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人們如何適應氣候特色營造生活空間?-資源代表圖
人們如何適應氣候特色營造生活空間?
觀看次數71
修改日期:2025-06-17
人們如何利用平原,以營造出不同的生活空間?-資源代表圖
人們如何利用平原,以營造出不同的生活空間?
觀看次數70
修改日期:2025-06-17
人們如何因應自然災害,規劃設置出不同的生活空間?-資源代表圖
人們如何因應自然災害,規劃設置出不同的生活空間?
觀看次數61
修改日期:2025-06-17
臺灣茶葉的發展對臺灣的經濟有什麼影響?-資源代表圖
臺灣茶葉的發展對臺灣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觀看次數89
修改日期:2025-06-17
超時空之旅-臺灣史-資源代表圖
web 超時空之旅-臺灣史
張韶宸/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國小5-6年級
作業系統:Windows、IOS 搭配載具:Meta Quest 3、Meta Quest 2、HTC VIVE、Focus 3本教材結合6個時期的台灣歷史與事件,透過虛擬實境教材帶領學生深入探索臺灣歷史中不同時期的挑戰和變遷,包括: ● 史前時代-十三行文化: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工具和飲食,可以親身參與十三行文化特色之一煉製鐵器體驗。● 荷西時期:在歐洲殖民勢力的大環境下,了解荷蘭人在臺灣的貿易活動,並體驗狩獵當時重要出口品-梅花鹿皮的活動。 ● 明鄭時期:在了解鄭氏在臺的統治、建設及當時的社會風氣後,深入體驗當時屯墾活動。 ● 清領時期:參與臺灣開港通商後的大稻埕貿易活動,了解當時最著名的貿易商品-茶葉及各式中藥材。 ● 日治時期:了解在日本統治下的經濟政策,並體驗甘蔗採集及搭乘糖廠小火車。● 戰後臺灣經濟發展時期:了解臺灣從戰後到現代經濟發展的變遷過程,體驗「客廳即工廠」的家庭代工任務。關鍵字:史前文化、十三行文化、金屬器、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鄭成功、屯墾、開港通商、大稻埕、洋行、農業、水利設施、新式糖廠、蔗糖、加工出口區、外銷、家庭代工
點閱數444
下載數41
修改日期:2025-05-20
傳統技藝-量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量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木製量器,器身以木板拼接製成,整體呈現鼓腹桶狀,器口、器足有金屬加固,器身刻有「協成正號」、「宣統弍年荔月吉置」、「成春為記」、「嶺」等字。通體皆無裝飾,為著重實用之器,但器口、器足處之金屬多有繡蝕痕跡,器身塗漆多有斑駁脫落,露出原木裡層。量器是做為商販度量衡標準之用,除官府外,商郊、商號亦會製作自己的標準量器,以供交易使用。
點閱數23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呂洞賓(手持八寶中的拂塵)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戰國時期六國合縱中的楚、魏兩國官將及隨從。
點閱數2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考生籃擔-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考生籃擔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三件一組的考生籃擔,由兩個考籃與一個扁擔組成。考生籃是以竹骨竹編方式製作,以竹片為框架,籃面、蓋面則都以竹篾編成,籃體竹片上可見釘子接合痕跡。在上蓋與籃體間有鎖頭,在籃體底部有金屬環與孔洞,用以穿綁繩子,固定籃體,並方便肩擔。扁擔兩端窄中間寬,兩端有突起之鈕,鈕中有孔,亦是方便穿綁繩子之用。這類考生籃,又稱為書生籃、童生籃,是古代科舉社會學子在上學或應試之時,用以承裝文房四寶、書本用具之用,故得其名。小者可用手提,大者則可用肩挑。
點閱數2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樂者-椰胡-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樂者-椰胡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臺灣皮雕藝術家段安國的作品「樂者」中之椰胡。作品利用皮革上的毛細孔及拉扯產生的紋理皺褶,呈現出樂手拉椰胡的生動表情及立體姿態。不同於科班出身的同行,段安國沒有美術科班背景,只是一位曾在市場工作的肉販。正因沒受過美術教育,其作品更顯得質樸非凡。他認為在焦躁浮動的社會中,需以慢活的態度調適身心,因此常以市井小民作為題材,多以懷舊調性傳達對生活的思考。
點閱數2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狀元拜相玻璃畫-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狀元拜相玻璃畫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玻璃畫色彩鮮明亮麗,複製性高,常單獨作為廣告招牌、神佛畫像及木製神龕或家具表面的裝飾,是臺灣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以前相當流行的一項民間工藝。玻璃畫的特殊之處是把圖面畫在玻璃背面後封起來,從正面觀賞,因作品有玻璃保護不易因碰觸而損壞,故能長時間保持色彩鮮豔。但也因此,題字與作畫時必須左右相反。此外,使用的顏料因具有覆蓋性,因此上色時的先後順序也與畫在紙面上不同,如畫人物服裝時,必須先畫衣著上的線條及紋樣才填上色彩。此幅作品為「狀元拜相圖」,亦有狀元及第、功名顯達、前途富貴之意。圖中一白髮老者著紅色官服,騎著駿馬以狀元之姿衣錦榮歸,眾家眷出廳迎接喜氣洋洋。整體來看,人物表情生動自然,姿態各異,服飾上的圖案每個人皆不相同,但都刻劃細膩、賦色典雅。背景建築以純熟的界畫技法描繪,規整有序,工細而有法度,為民間藝術極佳之作。
點閱數28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