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5
跨領域數位課程-台灣偶戲-皮影戲-戲偶-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台灣偶戲-皮影戲-戲偶
王誼婷/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藝術/自然/社會
點閱數664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23-11-21
無所不在的美感 禪繞畫-資源代表圖
web 無所不在的美感 禪繞畫
李彥龍/市立龍安國小國小3-4年級
認識對稱、反覆、漸變造形要素的特徵、構成與美感。能結合美的要素對稱反覆漸變等造形的特徵、構成,製作一幅禪繞畫。
點閱數633
下載數54
修改日期:2023-11-15
翻轉彩繪花磚-資源代表圖
web 翻轉彩繪花磚
周似諭/市立南勢國小國小5-6年級
從美的十大原則至解構花磚造型原理,從中欣賞花磚之美並理解其構成,將習得之技巧延伸並創造與眾不同的花磚造型。
點閱數40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3-12-07
視覺藝術點線面– 面的運用和創作-資源代表圖
web 視覺藝術點線面– 面的運用和創作
徐儷美/市立東門國小國小6年級
1.以藝術家馬諦斯(H. Matisse)剪紙作品《國王的悲哀》為創作靈感,運用正負圖形(positive & negative shapes)元素進行創作。2.應用「美的形式原理」構圖拼貼3.認識馬諦斯的剪紙藝術作品,並透過剪紙拼貼完成作品。
點閱數339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4-10-15
故事動起來-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資源代表圖
web 故事動起來-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
柯彥全/新北市三重區五華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本課程主要理念以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為中心設計 1.視覺文化藝術教育(1)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立足點是學生的文化經驗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要把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與藝術教育聯繫起來。不僅要“看”圖像的形式,還要“看”圖像背後隱藏的意義。 (2)在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中,創作和批評是共生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主要目標不是培養藝術表現力,而是培養批判理解力和批判能力。 (3)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不僅重視審美價值還關注社會議題 在某種程度上,審美本身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活動 2.發揮無限創造力 孩子的腦袋了裝滿了許多創意,卻被許多事物所束縛無法發揮發洩,借由課程讓孩子自己想故事、畫角色、畫腳本、當導演,以自己的想法加上教師的引導,拍出屬於個人與小組的影片。3.結合表演藝術 學校的藝術與人文課程,每學期有兩~三週會邀請表演藝術教師來學校指導,美勞教師結合學生表藝課程中所學,以不同的表演方法,使用自己手繪的角色演戲,讓孩子能夠更完整發揮想像的情感與劇情。4.培養溝通與表達能力 課程中間及結束後共兩次,讓各小組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第一次介紹正在拍攝的主題與目前進度,第二次說出完成作品的優缺點,台下其他小組則討論後寫出分享報告組別的優缺點,並試著給修正建議。
點閱數485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21-01-04
母親節卡片-資源代表圖
web 母親節卡片
錢善盈/新勢國小國小3-4年級
智慧教室、卡紙及圓點貼、智慧白板、教學媒材
點閱數481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21-09-24
國父紀念館簡介-資源代表圖
video 國父紀念館簡介
國立國父紀念館國中7-9年級
國立國父紀念館(通稱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綜合性文化設施,於1972年5月16日落成啟用,位於臺北東區,緊鄰信義計畫區。館區總面積達三萬五千坪(約115,702.48平方公尺),除了具紀念價值外,建築本體周圍則是戶外運動、休閒、藝文與知性活動的綜合性休憩公園。
觀看次數836
修改日期:2017-11-29
單元2-1:走進生活的新媒體藝術-資源代表圖
video 單元2-1:走進生活的新媒體藝術
教育部高中課程美術學科中心/市立大同高中附設國中高中10-12年級
單元2-1:走進生活的新媒體藝術授課教師:國立新港藝術高中 駱巧梅教師本單元課程內容:公共空間中的新媒體藝術與藝術家對話-豪華朗機工生活情境下的數位觀察
觀看次數383
修改日期:2021-01-21
單元3-2:擴增實境的虛實整合  VR/AR及3D軟體相關應用與操作-資源代表圖
video 單元3-2:擴增實境的虛實整合 VR/AR及3D軟體相關應用與操作
教育部高中課程美術學科中心/市立大同高中附設國中高中10-12年級
單元3-2:擴增實境的虛實整合- VR /AR及3D軟體相關應用與操作授課教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系 林維俞教授本單元課程內容:1.使用smoothie-3d免費平台帳號,示範網頁平台開源工具操作,案例解析。2.從傳統媒材整合數位內容流程進行創作,導出創作物件存放格式。
觀看次數347
修改日期:2021-01-21
地瓜葉晚輩貼圖-資源代表圖
web 地瓜葉晚輩貼圖
游傑安/市立重慶國小國小5年級
學生能欣賞並了解貼圖的構成元素,先透過手繪設計角色公仔,再透過平板電腦的APP進行「去背」與「美編設計」,最後完成可交流、可分享的可愛貼圖。
點閱數371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