兩縣交界的山區,和泰雅族毗鄰而居,並以鵝公髻山和橫平背山的脊線,分為南賽夏與北賽夏兩群。族人分佈以苗栗縣南庄鄉最多,主要在東河、蓬萊、南江三村。其次為新竹縣五峰鄉,新竹縣竹東鎮亦有賽夏族人。賽夏深受泰雅族影響,也有紋面習俗,是父系社會,以矮靈祭聞名。賽夏族的社會運作,除了有地域性的部落組織之外,更重要的是父系氏族組織。由於賽夏族的社會是典型的父系社會,因此以共同父系祖先為主軸,所形成的血緣團體,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通常,聚居在鄰近地區有直接父系血緣關係的家戶,形成部落內一起舉行「祖靈祭」的祭團,這也是共同開墾、築屋、共組獵隊等最基本的實際行動單位。這些直接血緣團體,透過「姓氏」概念的分類整合,又組成具有傳說血緣關係的父系氏族,成為跨部落的社群單位。賽夏族人的姓氏很特殊,以動物、植物、自然現象作為氏族的圖騰,並加以應用在漢姓上面。如「風」姓的族人相傳他們的祖先是風的後代。「日」姓的族人是神話傳說中射日英雄的後代。「芎」姓則為住在長滿九芎樹林的人。同「姓氏」的氏族群,具有外婚限制、司祭權承襲、和身份認同等重要意義。賽夏社會,就是經過這種嚴密的父系氏族組織,與零星鬆散的地域聚落組織的共同運作,交織形成部落內與跨部落間的結合基礎。
點閱數50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2
不平等條約束縛的內容-資源代表圖
web 不平等條約束縛的內容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領事裁判權:即僑居在中國的外人不受中國法律的管制與法院審判,如果外人犯罪或成為被告時,均由該國官吏按照該國法律判決,中國官方不能過問。原先外國在中國並無法庭,故由駐華領事負責裁判,所以也稱為「治外法權」。片面最惠國待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及法律等方面,給予另一國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稱為「最惠國條款」。這種待遇一般都是兩國相互給予,但是中國與外國訂定的條約,只片面規定該國單方面享有最惠國待遇,中國並無對等權利。而且凡是中國讓與任何一國的權利,只要是訂有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國家,均得援例享有。協定關稅:即外國貨物進口稅率與進口後運銷各地的稅率,均須與外國政府協商後訂之,中國不能自行提高關稅。這對中國經濟傷害甚大,由於沒有關稅保護,中國的工商業缺乏能力與歐美競爭,使中國淪落為列強的原料供應地與產品傾銷的市場。租界:各國取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劃定作為「居住或經商」的特定區域,在租界之內,外人可以築路建屋,之後更發展出獨立的政府與法律,不受中國政府的管轄,此舉無異是「國中之國」,嚴重傷害中國領土的主權。駐兵權和限制中國駐防條款:依照辛丑合約的規定,外國軍隊可以在北京使館區及北京天津山海關一帶分別駐防。又租界以內,亦多有外國軍隊駐屯,例如上海租界。此外,還限制中國軍隊不得在自己國家境內若干地點駐防,例如從北京到海道一帶。內河航行權和口岸設廠製造權:一國之內河,本應只准本國船隻行駛,但不平等條約的關係,使西方列強可以任意在中國內河自由航行停泊。馬關條約以後,西方列強又得以在中國境內口岸設廠製造,而中國又無管轄權,損害了中國工商業的利權。鐵路經營和礦山開採權:根據條約或合同關係,外國得以有在中國境內經營鐵路甚至開採礦山的權利。用人限制:中國海關郵政和鐵路高級人員,因條約或合同關係,必須聘用外人擔任。不僅影響中國利權,更使外人得以間接控制影響中國的海關郵政等相關事業。
點閱數53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2
排灣族的社會組織與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 排灣族的社會組織與文化
江貞衛/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排灣族有嚴格的階級制度,分為貴、賤兩大階級,即貴族地主與平民佃農,身分世襲。階級制度為世代所承襲,排灣族是個兩性平等的社會,採長嗣繼承。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家裡的第一個小孩,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繼承家族的財產、權利,因此許多部落出現了女性的頭目掌理部落的決策事宜。其餘的兄弟姊妹則於結婚後搬出本家,另立家屋、家名。在北部的排灣族還有介於貴族和平民之間的「士」的階級。平民是勞動階層,是社會的主體。平民在貴族的領地耕種、狩獵,要繳納各種租稅給貴族,如山林稅、狩獵稅、土地稅、水源稅等。平時要服從貴族的命令並接受貴族的差遣。貴族在政治、經濟上擁有相當的特權。部落中的土地及其附屬物、耕地、獵場、河流都是貴族所有。貴族是勞心階層,同時也是部落中的管理階層;不論公私,有權命令、調派平民。平時對平民要善盡扶助之責。遇有糾紛要協助仲裁。此外,也只有貴族才能享有裝飾的權利。因為貴族生活悠閒富裕,才能把時間花在裝飾上。貴族盡其所能美化其住屋、衣飾及器物。紋身是貴族的特權。青銅刀、琉璃珠、古陶壺也是貴族才能持有的重要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貴族的衣飾、家屋、日常用品及雕刻藝術上享有平民不能擁有的百步蛇紋。貴族家屋出入口的木雕柱、屋內主柱、屋簷下的桁板及室內的壁板,器具如木箱、木枕、木臼、連杯、針板、佩刀、盾牌及占卜箱等,都是百步蛇圖樣經常出現的地方。貴族被認為是百步蛇的後裔。百步蛇紋是貴族專屬的紋飾,藉以強調統治階級的權威、榮耀與力量。因此,只要從器物衣飾上的紋飾就能清楚地判別身分的不同。百步蛇紋除鞏固貴族神聖的地位外,更具有強化排灣族階級社會結構的功效。貴族階級講究門當戶對,以同階級間的聯姻為理想的婚姻形式,因此頭目階級常與鄰近村落的頭目結為親家。頭目是地主階級,擁有土地、河流與獵場。藉著婚姻關係可以擴展自我的領地。階級低的族人也希望能與比自己階級高的人結婚,藉以提升自己的階級,因而在婚生子女中會有階級升降的有趣現象。
點閱數52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6-02
魏源(1794-1857)的海國圖志-資源代表圖
web 魏源(1794-1857)的海國圖志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魏源字默深。鴉片戰爭期間,曾擔任兩江總督的幕僚,發覺中國之所以失敗,固然由於西洋人之船堅砲利,而當局對外界之缺乏認識,以及內部軍事、政治的腐敗,為主要原因。今後革新自強之道,唯有從社會人心方面著手,乃著「盛武記」一書,歷敘清初歷史推求盛衰之理。後來根據「四洲志」及歷代史志輿地書籍,加上外人紀錄,撰成「海國圖志」。此書內容包括四部分:一為記載世界各國歷史、地理和最近情形。二為敘述鑄造和使用西洋大砲的方法。三為敘述製造西洋輪船、水雷和實用工業技術。四為整理當時朝野和魏源本人應付西洋各國的策略。魏源不僅主張要學習西洋物質文明,更要從國民心理方面做文化之根本改革。他於序言上說明編書之動機:「為以夷以攻夷而作,為以夷以款夷而作,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國圖志所透露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在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所產生的第一部改革方案,也為中國在面對西方挑戰下所引起的第一次有力反應。他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主張,後來成為自強運動的指導方針,可以說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清代知識份子。
點閱數4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2
明清時期的朝貢貿易體系-資源代表圖
web 明清時期的朝貢貿易體系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傳統中國對外貿易,往往是政治意義考量遠重於經濟利益,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興盛,主要是來自於民間的力量,官方並未加以重視。明清以後,由於沿海一帶屢受海寇之患,因此為了維護國內治安與民眾生活的穩定,而實行海禁政策。在此政策下,民間的海外貿易幾乎停頓,只剩下官方所主導控制的「朝貢貿易」。所謂的「朝貢貿易」,實際上就是四周藩屬鄰邦對於中國天朝的進貢,鄰邦必須接受中國的冊封,才能藉著朝貢的名義與中國進行有限制的貿易活動。如果不肯接受中國的冊封,就不能進行貿易,足見政治考量遠大於經濟利益。而為了展現天朝上國的富足,中國官方不僅賞賜給外人的禮品相當豐厚,而且對於外人貿易活動也不進行徵稅,因此造成了「貿易逆差」的現象。因此明清時代的朝貢貿易體系實際上對於中國不僅沒有經濟利益可言,反而造成貿易逆差的不利現象。
點閱數242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