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819
幕府政治-資源代表圖
web 幕府政治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元九世紀以後的日本,均田制破壞及朝綱與地方秩序紊亂,造成傳統氏族及封建勢力抬頭,幕府取代朝廷而掌握實權,社會分為天皇、貴族(豪族)、武士及平民等階級。幕府執政期間曾發生兩次元兵征日的事件,日史稱為文永之役及弘安之役,元兵敗;而後宋、明時代,中日貿易仍相當興盛,但倭寇之患也日趨猖獗。豐臣秀吉尊榮皇室、削弱諸侯、鼓勵武士將內戰轉為對外侵略,使中、日兩國爆發朝鮮之役,使明朝衰落,日本政局則由德川家康重新統一,建立江戶幕府。
點閱數28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唐三彩的歷史研究價值-資源代表圖
web 唐三彩的歷史研究價值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我們常說唐代是個兼容並蓄的社會,這一點可以在不少出土的駱駝俑及鷹目深鼻的西方人中得到印證,而這也可以看出唐代中西交通應是頗為頻繁,西方人到中國來的必然不少。充分證實了唐代是個「兼容並蓄」社會的事實。另外在人物俑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唐人的穿著打扮,是社會生活史很好的參考材料。當然,對現代的人來說,唐三彩也是不可多得的裝飾品,造型特殊,色彩鮮豔的唐三彩正好可為居家增添一番樂趣。
點閱數2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福州-資源代表圖
web 福州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明成化二年(西元1466年)決定將福建市舶司,由泉州遷到福州,此後福州就成為對琉球開放的唯一港口。琉球的貢船每次都挾帶貨物,進行貿易。明朝政府派往琉球冊封的船隻,也進行同樣的活動。
點閱數2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黑水國古城 - 北古城與南古城-資源代表圖
web 黑水國古城 - 北古城與南古城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黑水國北古城:黑水國之名不見史籍,相傳先秦時期小月氏、匈奴在此建都。中國人也稱匈奴為黑奴,加之建於黑河之濱,故有黑水國之稱,屬漢朝張掖郡管轄。城遺址位於今張掖市西北17.5公里黑河西岸,城址近方形,東西228米,南北254米。現存城垣殘高5.5米,底厚4米,西垣大部分為流沙埋沒。黑水國南古城:距黑水國北古城2700餘米,城為方形。東西248米、南北222米,城垣殘高8米、底厚5米。南古城內遺有大量磚瓦陶片和漢代子母磚。
點閱數2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日本 - 奈良三彩-資源代表圖
web 日本 - 奈良三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發現三彩的遺址有好幾處。西元1954?1969年,日本玄海灘發現唐三彩陶殘片二十二塊,拼合後是一件三彩長頸貼花瓶。在奈良,大安寺的金堂與講堂之間的燒土層裏發現唐三彩和紋胎陶,陶枕有三十多件。1968年,奈良縣橿原市安部寺址西北出土過唐三彩獸足殘片。奈良的正倉院作?皇家收藏機構,在當時收藏的不少精美的三彩器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
點閱數44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與佛教相關的節日-資源代表圖
web 與佛教相關的節日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中元節」─原名「盂蘭盆會」,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日,「盂蘭盆」在梵語中是解救倒懸之苦,就是說,舉辦這種法會,可以解救陷於痛苦中的祖先亡靈。據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蓮,得知亡母在地獄受盡苦難,便向釋迦牟尼請求解救之道。釋迦牟尼叫目蓮在七月十五日這天準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便可解救亡母免於受苦。魏晉時代的梁武帝首次舉辦「盂蘭盆會」,到了唐代,非常重視此項法會,而一直延續至今,又稱為「中元節」。「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覺悟成佛的日子,據說他在成佛之前曾苦行六年,最後因體力不支倒地,善良的牧女見釋迦牟尼昏倒,就把手邊的雜糧、水果,用泉水熬成粥糜,餵給釋迦牟尼吃下。往後,每到十二月初八日,寺院都會舉行法會,並仿牧女的做法,也熬粥米供佛。由於十二月又稱「臘月」,所以這種粥就叫「臘八粥」,流傳到民間後經過改良調味,添加了許多營養的材料,成為一道可口的點心。
點閱數815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0-05-21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香料-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香料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金顏香: 正出於真臘,大食次之。其香乃木之脂,有淡黃色者,有黑色者,拗開雪白為佳,有砂石為下,有氣勁工於聚眾香。丁香:出於大食闍婆諸國,其狀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氣,郎官常咀嚼後以奏事。乳香(薰陸香):出自於大食國,其樹類松,以斧斫樹,脂溢於外,結而成香,聚而成塊。上品為揀香,圓大如乳頭,透明,俗呼滴乳,又曰明乳。龍腦香:龍腦香樹,出在婆利國。婆利人叫它“個不婆律”;波斯國也有這種樹。樹高八九丈,大的有六七圍粗。葉呈圓狀,背面發白;此樹不開花就結實。樹有肥有瘦,瘦的出“婆律膏”。香料在樹的內心,把樹截斷、劈開,才能取出來。膏從樹頂上流出,可在樹上砍出一個坎兒來盛接。若做藥用,則另有用法。 龍涎香:大食西海多鯨,其涎浮水,積而能堅,鯨人採之,以為至寶。新者色白,稍久則紫,其久則黑,似浮石而輕也。
點閱數32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1
佛教洞窟遺址 - 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資源代表圖
web 佛教洞窟遺址 - 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麥積山石窟:在中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麥積山石窟據有關歷史記載,開鑿年代在西元三八四至四一七年的後秦時期,後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歷代皆有修鑿。西元七三四年,天水一帶地震,崖面中部塌毀,使窟群分作東西兩部分。東崖存洞窟五十四個,西崖一百四十個,保存泥塑、石雕造像七千二百餘身,壁畫一千三百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見長,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館”。麥積山石窟是中國諸多石窟寺廟中風景最為秀麗的一座,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最為著名。泥塑以形傳神,神形兼備,反映的內容具有徹底的世俗和濃厚的生活情趣。塑繪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顯明。為中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二十五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一千六百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 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田約特干: 該遺址是古代於和闐地區重要的聚落遺址;從現代遺址的分佈看來,遺址無任何古建築痕跡,城池輪廓亦不詳。歷代出土文物均來自於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層,文化層厚達3米左右。在遺址的東北角,有一處裸露於地表的文化層,陶片密集分佈。歷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殘片、古錢、玻璃片、珠子、金質鑄像、畫押、玉塊及骨頭等文物。陶俑多為人物、動物等造型,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劃、壓印和附加的紋飾及浮雕,題材為植物、人物、動物與幾何形圖案,波斯、希臘風格極濃。
點閱數40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1
玄奘-西行取經-資源代表圖
web 玄奘-西行取經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當時的中國西部還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嚴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絕玄奘的申請,約好了的同伴都不去了。玄奘沒有被困難嚇倒,唐太宗貞觀三年(西元629年)開始了他非凡的西行之路。玄奘當年出國是違犯禁令偷偷出去的,後來唐太宗知道了他的全部情況,很佩服他的堅強意志,特派房玄齡去迎接他,長安城百姓和僧尼們也夾道歡迎。玄奘見了唐太宗,介紹了他旅途上的見聞。在以後的十九年中(西元664年),玄奘潛心從事佛經翻譯,共譯出佛經七十五部,總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講解佛學,法相宗,又稱唯識宗,便是玄奘所創。此外並撰寫《大唐西域記》,這部書記載了包括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及尼泊爾等中亞、南亞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情況、民族源流、物產風俗、宗教信仰、歷史沿革和語言文字。之後陸續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一部世界名著。
點閱數29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貳師泉、懸泉置-資源代表圖
web 貳師泉、懸泉置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貳師泉又名懸泉,俗稱吊吊水。傳說在西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貳師將軍李廣利西征大宛,來到安西、敦煌間這片戈壁沙漠中,士卒斷水,焦渴難忍。李廣利面對石山峭壁長嘆,舉劍向一處山壁刺去,一股清泉頓時從石壁上噴湧而出,救了全軍性命,後人就將此泉稱為貳師泉;直至今日,仍有涓涓細流從石縫中滲出。西漢政府在懸泉谷口西側,設懸泉置。「置」就是以四匹上等馬駕駛傳車傳遞文書的郵站。西元1990年,考古學家在此發掘出漢簡一萬八千餘枚、西漢麻質紙和數千件貨幣等珍貴文物,堪稱一座古代郵傳、文書制度的博物館。
點閱數102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