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最早起源於埃及和西亞地區的緙毛,而在西漢時期緙毛工藝經由絲路傳到現今的新疆地區,而後隨著中國的養蠶抽絲技術與各項絲織技術的逐漸成熟,由唐代開始以絲線代替毛線進行織造,而在宋朝此技術達到鼎盛。臺灣的緙絲工藝主要是來自日本,日本的緙絲工藝則是在唐朝時期由中國傳至日本,並在日本發展成獨具日本特色的「爪搔本綴織」,後來在日治時期時臺灣開始出現由日本所開設之紡織廠,相關的緙絲技術開始慢慢的流向臺灣,也在此時與源自客家、閩南的紡織技術開始融合,1960年代開始臺日合作期間,屬於日本的爪搔本綴織正式傳向臺灣,並持續發展迄今。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