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頭份歌仔戲導覽由大樹公本地歌仔起源傳說樹下開始,介紹精神地標、民間信仰等歷史象徵,延伸至當地紀念歌仔文化所建立的當代文化典藏館舍及文化廣場進行脈絡文化下的差異及分析,透過當地社區理事長帶領深入了解當地文化信仰及百年古樹與台灣歌仔戲文化發展的脈絡史。
資訊
領域:藝術領域-藝術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表E-Ⅲ-1 聲音與肢體表達、戲劇元素(主旨、情節、對話、人物、音韻、景觀)與動作元素(身體部位、動作/舞步、空間、動力/時間與關係)之運用。
學習表現:1-Ⅲ-4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藝術的元素、技巧。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學習表現: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領域:藝術領域-表演藝術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表A-Ⅳ-1 表演藝術與生活美學、在地文化及特定場域的演出連結。
學習表現:表2-Ⅳ-2 能體認各種表演藝術發展脈絡、文化內涵及代表人物。
領域:社會領域-歷史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地Bh-Ⅳ-2 產業活動的發展與文化特色。
學習表現:地1a-Ⅳ-2 說明重要環境、經濟與文化議題間的相互關係。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引用時請標示資料來源: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