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73
在無聲中發現愛-資源代表圖
web 在無聲中發現愛
楊婷婷/市立大明國小國小3-4年級
從國語課程《海倫‧凱勒的奇蹟》延伸的綜合活動課程:《在無聲中發現愛》,透過對於聽障者的了解與同理,進而安排實際與聽障者的訪談與互動,讓學生能夠尊重、同理,並學習用不同的符號與方式與聽障者做溝通。
點閱數617
下載數32
修改日期:2025-10-15
環境教育-資源代表圖
web 環境教育
劉淑敏/市立楊梅國小國小3-4年級
能從影片觀賞中學習擷取重點,並增進對環境教育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點閱數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4
媒體識讀-事實是這樣嗎?-資源代表圖
web 媒體識讀-事實是這樣嗎?
吳宜樺/市立元生國小國小5-6年級
各組一台ipad、appple TV輔助投影
點閱數291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25-10-05
跟著農夫下田趣-感恩農夫珍惜食物-寶哥的友酵米-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感恩農夫珍惜食物-寶哥的友酵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嘉義縣鹿草鄉的青農寶哥﹣許正寶接手家中的農地之後,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家人「食的安心」,他致力於酵素栽培、奶粉栽種的自然農法取代慣性農法栽種技術, 寶哥堅持以自製酵素肥料方式栽種稻米。慢慢獲得鄉內農友的認可,而且越來越多農友加入酵素肥料栽種的行列,現在他運用酵素農法的田地,從起初的3分地,一路到現在拓展達42甲地。寶哥友酵農場除了出產「友酵米」另外還有呈皇米、黑米、香米、玉米、玉米筍,還有推廣親子體驗活動。寶哥長期耕耘形成一股異業同盟、群體互助的方式,致力於讓大家了解什麼是友善對待土地永續自然生態,對食物的謙卑,珍惜得來不易的作物。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你要跟我們買菜嗎-新上國小農銷課-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你要跟我們買菜嗎-新上國小農銷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新上國小位於人口稠密、交通繁忙、商圈密布,可說是都會中的都會,一般而言,孩子的活動空間極為受限,高層建築也不利於自然體驗教育;但是學校就把劣勢轉為優勢,帶著孩子在都市高樓當起「教室小農」,將走廊觀賞用花台變成一塊塊農田,帶著學生一起動手農作、觀察學習、餐桌料理、行銷義賣到公益回饋及社會共好。這門產銷課,還真的很不容易,高年級的同學複製現實社會公司行號裡,公司與公司的良性競爭、老闆與員工相處共事的方式,一來加深體會父母工作的不容易;二來提早接觸社會,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不斷修正自己及發揮所長。【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陽台菜園新上國小幾年下來在校內種植超過70種以上蔬果,就在教室外面走廊上的各班花台,因為健康植物會吸引昆蟲、鳥類進駐,孩子想盡辦法在農穫與生態之間,以「創造新的美感經驗」與動植物共生共好,透過實際參與,發現蔬菜與蟲鳥之間如何取得共存平衡的問題與討論。這堂課從種植蔬菜開始,師生遇到各類問題、尋求解決策略與方法,發展成不同課程,整個課程讓學生們能學習生態平衡,與不同物種共居於校園,讓學習歷程化身一幅美感生活學習地圖。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系列活動,讓大人小孩一起親身體驗從插秧、學習台灣傳統水稻的知識、米食文化到收成,共有五次,今天是第二天的活動。李法憲有機農場的法憲老師同樣安排了讓大家收穫滿滿的體驗課程!首先是高雄147水稻育種家吳志文博士跟大家分享水稻育種的過程及稻米的小故事,另外吳博士還教大家怎麼買米。【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挲草挲草是把下田裡外型跟稻子很相似的粺給拔除, 說是除草只對一半,還要讓要長出來的草、長不出來,才是把挲草做的完整。【美食小神農】這次活動連結了幾位長期鑽研米食料理的媽媽,一起做創意米食料理,它的背後用意是希望鼓勵家長多多利用在家備餐與用餐的時間與家人更多的互動,並藉由創意來提升食材的各種可能性,讓小孩開始期待在家用餐,讓大家能夠吃的健康也增加感情交流,同時增加米食料理,提高本土國產稻米的食用量,挽救本土農業未來的發展這一次的米食料理課程有手工麻糬製作與花生米漿製作,都是本土在地食材的利用,除了現場指導大家操作之外,也是希望大家學起來回家可以跟小孩一起動手做,現場也準備搗臼,給大家操作,小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另外,法憲老師從雲林載回一頭會耕田的黃牛,未來將延續牠耕田的功能,成為梓官區目前僅剩唯一一頭的耕牛,希望可以盡力保存農業文化,讓未來小孩對於農業的相關經驗不再只是停留在【聽說或傳說】,而是能夠親身體驗與經歷。
點閱數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美濃的白玉蘿蔔與小地藝術日-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美濃的白玉蘿蔔與小地藝術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美濃冬季限定作物白玉蘿蔔上市了!今年受颱風影響,蘿葡種子較晚播種,又在播種時遇到下雨,所以採收時間往後延,是過往美濃秋冬裡作種植最晚、最慢的一年。美濃冬季出產的白玉蘿蔔個頭飽滿、皮薄鮮甜,每年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體驗新鮮現採的好滋味,今天節目中的柏豪及佳蓉因為種植白玉蘿蔔,也提供白玉蘿蔔在地人的各種不同吃法、挑選的方式 。另外12月8、9、10日連續三天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5點,歡迎大家到果然紅農藝生活來參加【小地藝術日】2023年小地藝術已經是第四屆,今年果然紅花了很多心力準備場域與活動,招募了60多個市集品牌,期待讓久違的朋友們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點閱數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5-5活動最終篇)-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5-5活動最終篇)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這一系列活動從一月份插秧開始,歷經四個月的時間,大家持續回到農場三次之後,終於在第五次的今天收割了,看得出來大家都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畢竟從無到有,幾乎都參與到了,原本插完秧苗,有些人還在懷疑這麼小的秧苗這樣插著真的就會長出稻米來嗎?從插秧一開始大家學習觀察、紀錄,今天法憲老師請大家把映入眼簾的畫面牢記在腦海裡:「這是一片沒有農藥與化肥,連有機質肥料也都沒有的稻田」葉片雖然有點偏黃,卻仍然結出沉甸甸的稻穗,打破了傳統上認為一定要噴藥施肥才能有好收成的刻板印象,希望這樣的記憶能夠成為這群孩子們日後的食育教育打好基礎。今天讓人感動的是在割稻前,法憲老師藉由詩人吳晟的詩作﹣【我不和你談論】來表達對土地的感謝,後續還有大小朋友自願上台表演,完美的為這次活動留下永不停止的驚嘆號!
點閱數2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小紳士小淑女-南安食魚學堂-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小紳士小淑女-南安食魚學堂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南安國小學區所在地「彌陀」,是臺灣虱目魚的故鄉。彌陀的孩子,從小在家,餐桌上大多有魚料理,透過基礎教育融入食魚教育,更能認識彌陀漁村和文化,吃起魚來,會更有情感。在《食農教育法》通過前,南安國小早已主動申請農業局的食農教育計畫,從1~6年級各年級課程,融入各種食魚料理、認識魚種類。此外,也從魚的各種加工品,如虱目魚類加工品,從魚鬆及魚丸的製成,加工魚製品的料理方式,會有哪些風味呈現,有意識地認知用煎、烤、炸及魚粥魚湯的料理方式,可以加入哪些佐料,讓孩子能更有意願去嚐試不同魚料理,因而更喜歡吃魚。【南安食魚學堂】餐桌上的禮儀來自海的味道,轉化成角色扮演的食魚餐桌活動,由學生分別裝扮小紳士、小淑女、廚師與外場服務員,將彌陀在地的虱目魚特產結合南洋風情,讓學生烹煮出「月亮魚餅」、「印尼炒麵」與「叻沙火鍋」等三道料理,把手作創客教室妝點佈置成西餐廳,大家玩煮菜、點餐、使用刀叉的扮家家酒遊戲。在優美環境與輕柔音樂的襯托下,學生梳理儀容,打領結、穿洋裝用餐,「請問!」、「謝謝你!」成為交談時的慣用語,連吃飯的動作都變得優雅有氣質。彌陀區有山有海,有產業有文化,彌陀是台灣皮影戲的重鎮,有「皮影戲窟」之稱,同時彌陀頂厝斗笠過去享譽全台,南安國小用心把彌陀的兩項重要文化資產做結合,以成人文打卡新景點。
點閱數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我們一起幫鳳梨搬家-溪埔國中-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我們一起幫鳳梨搬家-溪埔國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大樹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孕育出「三寶」﹣鳳梨、玉荷包還有水 ,水? 原來大樹是水源保護區,大樹的水,早在日本時代就被列入「台灣名泉」,所以民間有句話說「若食大樹水、無肥嘛會水」。【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幫鳳梨搬家溪埔國中的孩子,在不同年級對鳳梨有不同的課程設計,學校希望孩子從小了解自己的特色和優點,未來才能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動力。頂著大太陽,這群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互相分工合作、透過課程有系統有脈絡的培養和啟發,相信一點一滴累積增長自信心也對家鄉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多的感情。【學校沒教的事】怎麼種鳳梨種鳳梨從取苗、整地、施肥、鋤草、灌溉、防曬、催花直到採收共有十個步驟,前後竟然要18個月,而且在種植過程還要注意田裡其牠動物或是蟲類的侵襲,農夫老師說,從鳳梨被吃的樣子可以看出是哪種動物,實在是太有意思了!但是南部天氣炎熱,雖然鳳梨耐熱,孩子在過程中也須及時灌溉及為它們做好防曬,才能享受到豐碩的果子。
點閱數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