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84
清潔小高手(一)整理垃圾(打掃工具)-資源代表圖
web 清潔小高手(一)整理垃圾(打掃工具)
李曉莉/市立東門國小國小3-4年級
一、認識常用打掃垃圾工具。二、能使用打掃垃圾工具打掃垃圾。
點閱數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1
整理小達人-資源代表圖
web 整理小達人
陳毓媜/市立東門國小國小3-4年級
一、能認識個人常用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二、能辨別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的放置位置。三、能放置個人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於正確位置。
點閱數1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31
國土·國軍·國際觀-資源代表圖
web 國土·國軍·國際觀
吳佳宜/水上國小國小3-4年級
隨著全球局勢的變動、自然災害頻仍與資訊爆炸的年代,學生在面對「國家認同」、「防災知能」、「國防意識」以及「國際關懷」等議題時,常因資訊片段或缺乏系統化的引導,而無法建立正確理解與價值判斷。本課程旨在透過連貫、有層次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從認識自己出發,了解國家與社會的角色,進而關心災害應變、國防安全與國際情勢,培養他們具備初步的公民素養與危機意識。透過五節教學內容,學生將逐步建立「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如何與國家同行、我如何面對災害與衝突」的整體概念,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同理心、責任感與行動力。1.從認識自我出發,建立國家認同透過探討中華民國的國名、國旗、護照與國家四要素等主題,引導學生理解國家的構成,並透過自身經驗連結,強化對國家的歸屬感與尊重。2.結合理論與生活,強化防災意識採用學生熟悉的真實案例(如凱米颱風等新聞),讓學生理解天災與環境風險的存在,並認識國軍、民眾、政府等在災害應變中的角色與責任。3.結合國防教育,落實全民參與精神介紹空軍、海軍、陸軍與實地觀察軍事活動,讓學生理解國軍的任務與訓練,並思考如何以平民角色支持與參與國防,培養公民參與意識。4.拓展國際視野,關懷世界和平透過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等實際案例,結合地理與時事,引導學生討論衝突的成因與影響,從中認識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5.強調學習有感,培養行動力與表達力設計豐富的討論、發表、畫圖、便利貼牆等互動式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表達感受,將知識內化為態度,態度轉化為具體行動。
點閱數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致敬英勇國軍-資源代表圖
web 致敬英勇國軍
林麗芬/志航國小國小4年級
2024~2025,媒體不斷播放共機擾台、盤旋於臺灣海峽四周的新聞;四年級的學生,對於共軍擾臺的新聞雖不陌生,但由於社會課尚未提到臺灣與中國在世界地圖上的相對位置與兩岸之間歷史發生緣由,因此四年級學生對於「共機擾臺」這四個字的感覺是奇特,為什麼中國要派飛機或是戰艦這麼靠近臺灣?嘉義市志航國小原為「空軍總司令部附設空軍子弟學校」,政府為了紀念空軍烈士高志航先生的英勇事蹟而更名為「志航國小」。本校與空軍有很深的淵源,除了認識高志航烈士是每個志航國小學生必備的知識外,志航國小有許多家長也在嘉義水上空軍基地服務,也因此學校可以透過公文申請到空軍基地參訪,或是邀請家長利用休假時蒞校分享飛行員以及地勤人員在空軍基地擔任的任務與勤務工作。 2024年臺灣花蓮發生大地震,我們從新聞報導中看見國軍投入救災與物資援助行動,筆者本次設計國防教育課程著重於國軍投入救災的心力與付出,因為聽課者是9-10歲學生,筆者上網找尋關於去年花蓮地震國軍救災相關新聞報導,由於時間點離目前時間相近,相信看見相關新聞報導學生會有所感觸,進而了解國軍除了平時訓練勤務保衛國家安全外,亦扮演國家發生重大災難時的救援者。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隱藏在城市中的國防印記~象山✖軍事遺跡✖四四南村-資源代表圖
一、動機:透過地方歷史學習與實地探究,引導學生從在地文化與軍事地景中,認識國防安全的重要性,並思考自己作為公民在保家衛國中的角色與責任。象山與三張犁靶場之間的連結,以及信義區的國防歷史背景,將作為本課程的起點,讓學生深刻理解「國防教育」不僅存在於國土邊界,更深植於市民日常生活之中。二、理念:(一) 連結學科教育與生活環境:本課程透過跨領域的整合,將國防教育與社會、綜合領域的學習內容結合。課程設計不僅讓學生理解臺北市信義區的自然環境生態,還能認識到這些自然條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透象山的歷史背景,讓學生意識到國防是維護我們生活品質的重要保障。(二) 從地方歷史出發的實地探究:以象山與三張犁靶場作為本課程的主題背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探索周邊的歷史遺跡。實地走訪象山公園和四四南村,透過做中學,讓學生對「國防」有更加具象的理解。(三) 增強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此課程強調防災、防空演練的實用性和日常性。透過課堂內外的防災演習,學生能夠掌握防空與避難基本技能,了解應對各種災難時的應有行動規範。(四) 對於全民國防課程的理念傳達:課程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國防並非只是軍隊的責任,而是全民的義務。每一位國民無論年齡、性別,都應當在不同的領域和生活中扮演支持國防的角色。
點閱數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感謝國軍~防衛韌性一起GO GO GO-資源代表圖
web 感謝國軍~防衛韌性一起GO GO GO
張曦文/育英國小國小5年級
從2022年的烏俄戰爭、2025年印巴衝突、以伊戰爭到全世界極端氣候造成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及美國熱浪侵襲、查德洪水災害、日本地震、緬甸風暴;再到臺灣2024年的0403花蓮地震及凱米颱風,我們不難看出,全世界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天災及人禍,面對不同類型的災害,其災害應變能力及災後復原與重建,在在考驗人民防災韌性的能力及世界各國的治理能力。全民國防教育的範疇愈來愈廣,從總統府新設置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中涵蓋五大範疇可以看出,分別為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為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希望能強化我們國人的國防、民生、災防與民主四大韌性,以維護國家的安全、和平及穩定。 在108新課綱中強調的「素養導向」、「統整融合」、「知行合一」三大特色, 即希望新課綱能連結舊課綱,融合與建構為新課綱五大學習向度,並且聯結日常經驗與未來生活,讓學童藉以災害的經驗學習中,在災害防救與軍事知能可以並重發展。 本教案設計以臺灣去年的天災造成的災害影響來引起學生的生活經驗,並結合教育部編製之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救災防災與動員單元-防颱防震動起來」,透過日常生活情境中地震及颱風等災害,讓學生認識天然災害的類別及應變措施,也知道國軍在天然災害中,協助重建人民家園的處理方式及付出的辛勞。 接著結合人權教育議題教材-「世界人權日教材包-戰爭與人權」讓學生認識戰爭對人權的侵害,激發學生對全民國防的意識與信念,並透過防災物資包的學習單讓學生學習如何快速在3分鐘內準備好防災包來應變災害,以提升自己的防災能力。 最後藉由世界近期的重大戰爭來說明戰爭的殘酷,以及結合教育部編製之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救災防災與動員單元-英勇的國軍謝謝您」,介紹彰化縣眷村文化-中興庄的歷史背景,再透過實際防空洞演練及迷彩偽裝術來提升學生戰時防衛的能力。
點閱數4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27
認識校園防災地圖-資源代表圖
ebook 認識校園防災地圖
數位防災教材計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小3-4年級
認識學校防災地圖按照學校的防災地圖規劃進行演練
點閱數400
下載數29
修改日期:2025-10-27
戰時智慧All in one:從戰事認識到避難實作的行動課-資源代表圖
《戰時智慧 All in One:從戰事認識到避難實作的行動課》這門課程,透過近來發生的國際戰爭作為開頭,帶領學生對「戰爭」有感,並以金門在地發生過的戰爭作為引導,探索金門的戰爭歷史與文化背景。  透過資料蒐集和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培養媒體識讀、上台報告能力。希望學生能從了解家鄉的過去出發,進一步加深對金門土地的認同,並激發對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課程設計中特別加入網路資料查詢與小組討論,讓學生能更輕鬆有效地收集資料和製作簡報,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同時,透過準備防災包的課程,認識戰爭的發生前,平民可以做的準備動作,認知自需要具備國防意識的責任,亦在生活中進行實踐。  透過這樣的學習過程,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金門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並且珍惜今天的和平。最終,這門課程旨在激發學生對歷史的思考與討論,創造出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刻對話,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性,並以此建立對未來的責任感。
點閱數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島嶼烽火記憶_金門戰火下的世代對話-資源代表圖
本課程以金門重要戰爭為主題,旨在透過資料蒐集和探究培養學生專題報告製作的能力。期盼學生從認識家鄉的歷史出發,深化土地認同,並激發肩負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在教學設計上,我們導入網路查詢與AI工具 ,提高資料蒐集與簡報製作的效率,並透過媒體識讀活動,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批判思考等21世紀核心素養。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教學方案設計,使學習者在理解與感受金門歷史文化的過程中,更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形塑出一場跨越地域與世代的深刻對話。
點閱數2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0-27
空飛「清」天,「泉」面盤旋,「崗」守基地!-資源代表圖
依據總綱,「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換句話說,素養力也可以說是學生未來的競爭力,讓學生能夠在未來面對生活與挑戰所具備的能力!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更能將教學效益放大,實際上學生的學習也與生活連結,無法進行明確的區分,各領域的學習融入在生活中,當然,國防教育的學習也在學習範疇之內。連結學生生活日常,將學生生活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進行多元學習。將課程內容跨域設計,包含:國語文、綜合以及健體領域進行結合。通訊設備日新月異,資訊傳遞速度飛快,交通便利打開學生的眼界,看見世界走已不再只是口號,更能透過力行實踐發生在每個人生活。許多學生都有出國搭乘飛機的機會,在天際翱翔不再是難以實踐的夢想,甚至可能學生談話間的日常話題之一,基於此,為讓學生對話相關的日常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因此,進行機種的介紹,幫助學生打開眼界。國語文領域學習讓學生善用網路資訊,以團隊合作方式整理出各軍種的介紹與採訪,再呼應國語文採訪方式,讓學生扮演小記者進行內容採訪,讓學生對於軍種介紹有基礎認識。當學生建立起基礎認識後,需要讓學生實地考察,透過相關的導覽與介紹,認識不同機種,身歷其境,感受同處這片土地,建立起的國防意識,當學生建立起國防意識後,還需要顧及到技能的學習。透過虛擬的無人機操控,幫助學生認知學習增廣,情意激發創造力以及在自我學習整理資料的技能也大幅增加,對於學生的素養力提供實質的增長。帶學生走出教室,學習融入生活是現代教師需要將素養帶給學生的學習力,透過多感官衝擊學習,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感官影響範圍愈大,學生學習保留程度會愈高。
點閱數3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