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58
閩菜的演變-資源代表圖
web 閩菜的演變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閩菜由於靠海,所以有著眾多的魚類料理與點心製做法,福建的氣候又適合甘蔗的生長,使得蔗糖在福建較容易取得,讓閩菜的香甜滋味獨樹一格。近代又因為成為通商口岸,因而有許多西方的調理技術也跟著被閩菜所吸收。閩菜的共通特色,就是愛用海鮮,調味料的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的蔥、薑、蒜等外,芥末、橘汁、沙茶等等,都是閩菜的調味料。菜餚口味香鮮、酸甜得宜、清鮮溫和。 閩菜又可細分福州、閩南、閩西三小系,福州菜以清淡為特色,湯鮮味美;閩南菜香甜,多用沾醬與佐料,台灣菜的前身。閩西則是較為鹹辣,與客家風味相近。烹法以溜、蒸、煨、炒、糟為主流。
點閱數44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干城教會介紹-資源代表圖
web 干城教會介紹
李郁芬/縣立潛龍國小國小1-6年級
干城教會介紹
點閱數25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12-17
婆娑之島—美麗臺灣-資源代表圖
ebook 婆娑之島—美麗臺灣
李國生/臺南市市立日新國小國小5-6年級
婆娑之島—美麗臺灣
點閱數315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25-07-12
西嶼鄉古蹟之旅-資源代表圖
web 西嶼鄉古蹟之旅
謝幸芳/澎湖縣立內垵國小國小5年級
影片、簡報、新聞報導資料及學習單
點閱數2119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8-12-24
祖孫週有獎徵答-資源代表圖
web 祖孫週有獎徵答
陳思穎/縣立林厝國小國小1-6年級
讓學生配對出古早務和現在比較常用的替代物品
點閱數10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1-09-28
DOC在地課程-橫山宋江陣-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橫山宋江陣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今年2月16日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教授帶領視傳系老師拜訪內門doc及西門國小,討論3月11日宋江嘉年華是否能協助做文化保存,經過討論後,期望輔導團隊能協助橫山宋江陣短片拍攝,視傳系劉老師隨即在3月11日即帶領學生前往嘉年華會紀錄並參與盛會,幾經修改,作品完成後將提供橫山宋江館展示廳撥放。
點閱數20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成功康樂臺~~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成功康樂臺~~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4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21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社區有教室之廟宇彩繪藝術課程教師手冊-資源代表圖
web 社區有教室之廟宇彩繪藝術課程教師手冊
劉奕甫/市立新興國小國小3-6年級
94學年新興國小社區有教室之廟宇彩繪藝術課程教師手冊
點閱數491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1-10-25
淡水文化基金會-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文化基金會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西元1858年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台灣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使得淡水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國際的港口。於是淡水開港通商後,外國人因為有居住、貨運、存貨的需求,所以滿清政府把砲台埔和鼻仔頭這兩個地方出租給外國人使用。   鼻仔頭這一帶原本是一些半漁半農的小村落,後來1894年英國的嘉士洋行買下港仔溝旁的土地,並興建倉庫,經營茶葉貿易。1897年英國煤油公司「殼牌」(SHELL)買下這裡,並建造兩座倉庫以及三座油槽,透過鐵路淡水線的一條支線,大規模經營台灣的煤油買賣。  因為煤油味道特別臭,所以淡水人又把殼牌倉庫叫做「臭油棧」。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轟炸台灣,殼牌倉庫也難逃一劫,並遭受猛烈轟炸,油庫並爆炸起火燃燒,成為民間流傳的「火燒臭油棧」的傳奇事蹟。  1945年殼牌公司因為產權糾紛,除了曾租給其他廠商當作倉庫使用外,就沒再改變倉庫的外貌。幾年前,交通部決定在淡水捷運線外圍再建一條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淡水的在地文史、環保、生態社團深感這條快速道路會嚴重破壞淡水河的環境生態,甚至破壞許多歷史古蹟,便向全台灣各地社團發出呼籲,成立「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共同抵制快速道路的修建。  殼牌公司瞭解行動聯盟的意義,經過詳思熟慮後,決定將此一百年歷史古蹟慨然捐給淡水在地的文化社團──淡水文化基金會。2000年12月31日殼牌公司在淡水各級學校、社團一同參與的淡水文化會議上,正式移交給淡水文化基金會。 6月台北縣政府正式公告淡水殼牌倉庫列為縣定古蹟。
點閱數462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1-10-26
加入WTO的衝擊問題-資源代表圖
web 加入WTO的衝擊問題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農委會表示,加入WTO後,關稅要降低,大概由20%降到12.9%,還有市場要比以前更開放,以前禁止進口的,現在都不能再禁止進口了。依照協商結果,加入WTO之後,除稻米採限量進口,花生、糖等22類農產品採關稅配額進口,蘋果、桃子等18種農產品,則將完全開放自由進口,對本土農業,將造成衝擊。在整體來講,加入WTO第一年,台灣農業產值會降低,估計總產值要降低247億左右。但是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表示,就總體來看,加入WTO以後的農業產值,會減少10%,就將近400億元。400億元大概等於四次的賀伯颱風,就是我們的農業損失。這樣的結果,不僅可能改變台灣的農產品市場,連帶地也影響到農業結構,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稻米農民。依山傍海,素有洋蔥故鄉之稱的屏東枋山,當地農會超市,陳列的不是傲人的本土洋蔥,卻是進口洋蔥。枋山總幹事表示,民國六十年到七十年的洋蔥,百分之九十都外銷,最高的外銷箱數,曾經到二百萬箱,對當時的農民而言,可以說種一分地的洋蔥,可以買一分地。這是農民種植洋蔥,最風光、最賺錢的時候。一個原本大量外銷賺取外匯的產業,在開放進口及國際競爭之後,近年來洋蔥產業快速萎縮,在加入WTO之後,這樣的衝擊將更巨大。加入WTO,按照以前的自由進出口以外,最主要是關稅調降,外國洋蔥價格將會下降,本地蔥農會變成更沒競爭力。但是洋蔥的故事並沒結束,加入WTO之後,蔥農們最擔心的勁敵,來自中國大陸。日本人和台灣人去中國大陸買賣,教他們栽培管理,所以他們的栽培管理有很大的變革,品質當然增加,但是他們栽培的成本,比台灣減少,台灣生產成本比他多六倍。 然而,中國大陸的農業競爭,已非單是農產品的低價傾銷,更嚴重是在農產品加工、經營上,中國大陸以廉價的勞力及技術的取得,在兩岸加入WTO之後,導致重創台灣農業的未來時,台灣農業該如何走?
點閱數607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0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