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3
貼出金光彩-資源代表圖
web 貼出金光彩
呂龍興/市立溪海國小國小3-6年級
金融教育教學活動
點閱數22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9-05-15
傳統技藝-【藝術體驗基地】 農曆新年玩手創 金豬報喜─版印福符-資源代表圖
繼2018年的《木狗年印春聯》版印活動的熱烈迴響,臺灣戲曲中心將於2019年1月27日再度推出《金豬報喜─版印福符》活動,為新年暖身。活動包含「符咒版印體驗活動」及「十二生肖版刻教學」,本課程由「版條線,花園」進行教學,結合文字、版印、藝術、文化等概念,帶領民眾親手創作避邪祈福之意的幸福符咒,祈求豬年「諸事順利」!
點閱數13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明的進程?-禮儀與健康-資源代表圖
web 文明的進程?-禮儀與健康
顏汝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9世紀(清末)西方勢力進入中國,除了將船堅炮利帶入中國,同時也傳入西方的知識、技術、娛樂、服裝時尚……從沿海城市吹入偏遠內陸。自1843年開埠以來,上海因地利之便,成為當時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在接收西洋的資訊上十分容易。隨著時間發展,當地人由於看到、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增加,對於許多非中國的事物習以為常,對洋兒意的接受度漸較其它地區為高。當中國的天足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時,上海的時尚女性拋棄了精巧玲瓏的金蓮,許多天足女子改穿來自西方的舶來品-高跟鞋。在20世紀初時,上海的女子仍被要求纏足;但大約經過10年左右,這種情形已產生很大改變。20年代時,雖然當時女性身上的穿著仍十分中式,但腳上已是足蹬高跟鞋。到30年代,上海女子流行燙著好萊塢的捲髮,西式洋裝也廣為當地女性接受,另外旗袍是另一項女性流行服飾,當時甚至有人穿上3寸高的高跟鞋。而這些情形皆可從當時的畫報等一窺究竟。在民初的一些畫報、雜誌中,看到畫中女子腳上常穿的鞋子是高跟鞋,或許多少可反映出此時高跟鞋成為上海姑娘出席許多場合的重要配件。而在現代社會,大多認為在正式的場合中,女性腳蹬高跟鞋是種美、是禮儀的表現,雖然不確定這種觀念從何產生,但這或許是因在纏足風尚衰退後,原本的傳統弓蓮不復流行,此時西方的高跟鞋又傳入中國,在哈洋的風潮下,使得中國女性開始流行穿高跟鞋,並漸成為美麗、摩登與端莊的象徵,一直流傳到現在。當女性開始習慣穿高跟鞋,並視其為新潮、進步的象徵時,卻忽略了高跟鞋其時對女性的健康是個潛在的殺手,尤其愈高跟的鞋子愈是容易造成傷害,導致背部和膝蓋的病變。然而,當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較重視的是穿上高跟鞋有種搖曳生姿的美,甚至喜愛穿愈高跟的鞋子,即使高跟鞋造成腳部的疲累也樂此不疲,是否可視為是繼三寸金蓮後,對中國女性的另一種束縛呢?
點閱數45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05-06-16
喀爾文教派-資源代表圖
web 喀爾文教派
黃立儀/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與馬丁路德幾乎同時期的改革,還有在瑞士的茲文利(Huldrych Zwingli,1484-1531),他在蘇黎世首先發難。在他死後,由喀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接手,主張宗教、道德應合而為一,崇尚簡樸、勤勞、自律的生活。
點閱數412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5-26
再造歷史現場-佳心舊社調研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佳心舊社調研影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佳心舊社調查研究暨GIS故事地圖建置計畫」委由中研院史語所團隊以徒步方式,以地毯式搜索的方式踏遍廣達400公頃之佳心舊社區域,遇布農族先人所建立的石砌遺構,即以GPS標定位置,輔以影像、文字詳加記錄。調查成果令人驚艷,共記錄到81處家屋及工寮遺構、19處工作平台、658筆耕地遺構叢集等,證明此一區域過去確為布農族人的生活場域。對於記錄到具代表性的建築遺構,以攝影測量方式,建立3D模型。除了徒步調查,本計畫亦引進空載光達雷射掃描技術,建立此區域光達圖資,以配合調查成果的解讀。在資料呈現的部分,研究團隊進一步將生硬的考古學調查成果,以GIS故事地圖(GIS Story Map)概念,於網頁設計互動式導引架構,轉化為具故事性的空間敘事。更值得一提的是,田野調查過程中,中研院史語所團隊與舊社後裔相互配合,並密集訪問地方耆老,以加強考古學研究成果在地觀點上的詮釋。
點閱數19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3-12-18
軍事建築-長城-資源代表圖
web 軍事建築-長城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中國的長城最初作為軍事建築,主要用來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最早的長城建於春秋戰國時代,最早是為防止匈奴入侵而建,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歷朝歷代都有對長城做過修復工作,而大規模修築長城的最後一代是明朝,主要是用來防備蒙古和女真等外族入侵,明代長城才是我們今日見到的萬里長城。居庸關-萬里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邊。居庸關是萬里長城上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居庸關位於北京西北約60公里,南俯京師,北拒塞外,自古即為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居庸關兩側高山聳立,中間一條峽谷,縱深約20公里,俗稱“關溝”。居庸關關城即設於溝的正中。居庸關建築於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的交會處,為北京與北方的門戶。居庸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記載。居庸設關始於漢代,但只是居庸縣和軍都縣兩縣之間的關口,還不是長城上的關口。據長城專家考証,居庸關修築長城是自北魏才開始的,到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自幽州北的夏口(今南口)至恆州(今山西大同)修了長900多里的長城,後來又從這裡往東修至山海關。這時居庸關才和長城有了聯繫,成為長城上的一處重要關口。
點閱數21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綠活圖~百年有機園-資源代表圖
web 綠活圖~百年有機園
李郁芬/縣立潛龍國小國小1-6年級
綠活圖~百年有機園
點閱數31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12-17
傳統技藝-以刀代筆 頭目藝術家哈古的木雕之路 不受局限的創作視野-資源代表圖
長年對於生活周遭敏銳觀察積累的素材、對族群文化傳承的使命,再加上自學雕刻技藝,哈古(Haku)已成卑南族木雕藝術發展的關鍵人物。四十七歲那年,哈古投入木雕創作,讓不起眼的木雕藝術起死回生,發光發熱,建立原住民的自信心與自尊。
點閱數19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認識家鄉桃園蘆竹-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家鄉桃園蘆竹
李宗憲/市立錦興國小國小4年級
1. 能認識家鄉歷史的沿革。2. 能認識蘆竹地名由來與地理位置。3. 能說明蘆竹區經濟活動的轉變。4. 藉由認識蘆竹區,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感。
點閱數227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5-05-12
圓形競技場-資源代表圖
web 圓形競技場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混凝土建材的發展對羅馬建築而言,比大理石的使用更為重要。羅馬人將它和拱與拱頂結合運用,帶來建築上的重大改革。拱成為羅馬建築中的本質元素,強調了土石結構的力量與巨大,用以建造羅馬帝國境內的各種公共建築。這一切彷彿象徵著帝國本身的持久權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圓形競技場。
點閱數2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