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748 筆
web「Let us Beatbox 」學習單1
「Let us Beatbox 」學習單1。設計理念之一是將廣受學生喜愛的流行文化適度融入音樂教學,以持續引發學習興趣,培養課後自學與主動探索的能力。設計理念之二是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希望透過創新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從做中學」,實際學得Beat Box的表演方式能帶到日常生活中,為家人帶來樂趣,並從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欣賞、表現及審美的能力。本教學方案施教對象為七年級學生,以近年流行的Vocal Percussion元素融入「音樂」教學,設計「Let us Beat Box」單元共3堂課的課程。教學影音素材除了來自於Youtube,亦整理自朱元雷老師做中學研習活動的『Vocal Percussion』部分,希望提供學生好的典範學習與自學方法,以達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
楊麗雪/台北市南門國中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830
下載:96
web動物狂歡節
聆聽這首曲子時,宛若置身於歐洲古堡的護城河中,看著天鵝在那兒悠游,那種靜謐、典雅、高貴的氣息,就如定神劑一般,使人感到寧靜、平和
何貴良/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41
下載:40
web「文學中的眷村圖像」教案
「文學中的眷村圖像」教案。一、學生的在地生活──與眷村為鄰。永康擁有台南市眷村聚落的多數,湯山新村、影劇三村、警南新村、居安二村、精忠二村、精忠九村、慈光九村、飛雁新村等八個聚落皆位於此,是眷村的大本營;身在永康,學子的生活經驗不能除卻眷村的存在,如何牽引學子從眷村的過去走入現在,進行眷村改建正反結果的現狀思考,以求更好的社區創造,是文學課程必須進行的思考。二、國文課程罕接觸。國中國文課程教科書版本收入的現代散文或文學作品,作家性別、文體性質、教學旨向已呈現多元,然以吳晟、陳冠學等鄉土文學作品,或是亞榮隆?撒可努、亞歷斯?諾幹的原住民作品,甚是自然生態性質、海洋文學者皆有所兼顧;卻忽略了台灣史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成因────國民黨撤退台灣後,對來台軍民的安置及後來形成的眷村聚落。眷村中長大的二代子女,後來在文學界著墨者多,教導學生透過文學關注生活的同時,透過閱讀永康在地眷村作家蘇偉貞之作品呈現以及其他相關作品的閱讀,讓學生更深刻融入眷村文學風貌。三、眷村──消逝中的存在。透過歷史發展的認識,瞭解真實中正在消逝的存在──眷村,並從臉譜的繪製體驗看眷村存在的圖像。四、圖文呈現我的眷村印象。透過做中學的活動,鼓勵參與教師及學生,以圖文呈現自己心中的眷村印象。
蔡世惠/臺南市永康國中國中7-9年級
點閱:921
下載:34
web排排看-起承轉合>竹里館
小朋友,還記得大毛二毛讀唐詩嗎?現在讓我們來複習起承轉合的規律吧!請依據起承轉合的原理將這首詩排列組合成原來的樣子。遊戲方法:將滑鼠移到詩句上即會出現紅色箭頭,點選紅色箭頭,將詩句依起承轉合的規律排序。延伸閱讀:大毛二毛讀唐詩
何貴良/台北市立師院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81
下載:27
web「M型思惟─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學生探索學習手冊
「M型思惟─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學生探索學習手冊國立台灣美術館兩年一屆之亞洲藝術雙年展以「M型思惟」為策展主題,以「靜思調息」與「斡旋調解」兩個子題對應,展現亞洲當前的文化與藝術思潮,並由藝術作品呈現亞太地區不同的文化、社會、經濟背景。本手冊為國小高年級以上、國中階段之學生所設計,使其能於參觀或賞析作品時作為參考學習之工具。作者:張慈倫(臺南市新市國中教師),出版: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
張慈倫/新市國中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32
下載:8
web發現藝術家---校園公共藝術的創作與共享
一個代表美術班的入口!本校美術班成立已十一屆,從設班之始的慘澹經營,至今擁有一層專用樓層與七間專業教室,師生們還利用教室走廊規劃為展覽空間,展示學生們優秀的美術作品。然而,對於學生們共同合作製作的大型作品,一直缺乏相對的展覽空間,經過師生們的熱烈討論後,決議以樓層入口處的牆面,作為學生大型作品的展覽空間。有了明確的展覽場域之後,去年筆者便以集合藝術的概念,實驗性試辦一個班級二十五位學生的作品展「高第與馬賽克的相遇」(如圖一、圖二),獲得校內外師生與到校參訪貴賓的高度肯定,負責製作作品的學生們受此鼓舞,無不充滿信心與自我肯定,教學成效可說十分良好。也因此,美術班師生便有了每年提出一件公共藝術作品的共識。校園公共藝術指涉與校園有關的公共藝術,它同時包括了獨立性製作以及附屬於校園空間藝術作品,除結合公共藝術的精神,最重要是作品置身在校園的教學活動場域,作品本身的教育意義十分重要。有鑑於此,今年筆者以校園公共藝術的核心理念,再次集合二個班級共五十二位學生共同努力合作,結合認知、鑑賞、報告、創作、導覽等教學活動,創作出「發現藝術家」的大型作品(如圖三、圖四)。「發現藝術家」作品的完成,除了向觀者宣告本校美術班的一個代表入口,更因此強化校內師生對美術班學生表現的高度認同,期待美術班學生下一個合作作品會是什麼樣的形式與內容,積極帶動校園內之藝術氣息。
邱敏芳/臺北市古亭國小國中7-9年級
點閱:746
下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