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時代晚期羅馬國內因爭奪政權和建立軍事獨裁進行內戰,雖然在西元前60年龐培、克蘇拉及凱撒結成所謂的「前三頭聯盟」,但隨後又進入內戰,龐培於西元前48年在法勒沙【Pharsalus】 戰敗而逃往埃及,不久即遭暗殺。此後龐培的繼承人雖仍繼續與凱撒爭鬥,直至西元前45年凱撒的權力已達顛峰。接下來的凱撒著手進行很多頗有成效的改革,奠定往後帝國建立的基礎,但在西元前44年凱撒遭到暗殺身亡,羅馬再度陷入混亂世界。西元前43年與凱撒有密切關係的三人:密友安東尼、騎兵長官雷必達及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形成後三頭時代,經過一連串的政治鬥爭及內戰,屋大維取得最後的勝利。勝利後的屋大維鑑於先前凱撒遭暗殺的前車之鑑,屋大維在集權過程中相當小心,表面上尊重共和,自稱「第一公民【Princeps】,目的在避免「國王」或「獨裁」等令羅馬人厭惡的頭銜。西元前27年屋大維接受元老院所授予的「奧古斯都」【Augustus】(具有神聖、偉大之意)的尊號,集政治、司法、宗教及軍事最高首長等大權於一身,實際上已成為羅馬皇帝。
修改日期:201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