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90
戀戀塵「市」-從夜市看生活需求-資源代表圖
web 戀戀塵「市」-從夜市看生活需求
孫正華/市立新明國小國小5-6年級
夜市是臺灣傳統鄉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環,是臺灣人生活的一部份,傳統夜市不但滿足了臺灣人日常用品及衣食所需,也滿足了台灣人愛湊熱鬧的習性。 然而逛夜市不只是走走看看,吃吃喝喝而已,如果用心去體驗,許多臺灣吃的文化、買賣做生意的藝術、鄉土俚語俗話,都可以在逛夜市中獲得了解。
點閱數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4
好市生活Day&Night-資源代表圖
web 好市生活Day&Night
邱庭瑋老師、 蔡依舫老師/市立新明國小國小5-6年級
帶領學生參觀廚房,認識我們平常食用的營養午餐是如何從食材變成餐桌上的美食,也了解廚工們在烹飪時須注意的飲食均衡與衛生。並藉此經驗,結合六大營養素的知識,設計出美味均衡的一日午餐菜單。
點閱數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3
團隊合作LET’S GO(五年級綜合505)-資源代表圖
web 團隊合作LET’S GO(五年級綜合505)
胡馨予/市立莊敬國小國小5-6年級
結合校訂課程-齊聚一塘,學生以完成小組任務的方式認識了解埤塘,並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瞭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更能覺察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進行任務時利用展現自我的能力促使團隊完成任務。
點閱數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0
孫悟空七十二變!場景 × 角色 × 特效的互動設計-資源代表圖
1. 學生能培養觀察的能力,閱讀程式作品並思考如何改進或修正問題。2. 學生能學會使用Scratch,理解程式的運作方式,具備設計程式與遊戲的能力。
點閱數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0
我的新學習-資源代表圖
web 我的新學習
張幃勛/市立自強國小國小3年級
1.透過遊戲認識同學(藉由外觀或平日行為表現的讚美…等)2.能藉由遊戲互動介紹自己並認識同學3.能大方且適切地介紹自己
點閱數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0
團隊合作LET’S GO(五年級綜合506)-資源代表圖
web 團隊合作LET’S GO(五年級綜合506)
胡馨予/市立莊敬國小國小5-6年級
結合校訂課程-齊聚一塘,學生以合作學習小組任務的方式認識及了解埤塘,並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進一步覺察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利用展現自我及配合他人的能力促使團隊完成任務。
點閱數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0
清潔小高手(一)整理垃圾(打掃工具)-資源代表圖
web 清潔小高手(一)整理垃圾(打掃工具)
李曉莉/市立東門國小國小3-4年級
一、認識常用打掃垃圾工具。二、能使用打掃垃圾工具打掃垃圾。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1
整理小達人-資源代表圖
web 整理小達人
陳毓媜/市立東門國小國小3-4年級
一、能認識個人常用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二、能辨別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的放置位置。三、能放置個人文具、餐具、衛生用品及盥洗用具於正確位置。
點閱數2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31
隱藏在城市中的國防印記~象山✖軍事遺跡✖四四南村-資源代表圖
一、動機:透過地方歷史學習與實地探究,引導學生從在地文化與軍事地景中,認識國防安全的重要性,並思考自己作為公民在保家衛國中的角色與責任。象山與三張犁靶場之間的連結,以及信義區的國防歷史背景,將作為本課程的起點,讓學生深刻理解「國防教育」不僅存在於國土邊界,更深植於市民日常生活之中。二、理念:(一) 連結學科教育與生活環境:本課程透過跨領域的整合,將國防教育與社會、綜合領域的學習內容結合。課程設計不僅讓學生理解臺北市信義區的自然環境生態,還能認識到這些自然條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透象山的歷史背景,讓學生意識到國防是維護我們生活品質的重要保障。(二) 從地方歷史出發的實地探究:以象山與三張犁靶場作為本課程的主題背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探索周邊的歷史遺跡。實地走訪象山公園和四四南村,透過做中學,讓學生對「國防」有更加具象的理解。(三) 增強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此課程強調防災、防空演練的實用性和日常性。透過課堂內外的防災演習,學生能夠掌握防空與避難基本技能,了解應對各種災難時的應有行動規範。(四) 對於全民國防課程的理念傳達:課程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國防並非只是軍隊的責任,而是全民的義務。每一位國民無論年齡、性別,都應當在不同的領域和生活中扮演支持國防的角色。
點閱數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國土·國軍·國際觀-資源代表圖
web 國土·國軍·國際觀
吳佳宜/水上國小國小3-4年級
隨著全球局勢的變動、自然災害頻仍與資訊爆炸的年代,學生在面對「國家認同」、「防災知能」、「國防意識」以及「國際關懷」等議題時,常因資訊片段或缺乏系統化的引導,而無法建立正確理解與價值判斷。本課程旨在透過連貫、有層次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從認識自己出發,了解國家與社會的角色,進而關心災害應變、國防安全與國際情勢,培養他們具備初步的公民素養與危機意識。透過五節教學內容,學生將逐步建立「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如何與國家同行、我如何面對災害與衝突」的整體概念,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同理心、責任感與行動力。1.從認識自我出發,建立國家認同透過探討中華民國的國名、國旗、護照與國家四要素等主題,引導學生理解國家的構成,並透過自身經驗連結,強化對國家的歸屬感與尊重。2.結合理論與生活,強化防災意識採用學生熟悉的真實案例(如凱米颱風等新聞),讓學生理解天災與環境風險的存在,並認識國軍、民眾、政府等在災害應變中的角色與責任。3.結合國防教育,落實全民參與精神介紹空軍、海軍、陸軍與實地觀察軍事活動,讓學生理解國軍的任務與訓練,並思考如何以平民角色支持與參與國防,培養公民參與意識。4.拓展國際視野,關懷世界和平透過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等實際案例,結合地理與時事,引導學生討論衝突的成因與影響,從中認識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5.強調學習有感,培養行動力與表達力設計豐富的討論、發表、畫圖、便利貼牆等互動式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表達感受,將知識內化為態度,態度轉化為具體行動。
點閱數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